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考題 ” 法院黨員在抗疫一線交出優異答卷

轉自:最高人民法院 作者:諸佳英 劉彥麗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疫情是“考題 ” 法院黨員在抗疫一線交出優異答卷

——無錫中院黨員先鋒隊抗疫側記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荊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國。面對這場疫情“大考”,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市委的統一部署,迅速組建黨員先鋒隊,第一時間奔赴火車站、高速口、社區等抗疫一線,進行群眾信息登記、核查、分流等工作。在這重要崗位上,他們眾志成城、並肩作戰、24小時堅守,展現了特殊時期黨員幹警的初心和使命。這支隊伍自2月3日組建以來,已經在一線日夜奮戰了10多天。讓我們來看看他們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吧。


“審判席”搬到火車站 把好防控第一關


黨員先鋒隊剛組建,就接到了第一個任務——到火車站去! 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無錫火車站關口收緊了入錫條件,對於不符合本地監管隔離條件的入錫旅客進行分流,這個任務就交給了無錫中院黨員先鋒隊。


“把好錫城防控第一關,這是組織對我們法院人的信任,更是對我們的考驗!大家一定要能打仗、肯吃苦,展現無錫中院黨員的良好形象!”簡單的出征儀式上,無錫中院黨組成員、黨員先鋒隊總領隊周建的話擲地有聲。


先鋒隊到崗執勤第一天,就遇到一名從甘肅來錫的旅客,因體溫監測高於38度,導致其所在車廂全體乘客被緊急隔離。隊員對該名旅客進行了二次體溫監測,詳細登記其身份信息,核查其近期行程軌跡,並協助現場指揮中心將其送上120救護車。這一幕,讓隊員們深深意識到,自己目前崗位的重要性,體溫監測、信息核查等,比起日常辦案,可能不算太複雜,但都需要我們有高度的警惕性、責任心去完成。


面對紛至沓來的旅客,如何真實、詳盡的瞭解並審核他們的各類信息,把控好火車站這一重要防疫關口,黨員先鋒隊的隊員們充分開動腦筋,將法院人明察秋毫的職業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和規定,符合入錫要求的人員,必須在入錫前14天沒有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當時行程查詢助手還沒有,怎麼核查旅客們這14天的行動軌跡,就成了信息審核的一大難題。


為了確保信息核查的準確性,法院的先鋒隊員們將“審判席”搬到火車站卡口,利用長期執法辦案形成的的嚴把事實關、證據關的理念,推廣多種多樣的核查辦法:詢問法——向旅客家人、朋友、同事打電話核實;觀察法——追問具體情況,從旅客神色和行為舉止判斷;查驗法——通過手機漫遊地查詢來確定;軌跡排除法——查詢其12306訂票記錄……有時也會遇到以上辦法都不能完全確認的情況,先鋒隊員們還會發揮辦案中條分縷析、抽絲剝繭的辦法進行進一步確認:在當地有支付寶購物消費記錄嗎?在當地定位發朋友圈了嗎?叫過外賣嗎?有顯示拍攝地的照片嗎?公司讓你們每天定位打卡了嗎?一對小夫妻在核查通過離開時又忍不住跑過來問我們隊員們,“你們是什麼單位的?”得知我們是法院先鋒隊後,不由得翹起大拇指:“難怪呢!這麼牛!這麼會找證據!”


一名無錫籍女孩說自己昨天開車到某疫情重點地區探望父母,但父母所住小區因封閉不允許外人進入,她開車太累就把車輛留在那裡乘高鐵返錫。按照當時規定,她的情況不符合入錫條件,但因為這位女子在無錫有自購房產,並且在疫情重點地區停留時間較短,經請示指揮中心,決定對她放行進行居家隔離。但在核查行動軌跡的過程中,先鋒隊隊員在她的手機相冊中發現,早在一個星期前就有拍攝地顯示為疫情重點地區的照片,經過追問,這名女子終於承認其在該地區居住一個多星期才返錫的事實,先鋒隊員遂按照規定對她進行了分流。


在給一批四川來的旅客登記審核時,一位中年男士順利通過了“返錫通”審核,但旁邊一位女士信息審核未能通過,必須運轉返程,她急得直哭。說與旁邊那位男士是夫妻,他們是同車次一起返錫的,現在一人入錫一人返程,那可咋辦?如真屬實,這情況倒是可以向指揮中心請示一下,但首先要確定他倆的夫妻身份。但經詢問,兩人無法提供結婚證等有效證件,怎麼辦?先鋒隊員遂將兩人分開詢問,結婚時間、對方生日、孩子姓名,孩子出生年月……以上信息一一對證無誤後,請示指揮中心,同意予以放行,這位妻子終於破涕為笑。


