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心懷“死亡”,才能更正確的生活

精華摘要:我的惶恐和恐懼,不是因為死亡的黑暗和未知,乃是我至今浪費和虛度。


常常心懷“死亡”,才能更正確的生活


其實人生本身就是倒計時,只是我們不知道節點是多少而已。有的人活到50歲,有的人活到70歲,有的人活到100歲,但是無論節點多長,終有一天會歸到零點。


所有的故事也都會隨著風消失在空氣中,然後在永恆的世界開啟未知之旅。


從因為疫情而封鎖武漢起,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科幻電影中,最開始想到的就是《生化危機》第一部的場景,隨後《血疫》也浮現在頭腦中。


時至今日,我並無畏死亡,因為我知道自己死亡之後上帝必然對我負責,我也深深的記得保羅說過:“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但各人是按著自己的次序復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後在他來的時候,是那些屬基督的。”


我雖無懼死亡,但是我卻擔心死亡忽然間臨到我的身上,因為我還沒有準備好。


每天當看見因為疫情而被感染之人的數值不斷增大的時候,我實在無法想象被確診之人所擁有的心情;

我也無法想象,科比在墜機前看著自己的女兒心中所想的是什麼;

我也無法測度當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被醫生宣判人生時日不多之時心情是如何的......


我不知道當“明天”成了奢望時,對待“此刻”應該有怎樣的態度。也許當死亡和生命倒計時忽然開啟之前,他們對自己的人生還有很多謀劃、打算,但是死亡的來臨卻粉碎了所有的一切。


◆·◆·◆


我的惶恐和恐懼,不是因為死亡的黑暗和未知,乃是我至今浪費和虛度。


我曾參與過葬禮,為躺在棺槨中的弟兄禱告,當讀到弟兄生平的時候,我恍惚看見了他走過的一生。


我也曾參加“死亡體驗館”的體驗活動,當立下遺囑、躺入棺木中之後,自己彷彿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意識也隨著安靜長眠。


當然在躺入棺槨中時,頭腦中浮現的是對親人的虧欠、對上帝的虧欠以及對自己的痛惜......


參加這次活動一段時間之內,我感謝上帝還給我機會活在世界上,我用心生活、用心對待身邊的人。


但隨著時間的過去,自己對待生命的態度卻越來越敷衍,總覺得生命還有“明天”,總認為還有“機會”,卻忘記人常說的“生命無常,白天無常、黑夜無常,一切都不由得自己掌握。”


但這次疫情又給了我一次沉重的提醒,讓我能正視自己的生命。正視自己在上帝面前所領受的使命和責任。


毋庸置疑,每一個人的被造上帝都賦予了相應的使命,就如同昔日摩西的出生、撒母耳的出生、大衛的出生一樣。他們每個人的一生都與神的旨意發生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我們也必須要知道,撒旦也一直在破壞著神的計劃、也在阻止著人完成神的計劃。


就像摩西在小的時候就遭遇追殺、撒母耳小的時候在一個充滿試探的環境中長大、大衛被掃羅追殺一樣,仇敵一直在做著破壞著拆毀的工作。他會用金錢、美色、慾望、權利矇蔽人的心,讓人忘記自己被造的使命和責任,以至於在迷惘中度過此生,就如同昔日的參孫一樣,悲慘中死去。


其實對於我個人來說,雖然我很清楚自己蒙召做青少年工作,但是在做這份工作的過程中,也在情慾、金錢、權利面前被耍的團團轉,以至於將自己的目標偏離,時間和生命就在不知不覺中被浪費。


越在經歷中越發現保羅的智慧,他曾說:“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無論年老還是年少,無論是困境還是逆境,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使命,也沒有忘記神的託付,可想而知當他離開世界的時候是無悔且無憾的狀態,因為他的一生都是在奔跑的一生。


◆·◆·◆


常將死放在心中,才會教導我如何對待身邊的人。因為上學的緣故,所以從小的時候就和父母分開生活,所以我更習慣一個人的生活,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很少主動給父母打電話,也許是弟兄的原因、也許是不知道該說什麼,總是不會更多的父母溝通一些事情。


然而就是因為這次疫情的出現,我才發現在我心底裡對他們的在意,因為我不希望他們離開以至於我成為孤兒,更不希望自己還沒有來得及行孝,就失去了行孝的機會。


從上學的時候老師就教導“先有國、才有家”所以捨棄小家才是“光榮”的舉動;讀神學侍奉的時候,輔導老師又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的事,要單單為主到最有需要的地方去。”


但是到了今天,我逐漸明白“一個人,如果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有怎能治理好教會;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本於愛心和耐心去接納的話,又怎麼能愛身邊的人呢?”


當死亡在心的時候,才知道珍惜眼前人,因為知道所有的美好無法一直在生命中,只能珍惜此刻。常將死放在心中,才會讓我知道如何去生活,“死亡”讓我不在濟濟於房子、車子,而讓我正視自己生命原本的價值;“死亡”讓我不在追逐虛名,而讓我知道眼前最該做的是什麼......


死亡,是很多然不願提及的話題,但是卻是每個人都要途徑的橋樑,沒有人能躲避。但是人對待死亡的姿態卻有不同。


耶穌曾說:“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


當有一天我們到耶穌那裡的時候回顧此生,我們“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呢?願與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