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慌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本期導讀: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生活能夠永遠平靜、沒有波瀾,只有喜悅、沒有痛苦。然而,在真實世界中,這隻能是一種幻想。

對於那些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我們既沒有消除的魔法,也沒有改變的能力,因為混亂都來自於外界,不受你我的掌控。那麼,我們該如何修煉自己的“內在穩定性”,不被突如其來的意外所困擾呢?

  • 修煉穩定的情緒

  • 創造規律的生活

  • 增加你的支點

  • 設置你的“燈塔”

本文是2020年2月推送的第20篇乾貨,計4376字,閱讀時間9分鐘。

文 | 艾菲

來源 | 艾菲的理想(ID: xiaoyaolsh)

主播 | xuan

配樂 | 水邊的阿狄麗娜

這次疫情,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混亂。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它只是在用一種近乎極端殘酷的方式,迫使我們去重新審視生活的本來樣貌。

原來的生活是祥和的,意外的出現,讓混亂髮生了。這個混亂也許是離婚分手、也許是被公司辭退、也許是生病住院、也許是有人欠你的債遲遲不還、也許是孩子被人欺負……

在混亂中,你的情緒跌宕起伏,你的生活亂成一團。我們要在混亂之中,修煉自己的“內在穩定性”,從而成長為一棵堅韌的樹,狂風暴雨來臨時,它左右搖擺,但沒過多久,就能恢復原貌,繼續茁壯成長,不因風而斷,不為雨而殘。

維度一

修煉穩定的情緒

修煉“內在穩定性”的第一個重要維度就是:修煉穩定的情緒。

當遇到意外事件或聽到不好的消息時,我們的情緒通常都會做出非常激烈的反應。而不穩定的情緒,將會進一步導致生活和工作的失控。

很多人都曾抱怨:控制情緒談何容易?每次問題發生時,我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控制情緒,讓它不要爆炸或極度低落,然而沒過多久,只要一遇到事情,情緒就會再次跌宕起伏。

其實,問題剛好就隱藏在這段文字裡——對於情緒,我們要做的從來都不是“控制”,相反,我們要去觀察。

假如我們能夠平靜如實地觀察自己正在發生的那股情緒,“抽離”地看著它,就像是看著另一個人的情緒。那麼,你的情緒問題就會解決一大半。

相反,假如你不能夠“抽離”,而是與你的情緒合二為一,它在哪兒你就在哪兒,它將你帶去哪兒,你就去向哪兒。那麼,你就只能深陷其中,隨之跌宕起伏了。

所以,想要獲得情緒穩定性的第一個方法就是:觀察它。

不“慌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你觀察之後,也許你可以接納它。

比如:帶著關懷,帶著愛對自己這麼說:

  • 我有這樣的感受很正常。

  • 大家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都會出現同樣的感受。

  • 我有這樣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

  • 我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感受。

或者,你也可以嘗試用理性的思考去看一看,到底是什麼“不切實際”的想法或思維模式導致了你的這種情緒。

如此一來,你的情緒就會漸漸消退,甚至無聲無息地消失。

維度二

創造規律的生活

外界環境越是混亂,我們就越是需要定海神針一般的“內心支點”。

有一種“內心支點”是任何時候、任何情境下,你都可以拿來就用的,而且只要你用了,你的內在很快就能獲得一種穩定感,這就是“規律的生活”。

春節剛剛放假時,每天接觸到的都是鋪天蓋地的疫情和各種各樣令人氣惱的消息,加上不得不放棄了之前早已定好的走親訪友計劃。我的內心時常有種焦慮和煩悶的感覺。

在剛剛回到父母家裡時,我懷疑這個東奔西跑的決定是否正確,我擔心這個疫情的影響。加上當時身體剛好很不舒服,進一步加劇了我的悲觀情緒。

幸好,我敏銳地覺察到了這一切的變化,隨後,我意識到自己雖然無法改變外在,但卻能夠穩定內心。

於是,我從大年初二開始,就給自己安排了每天一個教練輔導(Coaching)的任務,並圍繞著它,設立了每天的運動時間、讀書時間、寫作時間和放鬆時間。

僅僅兩天,我的狀態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內心逐漸平靜,並且收穫頗多。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在熟悉的、可預測的情境中,會獲得舒適感和安全感。而如果處於混沌和不確定的情境中,就會倍感焦慮。

