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藏|驚世“孤品”茅臺酒,保值增值潛力大


在茅臺酒歷史上,漢武大帝曾給予茅臺酒“甘美之”的高度讚譽。在為數眾多的茅臺酒產品中,漢帝茅臺酒一直是傳奇般的存在。

漢帝茅臺酒生產於1992年,限量10瓶,以近百年的陳釀精心勾兌而成,酒質卓越;設計獨特,包裝華貴,價值不菲。2011年,有一瓶漢帝茅臺酒曾以890萬元成交,震驚業內。2019年漢帝茅臺酒亮相天津秋季糖酒會,以2800萬-3100萬的估價再次引發熱議。


鑑藏|驚世“孤品”茅臺酒,保值增值潛力大


1992年漢帝茅臺酒

像漢帝茅臺酒這樣存世量少、市場上鮮見的茅臺酒被稱為“孤品”茅臺酒。近幾年,1972年“土陶瓶”、1976年“金輪牌”棉紙、1978年“三大革命葵花”、1986年“一七〇四年”珍品等也曾陸續現身拍賣會,廣受各界關注。

這幾款“孤品”茅臺酒,或未曾公開銷售過,或具備獨特性,其收藏價值是其他酒品難以企及的。


未公開銷售過的酒品

1972年“金輪牌”貴州茅臺酒(土陶瓶)

中國白酒大多使用透明玻璃瓶,只有少數酒品使用不透明的酒瓶,比如貴州茅臺酒。

1956年以前,茅臺酒瓶主要使用的是貴州仁懷當地古法制造的土陶瓶,表面施低溫黃釉。1966年以後,茅臺酒瓶逐漸使用不透明的乳白色玻璃瓶。不過,黃釉土陶瓶茅臺酒並未停止使用,但是不在公開渠道銷售了。小批量生產的黃釉土陶瓶茅臺酒,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1972年“金輪牌”貴州茅臺酒(土陶瓶)因為未曾公開銷售,存世量少,酒品上乘,每次出現,都會引發現場的搶拍。

鑑藏|驚世“孤品”茅臺酒,保值增值潛力大


1972年“金輪牌”內銷貴州茅臺酒(土陶瓶)

棉紙包裹的酒品

1976年“金輪牌”貴州茅臺酒(棉紙)

國營茅臺酒廠成立的時候,就開始使用棉紙包裹酒瓶。棉紙能夠避免酒瓶磨損,而且比較透氣,能夠讓酒體自然呼吸,恰好滿足了茅臺酒長時間貯藏的需求。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棉紙的製造技術大幅提高,從早期相對粗糙厚重,略顯乾硬的質感,變得更加潔白纖薄,柔韌輕軟,手感細膩,有如紗質。

藏家看重1976年“金輪牌”貴州茅臺酒(棉紙),一是因為從棉紙上能直觀地看出歲月的滄桑,二是因為原裝棉紙越完整,酒瓶品相越好,酒體往往也比較飽滿,收藏價值比較高。

鑑藏|驚世“孤品”茅臺酒,保值增值潛力大


1976年“金輪牌”貴州茅臺酒(棉紙)

特殊商標的酒品

1978年貴州茅臺酒(三大革命葵花)

1966年以後,國內多種白酒的商標陸續經歷了改用其他商標、又換回原來商標的過程,貴州茅臺酒也是如此。

1958年開始,外銷茅臺酒便使用“飛天牌”商標,1966年以後改用“葵花牌”商標。1975年2月開始,貴州茅臺酒都貼上了“飛天牌”商標,未使用完的25.8萬張的“葵花牌”商標被暫時存在了倉庫。

1978年,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茅臺酒廠將25.8萬張“葵花牌”商標用在了內銷酒的包裝上。於是,市場上出現了正標為“葵花牌”,背標有“三大革命”字樣的一批茅臺酒,業內稱其為“三大革命葵花”。由於是特殊年代的產物,且數量屈指可數,“三大革命葵花”每次露面,都會引來藏家們的高度關注。

鑑藏|驚世“孤品”茅臺酒,保值增值潛力大


1978年貴州茅臺酒(三大革命葵花)


存世量極少的酒品

1986年貴州茅臺酒(一七〇四年)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志》記載:“1986年,酒廠推出豪華型珍品茅臺酒。”珍品茅臺酒系列的第一款酒便是“一七〇四年”,以窖藏20年以上的基酒勾兌而成。

取名“一七〇四年”是為了紀念茅臺鎮最早的燒房之一“偈盛燒房”在1704年首用“茅臺”這一酒名。此酒包裝由資深設計師馬熊負責,酒瓶正標左下角有“一七〇四年”字樣,整體格調高雅華貴、古色古香,曾榮獲包裝設計界的最高獎“亞洲之星”獎。

“一七〇四年”茅臺酒僅在1986-1987年間生產了一年。根據當時的茅臺酒產量推測,“一七〇四年”現僅存約幾百瓶,屬於可遇而不可求的藏品。

鑑藏|驚世“孤品”茅臺酒,保值增值潛力大


1986年貴州茅臺酒(一七〇四年)

鑑藏|驚世“孤品”茅臺酒,保值增值潛力大


近年,隨著茅臺酒的拍賣價格逐年上揚,老酒收藏市場的熱度也不斷上漲。

酒品的收藏價值,與稀缺性、歷史沉澱以及成熟的交易市場等因素密切相關。而本文提到的這些“孤品”茅臺酒,經過歲月的變遷,烙下了時代的印記,並逐步煥發出新的光彩,其未來的收藏潛力不容小覷。

茅樊.為您生活添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