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通過“九辦”助企業復工復產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天津濱海新區政府服務系統在疫情防控期間全面推行 “保安全、能辦事,網上辦、不見面”審批,各級政務服務和綜合便民服務中心通過“九辦”確保正常運轉,確保問題解決,全力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全面推行“不見面”審批

“我們逐項梳理並測試了天津網上辦事大廳、濱海新區在線幫辦平臺、審批專網系統,共計340項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網上可辦。” 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主任徐斐介紹,將上述網辦事項清單、網辦操作指南和審批人員諮詢電話通過微信公眾號和網站進行公示,工作人員電話輔導申請人在線辦理(網上辦、輔導辦)。對於經測試網上跑不通或者尚未開通網辦渠道的169個事項,採取電話和微信預約、分時限流的方式,開闢預約辦理專區,提前經過電話輔導的申請人在經過“一看一測八問”之後,進入預約專區辦理,現場收件、審核、出具審批結果(預約辦、一次辦)。在上述措施之外,還開通“郵遞辦”模式(郵遞辦),通過EMS接收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送達審批結果。

從2月3日到2月14日,新區本級政務服務中心共辦理業務5496件,包括新開辦企業(含自貿區)230家,其中網上辦5369件,現場辦127件,網辦率97.70%。電話輔導15426次,EMS送達審批結果317件。

重點事項實行“特事特辦”

徐斐表示,“特事”分為三類:一是涉及防疫、防控類產品的行政許可事項,包括口罩、消毒液、防護服、藥品、醫療器械等物資的研發、生產、倉儲、運輸、銷售、使用環節和涉及病原微生物運輸等行政許可和備案事項。二是建設項目類事項,包括市區政府確定的重大項目、有關民生項目和涉及三大攻堅戰的有關項目。三是開辦企業類的事項,主要涉及防控產品生產企業和創新創業項目註冊,保證企業註冊、項目開工、生產經營。

“特辦”是針對“特事”實行應急審批模式。截至目前,僅新區審批局開闢“綠色通道”,通過“以函代證”“容缺後補”“信用承諾”“馬上就辦”(容缺辦、承諾辦、馬上辦)辦理特事特辦事項16件。以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事項舉例,正常審批需要8個審批要件、不算踏勘環節5個工作日,特事特辦僅用了一張企業申請表和一紙告知承諾書,從企業提出申請到郵寄許可證,全程不到1小時。

重點企業和項目靠前服務協調聯動

對於企業復工復產的要求,新區政務服務部門突破區域、部門限制,發揮組織協調優勢,各部門通力協作,上門服務(上門辦),確保企業不跑腿、辦事不耽誤、爭搶每一秒。2月3日至今,已經為20多個項目辦理環評、規劃許可、施工許可、消防驗收等相關手續。

以支持天津石化開展航空煤油出口為例,徐斐介紹,天津石化為天津地區主要航空煤油(以下簡稱航煤)生產企業,為免受疫情期間航煤國內市場需求下降影響,保持煉油裝置生產穩定,天津石化擬通過天津港石油化工碼頭實現航煤裝船出口,涉及到在原有港口經營許可證上航空煤油卸船業務之外再增加裝船業務,前提是符合環保要求。“我們根據實際情況特事特辦,取消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編制、專家評審及相關審批環節,為石化碼頭公司出具相關環保意見,作為企業辦理航煤裝船的港口經營許可證的前置要件。最後港航局四級連審網上辦理,原本5個工作日的審批時間,1天辦結。有力保障了天津石化生產經營及煉油裝置穩定運行,從3月份開始,每月將有一到兩船,也就是3至6萬噸航煤出口,有力支持了企業安全有序地經營。”(記者 胡萌偉 廖晨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