你的安全感越足,對於不確定的忍耐度也就越大。安全感可以支持你去面對混亂和不確定性,可以讓你身處其中而不被吞噬。

不“慌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因此,假如外界混亂不堪、內心飄搖不定,你就失去了你需要的安全感,這時你要去創造它,而安全感的源頭之一就是規律有序的生活,這是最簡單易得的方法。

關於這一點,具體可以怎樣做呢?

  • 首先,將你的所有生活事件進行分類。

    這裡列出了八個領域,供大家參考,分別是娛樂、睡眠、社交、用餐、運動、學習、工作和家庭。當然,你可以根據自己實際的情況增加、刪除、修改其中的任何領域。

  • 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每個領域中寫出具體的事件並分配時間。

    記住哦,你一天只有24個小時。

  • 最後,將你的生活事件安排到各個時間段裡,並嚴格執行。

    在這裡,我拿出幾個歷史上名人的一天安排與你參考。

不“慌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達爾文的一天

不“慌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莫扎特的一天

不“慌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巴爾扎克的一天

當你將自己的生活工作都安排到24小時圖中後,就可以按照它去執行了,在執行的過程中,你的內心會變得越來越篤定,而你的內在穩定性也會變得越來越強。

維度三

增加你的支點

曾有一些因意外而意志崩潰的人,比如:

有一位部門負責人,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後來因為人事鬥爭,被辭退了。恰好,她是一位45歲的單身女性,平時幾乎所有時間都撲在了工作上,就連週末放假都常去公司加班。

所以,當她遭遇到這件工作上的打擊時,猛然間無法承受,幾近崩潰,後來看了好幾年的心理諮詢師,再到後來找到我,最終才算漸漸好轉。

人生一方面的意外,常會導致一個人內在穩定性的喪失,並由此波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但事實卻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多方面的,涉及家庭、親密關係、朋友、娛樂、職業發展、個人成長、藝術、愛好等等。如果,你越是集中於其中一面,越是隻關注其中一面,你的生活圈就越是狹小,你就越會容易被它擊潰。

  • 如果愛情是你的全部,當你失戀了,你就很容易陷入崩潰。

  • 如果工作是你的全部,當你失業了,你就很容易陷入崩潰。

  • 如果家庭是你的全部,當你遇到家人分離,你可能就會徹底崩潰。


  • ......

相反,你的生活圈越大,你就越是容易恢復。因為你整個人生的支點從來都不只是某一方面,而是方方面面,這樣你個人的彈性和內在穩定性就會大大增強。

不“慌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所以,你要去試著增加人生中的其他支點。比如:以前你總是依託於工作,那麼現在你可以試著去戀愛;以前你總是圍著老公轉,現在也許可以試著去工作;以前你是一個全職媽媽,所有的事情都是關於孩子的,但現在也許你可以試著去增加一些愛好,培養一些特長。

總之,不要讓你人生的支點只有一個,我的建議是至少兩個。唯有這樣,你才能不再侷限於生命的某個側面,從而提高自己的彈性和內在穩定性。

維度四

設置你的“燈塔”

那些忽然遭遇意外事件的人,就像是原本在大海里平穩航行的船,忽然間遭到驚濤駭浪的侵襲,平衡頓失。等船重歸平穩後,他已經不知道自己想要航行的方向,於是就孤零零地漂浮在茫茫一片的海上。

這時,假如遠處有一盞明亮的燈塔,就等於是再次為他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這個“燈塔”,代表的正是你的長期目標。

不“慌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你的長期目標是什麼?是成為一個能夠不斷成長的人,一個能夠改變世界的人,一個能讓周圍的人感受到溫暖美好的人,還是一個想要不斷創造的人?