除了證據審查,法院先鋒隊的隊員們還充分運用服判息訴工作原理,針對旅客普遍擔心的路途傳染、隔離風險、回程麻煩、回程地政策等,有的放矢做心裡契合工作,打消化解其顧慮,提高分流運轉效率。為主動拉近與旅客的心裡距離,為沒吃飯的旅客領取食物、向等候時間較長的旅客主動說明工作進展等。


就這樣,這批戰鬥在特殊崗位的法官幹警,運用法律人的嚴謹和智慧,排查證據、安撫情緒,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確保“放行”即“放心”!


法不外乎人情 讓逆旅行人有歸處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無錫採取了較為嚴格的防控措施,實屬特殊情況下的無奈之舉。信息的登記和審核與辦案一樣,具體裁判和決策除了堅持法理,也需兼顧情理,特別在這場突發災難面前,每個在關鍵時刻出行的旅客都有屬於自己的冷暖悲歡。先鋒隊隊員們在嚴格執行制度的同時,注重人性化處理,對於有特殊情況的旅客開闢綠色通道,特事特辦,盡全力解決來錫旅客的急事、難事、煩心事。


兩名來自安徽的旅客和兩名來自河南的旅客一起到蘇州張家港某企業復工,由於無錫至張家港車輛已停運,該四名旅客在無錫也沒有戶籍和固定住所,按照規定不能進入無錫。經過與火車站指揮部的溝通,決定由這四名旅客位於張家港的公司派車至無錫站接。從凌晨四點到站等候到上午十一點,卻得知特殊時期,該公司車輛不符合入錫條件。怎麼辦?一邊是車輛不能入錫的現實狀況,一邊是等候了六七個小時疲憊又焦慮的群眾,先鋒隊員們一邊安撫旅客,為他們提供食物,一邊多次與車站指揮部聯繫,為他們尋找政策允許的可行途徑,最終由車站指揮部協調車輛將這四名旅客送至高速無錫出口,與前來迎接的公司車輛完成了對接。


期間,黨員先鋒隊還接待了一位特殊的旅客,剛從湖北監獄刑滿釋放,因湖北已沒有通行的車輛,監獄方面送他去湖南坐的車。他輾轉來到無錫火車站,想回位於江陰的家。按照政策規定,他不符合入錫條件,但若簡單執行返程的規定,特殊情況的他又沒了去處,好容易迴歸社會的他,不能再被推回去。先鋒隊員與她女兒進行了電話交流,瞭解到有條件實行居家隔離,便向指揮中心彙報了整個情況。最終,確定由江陰疫情指揮部接人後與他女兒完成交接。


有特殊困難的不僅僅是以上這些旅客,深圳航空至無錫蘇南國際機場執行飛行任務的機長、四川成都前來運載戰疫物資酒精和消毒水的貨車司機和押運員、看望醫院病危母親的女兒、為母奔喪的上海阿姨、回家取靶向藥物的癌症病人、到超市復工的大姐……一次次特事特辦,並不是對規則的突破,而是在嚴格的規則面前尋求執行中的平衡,給逆旅的行人以心靈的慰藉和寒冷中的溫情,也是為抗擊疫情的需要凝聚眾志成城的力量和勇氣。


你們閃亮的身影 匯聚成黑暗中的炬火


國有難、召必至、戰必勝!黨員先鋒隊是一支閃亮的隊伍,大家堅守崗位、彼此激勵,用自己的行動體現了“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立案庭的軒波,武警機動部隊退役,參加過國家多次重大的抗災搶險和安全保障活動,98年抗洪、02年海關輯私、03年抗擊非典、08年抗擊暴雪、09年藏區維穩、10年世博會安保都曾有過他的身影。作為一名有20多年黨齡的老兵老黨員,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又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衝上抗疫一線,並自告奮勇報專值深夜班,詮釋了一名黨員、一名轉業軍人的崇高品質。


法警隊的戴新國,已是一位爺爺級別的老黨員啦,57歲已屆退休年齡的他,卻主動請纓參加黨員先鋒隊。他的兒子作為一名校醫,已在抗疫一線奮戰20多天。當組織徵詢他意見,是否需要替補隊員替換時,他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我們父子有幸同陣,是光榮,也是激勵。我還能幹!”

