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部委政策速览(2月16日)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

十条政策措施支持复工复产

三部门联合发布支持复工复产十条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登记网上办理、实行告知承诺、建立行政许可应急绿色通道、延长行政许可期限、加快标准转换应用、审慎异常名录管理、严查乱收费乱涨价、加强质量技术服务帮扶、减免技术服务收费、鼓励企业参加“三保”行动等。

财政部:

预拨第二批疫情防控补助资金80亿元

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好各地疫情防控资金需要”的精神,经国务院批准,2月14日,财政部预拨2020年第二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补助资金80亿元,支持各地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其中对湖北省预拨35亿元。截至2月14日,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补助资金90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252.9亿元,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银保监会: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支持企业复产复工

紧紧围绕疫情防控需求,全力做好治疗药物、疫苗研发等卫生医疗重点领域,以及重要物资生产、运输物流等相关企业的融资支持。用足用好中央政策,专设机制、充分授权、主动对接,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优惠利率和优质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恢复产能和扩大生产。各银行机构要提早谋划、及时掌握企业信息,优化信贷流程,合理延长贷款期限,有效减费降息,支持受影响企业有序高效恢复生产经营。鼓励保险机构通过减费让利、适度延后保费缴纳时间等方式,支持受疫情影响较重企业渡过暂时难关。积极帮扶遇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加大春耕春种金融支持。提高线上金融服务效率。加强线下配套服务和宣传引导。对于不习惯使用线上业务客户,要针对性做好金融服务,提供定期存款自动到期续存、错峰办理养老金支取等便民服务。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严禁任何校外培训机构近期以任何形式开展线下培训

近期有个别地区的校外培训机构在线下组织所谓的补习班、冲刺班,有的培训机构打着“响应教育部号召”的旗号向幼儿园推广付费超纲网课,已被当地教育部门依法取缔查处。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预警提出,疫情期间,严禁开展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聚集性培训活动。线上培训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开展,不得违规组织开展超前超限超纲在线教学。对顶风作案者,将给予最严厉的惩处。

教育部:

要求疫情防控期间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工作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严防死守,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严从紧做好学校疫情防控需要返校教师的妥善安排,不得组织教师参加线下集中面授培训、集中职称评审、大型会议等集聚性活动,确保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岗位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加大对在防疫一线作出突出贡献教师的激励表彰力度,做好对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关怀工作。支持高校改革创新医药卫生等相关学科领域教师科研评价办法,鼓励专家团队和领军人才集智攻关;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特别是高校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中的优秀教师典型,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绩效分配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及时掌握了解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学习生活困难,因地制宜对防疫一线人员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进行看护和教育,为一线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做好“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组织部署工作,结合当地线上教学平台和各校实际,因地制宜组织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注意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得违反相关规定安排教师超前超限超纲在线教学,教师承担在线教育教学、在线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管理。同时,做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和师训资源开放共享工作。

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

要求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

除武汉等疫情严重的城市外,各地都要允许饲料和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复工,不得设置审查核准等限制条件。优先保障相关企业的人员防护物资需求和水、电、气等供应。优先安排相关企业用工返程返岗,地方政府统一组织的返岗包车纳入疫情防控应急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范围。建立饲料原料供需调度机制,增加政策性玉米投放供应,适时调配投放库存稻谷、小麦等替代原料,加快豆粕等上游原料生产企业开工。通知要求,千方百计推进当前养殖业解困。帮助重点养殖场(户)和饲料企业、屠宰企业建立对接机制,协调金融机构解决家禽养殖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落实活禽交易市场分类管理,必要时地方政府要采取禽肉、禽蛋产品临时收储措施。“点对点”协调解决好建筑用工问题,加大建筑材料供应和保障力度,确保各地新建和改扩建生猪养殖项目尽快开工复工。严格履行生鲜乳购销合同,支持采取生鲜乳喷粉等应急措施。水产养殖要解决好对虾、罗非鱼、小龙虾等产品压塘严重问题,协调主产区和大中城市构建销售流通对接关系。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

部署加强复工复产安全防范服务

要按照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原则,以县域为单元,确定不同县域防控风险等级,分区分类实行差异化复工复产。湖北和疫情较重地区要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分区域细化实化实施方案,稳妥组织复工复产;其他地区要在严密防控疫情的同时,全面推动企业尽快进入正常生产状态。要强化精准施策,服务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重点单位安全运行。组织力量对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集中隔离区等实行点对点开展上门安全指导服务,完善内部防控机制,严格酒精、强氧化剂、医用氧气、电热毯等使用安全。指导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和仓储企业做好酒精、无纺布等易燃易爆品监测防护,临时转产企业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开足马力生产。要改进工作作风,创新执法与服务方式方法,推行在线审批、数字监管,及时掌握企业复产复工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对隐患突出、安全基础较差的不放心地区和企业,适时开展明察暗访;对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隐患,组织专家远程“会诊”、上门现场指导服务,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化解消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