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國際權威機構聯合評估:津巴經濟“岌岌可危”

三大國際權威機構聯合評估:津巴經濟“岌岌可危”

據《標準報》報道:據非洲開發銀行、聯合國和世界銀行聯合編制的《2019年津巴布韋需求評估報告》表示,津巴布韋宏觀財政環境岌岌可危。該報告顯示:由於匯率失衡、氣候異常以及財政赤字難以維持,津巴布韋經濟脆弱,增速低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經濟增速平均水平,僅為2%。

該報告部分內容顯示:“津巴布韋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先進的經濟體之一,如今卻是最脆弱的國家之一,其工農業基礎受到嚴重侵蝕。由於匯率失衡、氣候異常以及財政赤字難以維持,津巴布韋經濟脆弱,增速低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經濟增速平均水平,僅為2%。”

近期,聯合國預測,津巴布韋的經濟將在2019年下降5.5%,並預計到2020年將進一步下降2.5%。另外,世界銀行表示,津巴布韋經濟在2019年下降了7.5%,但也有可能在2020年反彈2.7%。然而,據津巴布韋政府預測,2019年經濟將下降6.5%,2020年或將增長3%。但由於乾旱迫在眉睫,3%的增速或將難以實現。

據悉,津巴布韋在2009年美元化後不久,經濟增速超過10%。但是,隨著大宗商品超級週期的結束,尤其是採礦業遭受重創,投資與GDP的比率急劇下降,在2012年經濟開始呈現疲軟態勢。

該報告指出,美元化後銀行貸款恢復顯著。然而,不良的投資選擇導致不良貸款急劇增加,截至2014年9月,不良貸款佔貸款組合比例高達20%以上。

據該報告顯示,在津巴布韋的增長放緩的同時,南非蘭特對美元也逐漸貶值,這直接削弱了津巴布韋的競爭力。2009年至2019年期間,津巴布韋一直使用美元,當時南非是其最大的貿易伙伴。

儘管2019年,面臨著外匯缺乏、礦產萎縮的嚴峻形勢,政府仍決然宣佈津元迴歸,並將其作為唯一法定貨幣,導致津元在引入不久後出現貶值。

同時,該報告指出,津元流動性匱乏和多種貨幣共存,對津巴布韋的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

該報告表示,2016年11月,政府推出了債券票據,但未能增加現金的供應和流動性。此外,2018年10月,政府將實時總結算(RTGS)本地貨幣賬戶與往來外匯賬戶分離,外匯短缺隨之進一步加劇。自2019年重新引入津元並將其定為法定貨幣以來,津元貶值幅度已超過了85%。

目前,津巴布韋正處於經濟困境之中:惡性通脹、薪資縮水、電力嚴重短缺、食物(玉米粉)極度短缺以及產量過低,從而將民眾和企業推向了災難的邊緣。

據悉,該報告乃應政府要求,在與政府機構、私營部門、民間團體和發展夥伴進行深入諮詢的基礎上進行編制,時間跨度為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

眼下,津巴布韋政府一直在尋求與國際社會重新充分接觸,以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並恢復對該國在政治、治理和經濟上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