這個長期目標就像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燈塔,它的存在就是要幫助你,不論順境、逆境,都能始終不移地知道自己的方向。而不是當波浪翻滾、暗潮湧動的時候,迷失在大海之中,隨波逐流。

假如你的長期目標是用兩年時間學好英語,進入外企工作,那麼,這個目標要因為疫情的出現、混亂的發生而改變嗎?

顯然不應該。

這次意外和混亂的發生也許耽誤了你7天時間,也許會更久,也許你還會用“我連生死都不知道,何必學英語”這樣的藉口去迴避你要做的事情。

但是,千萬別忘了,如開篇所說,真實的人生就是這個樣子——它會不斷地被各種各樣的意外所打擾,你以為這是最後一次混亂,但也許很快就會再有一個。

所以,假如每一次的意外來襲都能讓你放下計劃,那最終將會怎樣?你的長期目標還有可能實現嗎?

不用我說,你也知道答案。

所以,想要實現長遠目標的關鍵不是你的目標有多宏大,而是你是否真的有每天向著那個目標前進一步的決心與動作,不論是意外發生,還是混亂阻礙,你有沒有“日拱一卒”?

著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在至少25年裡,每天都堅持跑步,正是這種堅持,給了他強健的體魄,讓他得以每年寫出一本書。

作家毛姆,從他18歲起就不斷記錄各種創作素材、筆記、備忘錄、旅遊札記,一直堅持了50多年,這才最終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月亮與六便士》,而這些筆記則是他一生文學創作的起點和終點。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日拱一卒,說的就是持之以恆,每天都在自己專注的領域上投入時間和精力。哪怕這個努力不算很多,但也從不懈怠,不因混亂的發生而改變這種投入。

擁有明確的長遠目標,同時堅持“日拱一卒”,就等於是獲得了“內在穩定性”的那盞燈塔。

關於這一維度,最後以一個真實的故事來做結尾。

直到1911年12月,還沒有人到達過南極點,這是一百年前所有最偉大的探險家最想做到的事。最後,兩個競爭團隊都想完成這項創舉,一個是來自挪威的阿蒙森團隊,另一個是英國的斯科特團隊。他們的出發時間差不多,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一支團隊全軍覆沒,而另一支團隊成功抵達。

導致這個截然不同結果的原因自然不只一個,但其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卻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那就是:那支成功抵達的團隊無論天氣好壞,每天都堅持前進大概30公里。

而另一支隊伍則很不同,從他們的日誌來看,這是一個比較隨心所欲的團隊,天氣很好的時候就走得很猛,可能一天要走四五十公里甚至六十公里。天氣不好的時候,他們就睡在帳篷裡,吃點東西,詛咒惡劣的天氣和運氣不好,希望天氣盡快轉晴,然後繼續前進。

這支每天向前30公里的團隊就是阿蒙森團隊。他們於1912年1月25日全部返回營地。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成功到達南極並安然返還的團隊,他們創造了歷史。

向著燈塔,日拱一卒,無論順境逆境、混亂祥和。這就是修煉“內在穩定性”的重要維度。

最後的話

希望以上四個維度,能夠給你提供切實可行的修煉自身“內在穩定性”的方法,讓你在未來的人生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好。

不“慌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用知識抗擊疫情

《培訓》雜誌2月刊電子版開放公益閱讀

尊敬的讀者,

因受到疫情的影響,《培訓》雜誌2月刊紙質版印刷和物流時間都有所推遲,具體出刊時間待定。對此,我們深表歉意。紙質版雜誌恢復印刷後,我們將第一時間公告。

即可獲取《培訓》雜誌2月刊電子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培訓雜誌”立場。

投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心繫武漢,不添亂,正確的加油姿勢是這樣的!

面對疫情,這樣的鼓勵才能轉化成真正的力量!

如果新年的願望清單隻能留一個,我希望……

真正的敵人是病毒,莫讓恐慌成為疫情的衍生傷害

不“慌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