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聚焦」"我們不是被隔離而是等待被感染",這不禁讓人想起歐洲瘟疫死亡島的悲劇…

最近幾周,全世界華人看到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大概就是“隔離”。從武漢封城,到杭州封小區,在疫情影響下,一些地區甚至不惜動用“硬隔離”。

「意·聚焦」

群眾們也漸漸從“捉拿武漢人”的激憤轉為“還好我不是武漢人”的悲嘆。

「意·聚焦」

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的疫情也是觸目驚心,截至發稿,郵輪上感染人數已經達到218人,包括一名檢疫官。

一名船上的隔離者曾對記者說:“我們不是被隔離而是等待被感染。”

“隔離防疫”的由來

其實隔離是種古老的防疫手段。

學法語的小夥伴近期肯定會注意到這樣一個詞:la quarantaine

是“四十歲”、“四十度”嗎?

都不是。

其實,這個詞就是“隔離檢疫”的意思。

問題來了,為什麼法語裡,“隔離”這個詞會和四十有關?

這就要回到1377年的拉古薩(現為克羅地亞杜布羅夫尼克)。中世紀時,它是當時亞德里亞海中唯一能與威尼斯匹敵的城邦。

「意·聚焦」

拉古薩現為克羅地亞東南部港口城市杜布羅夫尼克。

當時,歐洲剛剛經歷瞭如噩夢般的“黑死病”。這場浩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拉古薩作為地中海航運和貿易中心,港口岸邊停著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船隻。

當地人很怕船上的人會把鼠疫傳染給他們,於是想出一個方法:來往船隻如果想靠岸,必須在海上停留30天,只有30天后身體健康的人,才被允許上岸。

到了1448年,威尼斯效仿拉古薩,將隔離期延長至40天,並把這個過程稱為“Quaranta Giorni”。法語詞表示隔離檢疫的“la quarantaine”便來自於此。英語則為“quarantine”。

威尼斯還將一座洩湖中的小島改造為“檢疫站”。

「意·聚焦」

十四世紀,主教為感染鼠疫或麻風的病人祝福。

病人被送進“瘟疫死亡島”

防疫工作做得固然是好,但對於得病的人,威尼斯的做法則相當殘忍。

15世紀起,所有船上來的病人或垂死的人都被送往波維利亞島(Poveglia),任其自生自滅。據傳,有16萬病人死在這座島上。這一“隔離”方法雖然從防疫操作層面被人所理解,但從道德層面,卻受到很多質疑。波維利亞島也被傳世界上鬧鬼最厲害的瘟疫死亡島。

「意·聚焦」

波維利亞島所在位置。

「意·聚焦」

從中世紀末期開始,來自意大利的隔離法傳遍整個歐洲。法國馬賽夫裡烏島(Frioul)就設了防疫站。

在法國,省長和大區行政長官有權在公共健康受威脅時封鎖某一區域。

最近一次大範圍封鎖可以追溯至1955年,當時為了防止天花擴散,法國西部布列塔尼大區的瓦訥(Vannes)鎮實行全面封鎖。

“隔離”引來的爭議

關於隔離,長期以來一直伴隨著一些爭議聲。

首先,就是隔離可能產生的反效果。

法國公共衛生高等學校(EHESP)名譽教授、健康歷史學家Patrick Zylberman在接受《世界報》採訪時表示:“雖然隔離可以延遲或降低感染人數峰值,防止大規模死亡,但它絕非具有的魔力的絕對武器。”

他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將健康人和感染者“一刀切”隔離的方法可能會加快病毒在隔離區內的傳染速度。

其次,是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埃博拉疫情期間,2014年,非洲利比里亞將其首都部分區域封鎖,造成大規模恐慌。

最後,則涉及到在公眾利益前的個人權利問題。這不由讓人想到史上最有名的“超級傳染者”瑪麗·馬倫(Mary Mallon)的遭遇。

瑪麗·馬倫於1869年生於愛爾蘭,15歲時移民美國,後來當了廚師。 她的身體雖然一直健康,卻攜帶傷寒桿菌。後來瑪麗相繼傳染二十多人,並造成1人死亡,最終被隔離在紐約附近的北兄弟島(North Brother Island)3年,並且要求她在離開後不得任職與食物有關的職業。

「意·聚焦」

1909年報紙關於“傷寒瑪麗”的報道。

但隔離結束後,她又改名為“瑪麗·布朗”,在紐約一家醫院掌廚,又導致25人感染,其中2位不治身亡,公共衛生主管機關再次將她逮捕,判處其終身隔離。最後瑪麗於隔離期間去世。終其一生她前後被強制隔離拘禁達26年,且此項隔離處置從未經過法院審查。

瑪麗一生可以說是公眾利益與個人權利碰撞的典型悲劇。

當我們慶幸地說一句“還好我不是武漢人”之時,對這場疫情帶來的諸多戲劇性衝突,我們是否該多一些思考。

(意燴推薦,文章來自意燴的小夥伴“歐時大參oushi1983”,編譯:週週,轉載請註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