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源市河口鎮戰“疫”一線“戰旗”飄揚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萬源市河口鎮領導掛帥衝鋒、黨員帶頭示範,群眾自願參與、幹部堅守防線,全民動員、齊抓共管,湧現出一批戰“疫”典範。

“花木蘭”絕“疫”之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防控新冠疫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河口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張麗婭戎裝上陣,雖是女兒身,卻有凌雲志。“疫”戰打響後,身為人母的她,放下思子之情,即衝鋒又掛帥,全力以赴,堅守在防控工作一線,率先建立排查勸返點19個,第一時間對轄區車輛、人員建立動態管理臺賬,對重點人員進行居家隔離管控;利用手機視頻通話功能,每天與村(社區)幹部視頻通話,掌握一線情況,部署安排當日防控工作;積極協調物資,及時為“疫戰”前線提供了“糧草”保障。疫戰當前,她從未有過退卻之意,每當提及家人,她也曾黯然傷神,但又毅然決然投身工作。疫戰之中,她總是對身邊的同事說: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場全民戰爭,關乎百姓生命安全,關乎地方繁榮穩定,我們都是直接參與者,只有積極參與,全民配合,才能決勝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她這“花木蘭”般戰疫精神,在防控一線牢牢豎起了一面戰旗。

“瘸子”書記 不缺場。“兄弟,走下村去,去看看村上的情況”這是河口鎮金銀坎村支部書記張久龍同志的口頭禪,走村入戶幾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新冠疫情突發以來,他第一時間到崗,金銀坎村新冠疫情的宣傳、排查、勸導工作他親自部署,帶頭示範,日夜堅守在金銀坎村排查勸導點。張久龍同志是河口鎮人民政府下派到金銀坎村的支部書記,2019年4月,他在參加達州市村支部書記培訓時,不小心摔傷導致右腳脛骨粉粹性骨折,加之本身患有糖尿病,至今仍未痊癒,走起路來也不利索,大家平日裡開玩笑叫他“瘸子”書記,他也總是哈哈一笑。在本次疫情面前,他從不缺場,考慮到金銀坎村的實際情況,他在村內組建“摩托車”宣傳隊、黨員先鋒隊,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將村內疫情防控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當問及“你為何不請假休息一下?”,他嚴肅的回答“我是一名退役軍人又是黨員幹部,我有責任有義務衝在前面,守在一線,疫情不退我不退”。

“牛逼轟轟”的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是每一名軍人的人生格言。河口鎮交管站站長周野同志是一名退役軍人,疫情來臨時,他正在休假,河口鎮疫情防控辦公室一通電話之後,他迅速到崗到位,他說:疫情防控工作就是一場戰爭,作為退役軍人和黨員幹部的我,已經做好“戰時”準備,隨時可以支援“前線”。在河口鎮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周野同志負責場鎮宣傳、排查、勸導等工作,他積極調派宣傳車、組建自願者排查隊,24小時在排查勸導點堅守,面對熟人他堅決說“不”,部分社區居民說他是一名不近人情“牛逼轟轟”的幹部,他對此並不感冒,他說“現在個別人不理解我沒關係,我身後有成千上萬的河口人在支持我、鼓勵我”。周野同志一直堅守在一線,向“來路不明”的車和人鬥智鬥勇,堅決不讓外來人員進入場鎮,堅決執行封閉式管控制度。在他的身上,依然有軍人“雷厲風行、堅決執行、方正不阿”的可愛樣子。

平凡的堅守。“您好,這裡是萬源市河口鎮疫情防控辦公室,請問你是從那個地方回來的,回來身體可好……”這是河口鎮幹部張顯近段時間說的最多的話,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工作,在張顯看來都至關重要,他總說: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敵暗我明,我們每個人都是戰士,作為黨員幹部必須衝在前面,嚴防死守,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張顯是一名90後事業幹部,由於疫情來的突然,還沒來得及回家看望父母的他,正月初三便返崗堅守在一線。疫情當前,他主動挑重擔、擔重任,作為河口鎮疫情防控工作辦公室主任,他絲毫不敢怠慢,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戰績。白天到排查勸導點巡視,晚上回辦公室整理數據,電話核實情況時,同事常拿他開玩笑:“晚上嘛,就不要打詐騙電話了”他總是一笑了之繼續投入工作,當他得知河口場鎮排查點人員不夠時,他主動請纓要求晚上安排他值班。正是這樣默默無聞的工作,正是這樣“平凡的堅守者”,悄然築起了人民群眾的防護牆。(萬源市河口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