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說出“溫柔”的話,「公式語言」說出被憤怒遮蓋的真正心聲

<strong>【憤怒】會讓談話變成針鋒相對的指責、批評、否認

憤怒讓人變成情緒化的野獸。憤怒的人就像被激怒的野豬,成為一個沒有腦子的機械。無意識地執行最本質的原始行為,只關注如何讓眼前使它極度憤怒的生物消失。

憤怒讓它不計後果,無所顧慮。讓它忘記身處何種險境,即便是在生死攸關的境地,也無所畏懼。憤怒給予它盲目自信勇氣

憤怒的說出“溫柔”的話,「公式語言」說出被憤怒遮蓋的真正心聲

只有到了生命垂危的時候,感受到生命的無情流逝,才會突然冷靜下來,此時也悔之晚矣!

人作為高等物種,也難免會被憤怒控制,從而做出原始的獸行。被激怒後的我們與野豬何其相似。

但畢竟是高等生物,人類有著獨一無二的攻擊方法——【使用尖銳的語言表達憤怒】

憤怒的話語中包含著明顯或者隱晦的心靈攻擊武器。

憤怒的說出“溫柔”的話,「公式語言」說出被憤怒遮蓋的真正心聲

在我們以往的意識中,彷彿表達憤怒的方法只有攻擊,雙方必須倒下一個才能化解這場糾紛。

看到這你也許會想,這篇文章和其他的文章一樣,教人們怎樣控制情緒。

不,不是這樣的!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憤怒產生的來龍去脈控制憤怒具體做法,用<strong>【一個】或者<strong>【多個】簡單的<strong>【公式】凝聚無數前輩智慧的話語終結一場暴力對話。

憤怒的說出“溫柔”的話,「公式語言」說出被憤怒遮蓋的真正心聲

憤怒的起源

幾萬年以前,原始人為了生存進化出憤怒這種外掛。憤怒的人情緒會高亢,聲音會變大,肌肉會緊繃,全身處於一種極度緊張的狀態;

這種狀態可以讓原始人發揮全部的身體機能,擁有更強悍的戰鬥力,以此來應對隨時發生的突發狀況,有時這種突發狀況足以讓他們斃命。

憤怒的說出“溫柔”的話,「公式語言」說出被憤怒遮蓋的真正心聲

經過漫長的進化,人類依舊傳承著這種技能。但是環境的巨大變遷,社會需求的巨大變革,憤怒不再適用

想想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部落酋長,應該是第一個可以擺脫憤怒控制的原始人吧。

回到現實社會:【兩個人為了共同完成一項任務,需要頻繁的溝通交流。卻因為在溝通過程中觀念不一致,或者利益的不均衡產生了分歧和矛盾】。

協商變成了指責、辱罵、批評——他們都變成了"憤怒的野豬"。

所以,憤怒會改變既有的談話目的;而產生憤怒這種情緒的源頭就是"需求未得到滿足"。

憤怒的說出“溫柔”的話,「公式語言」說出被憤怒遮蓋的真正心聲

文明的表達憤怒

4個步驟

  • 憤怒時閉嘴。感受呼吸,只注重呼吸;<strong>(閉嘴+呼吸)
  • 想一想什麼想法,誰的一句話讓你生氣;<strong>(第一時間冒出的各種想法)
  • 使你生氣的這句話在你心中有何種感受;<strong>(想法引申出的感受)
  • 何種需求的未滿足讓你有了這種感受;<strong>(尋找自己的需求)
憤怒的說出“溫柔”的話,「公式語言」說出被憤怒遮蓋的真正心聲

舉例說明:分歧是因為誰都不接受對方的提意和想法,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讓你生氣的想法:"他竟然說我的方法不行"、"他憑什麼說我的方法不行"、"他怎麼這麼自大"、"憑什麼說我的提議不如別人"等等;

生氣的感受:我遭到質疑、我不被別人信任、我不如別人等等;

未滿足的需求:我需要信任、我要證明自己、我要做到最好等等;

憤怒的說出“溫柔”的話,「公式語言」說出被憤怒遮蓋的真正心聲

文明表達憤怒——<strong>【公式一:客氣的表述自我需求】

我們將以上的分析凝練成一句話:"我很需要你的信任"/"我很需要證明我自己"/"我需要一個成長的機會"。

文明表達憤怒——<strong>【公式二:體會+需求+請求】

情景:旁人抹黑你在意的人,或者對你在意的事發表了不適當的言論,這讓你很生氣。

請先深呼吸,自覺閉嘴不做任何反駁。心裡想"他無端揣測別人讓你生氣","沒有任何證據就評論別人讓你生氣","只會說出一些抹黑別人的話讓你生氣","這種見不得別人好的心裡讓你恨不得教訓他一頓。"

憤怒的說出“溫柔”的話,「公式語言」說出被憤怒遮蓋的真正心聲

此時此刻,我們要把"我不喜歡別人怎麼說"內化成【我的何種需求未得到滿足】,表達出內心真正的心聲不要用批評、評價、責備的言論激化矛盾

此時體會這些讓你生氣的想法產生產生的感受:無端的揣測別人讓你不適;沒有任何證據就評論別人讓你厭惡;只會說出一些抹黑別人的話讓你看不慣;

當人處於憤怒的狀態時,大腦會自動屏蔽其他所有的感官意識,就連疼痛感都會弱化。

為了可以完成體會自己內在感受的任務,就需要不斷的呼吸調整情緒,讓怒火慢慢的消散。

憤怒的說出“溫柔”的話,「公式語言」說出被憤怒遮蓋的真正心聲

最後轉化成內心的需求:我想讓他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體會不同的經歷對待別人;我們希望他們說話有理有據;我們希望他們內心陽光;

想明白內心的需求,就可以真正表達出內心的心聲:"聽到你對某人的評論,我感到很不適,我希望你能對某人有一些別的體驗,請問可以嗎"

也許你很懷疑沒人可以在如此憤怒的情況下說出這樣客氣的話,其實我們很早以前就是用這樣的方式與別人溝通,說出的話語也大同小異。

記不記得小時候老師第一次教我們如何禮貌的問好和請求幫助。那個時候我們可以很溫柔的向別人提出建議和請求。

<strong>【只是越長大越忘記,長成了忘記溫柔和善良的大人】

憤怒的說出“溫柔”的話,「公式語言」說出被憤怒遮蓋的真正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