審監庭的湯燕峰,其愛人是無錫市公安局梁溪分局的一名民警,春節前就已經帶領疫情防控“戰時政工小分隊”輾轉各抗疫戰場,10歲的女兒還在家中等待開學,但是她依然毫不猶豫地向黨組織遞交了請戰書。面對家庭的種種困難,她連夜把孩子送到幾十公里外的無錫宜興鄉下,與愛人夫妻雙雙上一線,衝鋒在前,不停不息。


刑二庭的華棟,主動申請參戰抗疫一線,為更好完成任務,與家裡商量,將妻兒直接安排到了父母家。從他自己家至執勤點路程18公里,沒有自駕車的他,需每天通過地鐵等交通工具中轉往返兩地,路途辛苦不說,他更是主動承擔了晚上11點到次日凌晨7點鐘的任務,開啟“晚出早歸”的非常模式。


顏倩同志是一名95後的年輕法警,作為一名法院新兵,她和丈夫王曉共同奮戰在抗疫一線。顏倩在火車站卡口登記核查分流,王曉在社區入戶摸排調查,兩人雖新婚不久,但每天只能在微信上留言報個平安。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基層幹部,不同的崗位身份,相同的默默奉獻。顏倩說,有一種勇敢的愛情是和愛人並肩作戰,我們願意用小家的暫時分離換來更多家庭的安居樂業。


先鋒隊裡,像這樣舍小家、顧大家的榜樣還有很多:孫迅同志,妻子剛生產,孩子才40多天,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在戰疫中,對妻兒的柔情只能隔空傳遞;李颯同志,作為一名軍嫂,平時兼顧家庭和工作就不容易,這次也義無反顧地衝上一線;潘華明、姚旭斌作為單位中層幹部,身先士卒參加先鋒隊,還為戰疫工作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魯迅先生曾這樣希望中國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就像我們的先鋒隊隊員們,他們所做的工作,不能說有多麼偉大,但卻為了明天的萬家團圓奉獻出了自己的光和熱。


團結就是力量 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無錫中院黨員先鋒隊不僅僅只承擔無錫市火車站的登記分流任務,第一批隊員中,與火車站的32名先鋒隊員一起奔赴抗疫一線的,還有下沉到梁溪區江海街道7名黨員。他們在工作崗位上協助社區街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登記返錫人員信息、協助居家隔離、購買配送物資、開展防疫宣傳……研究室主任張聖斌是法院的大筆桿子,但作為社區小分隊的隊長,他為群眾買菜送菜、倒垃圾,當起了“快遞員”和“清潔工”。他說,共產黨員就是要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次“轉行”正是他的心之所向。


在返程高峰到來之際,無錫加開了高速卡點,無錫中院又派出第二批13名同志到無錫東、江陰南高速道口、S342省道濱湖道口執行值守。他們日夜輪值,對過往車輛逐輛排查,對駕乘人員逐一測量體溫、核查身份、鑑定返錫條件、反覆宣講政策。此外,無錫中院還有100多人的黨員先鋒隊預備隊、為先鋒隊服務的志願隊……


還有先鋒隊員的家人們,他們給了衝鋒在一線的隊員們莫大的理解和支持。有的和先鋒隊員們並肩奮戰在抗疫一線,同責不同崗;有的默默地照顧好年邁的老人、擔負起繁雜的家務,讓先鋒隊員們放心衝鋒;產後40多天的妻子用柔弱的肩膀擔負起照顧新生兒的重任;年幼的兒子在爸爸的行李箱上默默地貼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他們說,短暫的分離是為了更好的相聚,再見時一定能春暖花開。


無錫中院黨組,也對黨員先鋒隊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有效的物質保障。黨組書記、院長錢斌多次親臨一線看望先鋒隊員,並要求舉全院之力保障先鋒隊的防護物資;黨組副書記、副院長趙建聰親自拓展渠道,聯繫購買防護服等物資事宜;後勤分管院長弓建明則始終與行裝處一起,密切關注並動態跟蹤先鋒隊一線的各項物資補給需求;院政治部和工會負責人專程到居住點了解防疫一線黨員的家庭困難,將為先鋒隊送溫暖的活動落到實處;金融庭黨支部書記、庭長陸曉燕設法籌集到100只醫用口罩捐助給院防疫一線;立案二庭先鋒隊員諸佳英,主動聯繫開藥店的親戚,免費提供40支體溫計給先鋒隊員,以便他們及時檢測體溫狀況……堅實的大後方讓奮戰在一線的先鋒隊員們感到安全而踏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