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孩子建QQ群,群消息讓父母臉紅,孩子“早熟”是父母的責任

隨著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孩子在很小的年紀就接觸到了成人的世界,這其中也不乏很多小學生過早地接觸到了“性“這個問題,甚至釀成大禍。這裡面除了無良媒體和社會風氣的影響,家長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10歲的孩子建QQ群,群消息讓父母臉紅,孩子“早熟”是父母的責任

前段時間,王先生一家就出現了這樣一場尷尬的鬧劇。作為家中的獨子,王先生的兒子小王得到了家裡無限的寵愛,早早地擁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機。王先生認為,別人家的小孩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給孩子買一部手機不為過,畢竟孩子平時也就是玩玩遊戲,能闖什麼禍呢?可在吃飯時發生的一幕卻讓王先生淡定不了了。正當全家人一起吃飯時,小王的手機卻響個不停,趁著兒子去拿東西的空檔,王先生好奇地瞥了一眼兒子手機的消息提示,這一看不要緊,信息的內容令王先生都臉紅。原來傳來的群消息是一連串“大尺度視頻”,而王先生的兒子小王正是這個群的群主。王先生問拿東西回來的兒子為什麼會有這個東西,小王卻面不改色地說:”這有什麼奇怪的?我們班的同學好多都在這個群裡,每天都在看這些,很正常。“王先生面對孩子的這般反應大驚失色,趕緊聯繫了其他幾位孩子的家長一同討論,這件事傳到網上,網友們也指出,孩子有這種行為是父母教育的失職。可是在傳統的觀念裡,面對男女之事等問題中國的家長一向是“談性色變”,甚至連孩子“我從哪裡來?”的問題都喜歡找個理由搪塞過去。

10歲的孩子建QQ群,群消息讓父母臉紅,孩子“早熟”是父母的責任

對於孩子的性教育,家長到底該怎樣進行呢

1. 在適宜的年齡儘早教育。

現在的孩子無時無刻不暴露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之下,有些東西早點告訴孩子反而比晚點告訴孩子要好。5歲是一個比較適宜的年齡,這時應對孩子進行的是基礎的“性別教育”,因為這是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認識到男孩跟女孩之間的一些差異,並且心中也產生了很多的好奇,這時對孩子進行一些基礎的教育是可以的,並且是有利於孩子的個性、氣質養成的,性別意識是孩子必須具備的意識,在父母的引導下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明白人為什麼要害羞,為什麼大人對一些話題要回避,這要比孩子自己琢磨和“探索”要好得多。

10歲的孩子建QQ群,群消息讓父母臉紅,孩子“早熟”是父母的責任

2. 切忌一味迴避。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問過媽媽或者是爸爸“自己到底是怎麼來的?”,這時孩子生長到一定階段,對生命產生了好奇,然而很多父母選擇糊弄過去,理由是難以啟齒或者是說了孩子也不懂。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既然孩子早晚要知道兩性問題,為什麼不採用一種科學的方式呢?“飲食男女”是正常人的需求,生命的繁衍與蓬勃更是偉大的命題而不應該是齷齪的。這個時候搪塞孩子不利於孩子積極提出疑問和建立與孩子的信任,孩子對父母提出問題是基於對父母的信任,如果父母用謊言搪塞孩子孩子會感覺到不被尊重。

3. 選擇正確的方式。

有的家長也提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不是說起來那麼簡單,掌握不好方法會不會起反效果?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是也不能“因噎廢食”。家長們在無從下手時,可以選擇一些兒童性教育讀本,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一些做得很成功的讀本,

用兒童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手繪的形式為孩子展示“生命中的問題““爸爸和媽媽的區別”的原因是什麼。或者是在網絡上下載一些教育短片,與孩子一起學習,這不僅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也是父母與孩子平等相處的機會。

10歲的孩子建QQ群,群消息讓父母臉紅,孩子“早熟”是父母的責任

新聞中男孩的行為值得很多家長反思,大多數家長在對孩子的“性教育“方面做得不到位,可以明確的是,對孩子各個方面的教育都是父母的重要的責任,家長不應不一切責任都推給學校。更重要的是各位家長應該端正自己對待”性教育“的態度,很多家長都是除為人父為人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迷惑和顧慮,這時候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不會教育而對孩子進行教育,

健康的親子關係應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任何問題都應該由父母和孩子共同面對,在教育中要多一分勇敢,少一分迴避。

網友們,大家如何看待青少年的“性教育”問題?大家認為孩子的“性教育“是應該由學校負責還是由家長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