如果人類將蝙蝠消滅了,對地球會有影響嗎?其實這不是好事?

​在2003年,非典肆虐全國,後來,經過檢測發現果子狸是病毒宿主,後來很長的時間裡,人們都談果子狸色變,認為它們非常的危險。不過,在2017年的時候,科學家在雲南中華菊頭蝠的體內,發現了SARS病毒,最終定論,中華菊頭蝠才是非典病毒的直接宿主,果子狸也是被它們感染的,屬於中間宿主。

如果人類將蝙蝠消滅了,對地球會有影響嗎?其實這不是好事?


其實,地球上蝙蝠是非常可怕的移動病毒庫。作為哺乳動物,蝙蝠卻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對於人類來說,很多可怕的傳染病,其實直接宿主都是蝙蝠,比方說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馬爾堡病毒等等,經過檢測,科學家發現蝙蝠的體內可以同時存在上百種病毒,不過因為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讓它們絲毫不用擔心自己的身體,強大的免疫系統讓它們本身就百毒不侵。

那麼,既然蝙蝠如此的可怕,我們將蝙蝠消滅了,是不是人類就安全了?地球上也不會再有生物像蝙蝠一樣,到處傳播病毒?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人類根本就沒有辦法消滅蝙蝠,大致分為以下幾個原因:首先,蝙蝠的分佈範圍非常廣泛,在地球上,除了兩極地區和一些特別偏遠的島嶼,其餘所有的地方都可以找到蝙蝠的身影,而且蝙蝠的數量非常多,在哺乳動物之中,蝙蝠佔據了962個物種,總數佔據了哺乳動物總數的五分之一。

其次,蝙蝠作為哺乳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係是很接近的,特別是大蝙蝠,它們相對更加的原始,不像小蝙蝠進化那麼徹底,它們身上的病毒也更容易傳播給人類。作為在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物種,甚至從某種程度上分析,蝙蝠要比人類進化得更為成功,它們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8000多萬年的時間,如今人類根本就沒有去消滅它們,而且在消滅的過程中,很容易感染到更多的病毒。

更為主要的一點是,蝙蝠並不是有害的,雖然蝙蝠被稱作毒王,但是它們並不會主動將病毒傳播給人類,借用網友們的一句話:蝙蝠已經努力將自己進化成一點都不像食物,可是人類卻非要嘗試,於是就導致了很多病毒跨物種傳播。還是拿非典舉例子,雖然蝙蝠在偶然的情況下,將病毒傳染給了果子狸,可是如果沒有人類對於果子狸的捕捉和食用,果子狸體內的病毒也很難傳播到人類身上。

如果人類將蝙蝠消滅了,對地球會有影響嗎?其實這不是好事?


而且,在自然界中,蝙蝠的主要食物是各類飛蟲,而且大多都是害蟲。比方說蚊子、金龜子等等,這些害蟲如果少了蝙蝠這一強有力的捕食者,就會數量更多,而且對人類的危害也更大。同時,在大自然的生態環境中,蝙蝠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比方說對於一些植物和花粉來說,蝙蝠作為會飛的哺乳動物,可以傳播花粉,讓地球的綠化更好。所以,錯的其實並不是蝙蝠,反而是我們人類本身,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