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邊境抗疫首創“五聯”維穩機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臨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疫情防控社會維穩工作,充分發揮邊境聯合黨組織在市域社會治理中引領作用,守護在300公里邊境線上的57個邊境聯合黨組織實行“聯合研判明方向、聯合解困破難題、聯合整治除盲點、聯合幫扶聚能量、聯合巡邊保穩定”的“五聯”邊境抗疫維穩機制,不斷深化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合力強邊固防模式,構築起了疫情不出境、境外疫情不入國、邊境安寧共抗疫的強大防線。

疫情發生後,邊境聯合黨組織迅速進入戰鬥狀態,聯合分析研判轄區內疫情防控態勢,結合實際制定疫情防控措施,確保上下步調一致,形成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的工作格局。

通過調動成員單位積極性,邊境聯合黨組織充分建立信息互通、物資供應、輿論引導等群防群控機制,集中智慧和力量,合力破解防控疫情鬥爭中的難題。例如,滄源佤族自治縣國門黨工委協調成員單位在旅檢通道設置紅外體溫視頻監控系統,開展智能化體溫檢測,加大證件辦理、出入境貨物查驗人員力量,有效破解了通關速度慢的問題。清水河聯合黨支部協調相關成員單位在聯檢樓電子大屏裡滾動播放中緬“雙語”的疫情防控指南宣傳視頻,有效破解了口岸緬籍人員宣傳引導難的問題。

同時,充分發揮成員單位人員力量,在率先做好單位內控的同時,採取分片包乾、全覆蓋地毯式排查,全方位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引導等措施,構築起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耿馬自治縣孟定鎮國門聯合黨工委統籌7個邊境村聯合黨支部力量,整合海關、邊防、公安等成員單位和網格員、調解員、綜治員等基層力量,在47.35公里邊境線上設立60餘個勸返點,堅決遏止疫情在國境線上蔓延。

邊境聯合黨組織充分發揮成員單位的職能優勢,推動各類資源向疫情防控一線聚焦。耿馬自治縣國門黨工委統籌外事、商務等工作力量,積極暢通緬甸華人華僑捐贈渠道,捐贈物資統一配送到最需要的疫情防控一線。並協調成員單位力量,積極對緬方口岸管理部門及醫療機構人員開展疫情防控知識技能培訓,向緬方口岸管理部門及醫療機構人員放疫情防控緬文宣傳資料,有效提升了外防輸入的能力水平。

邊境聯合黨組織聚焦守土固邊,積極協調統籌駐地部隊、邊管站所、義務巡防隊、護村護寨隊等力量,把疫情防控工作與邊境維穩工作同步推進。滄源自治縣單甲鄉國門黨工委牽頭髮動轄區內駐地部隊、邊管站所和駐區單位等黨員力量,組建多支“黨員聯合巡防隊”,緊急架設公共安全視頻監控並通過網格員手機進行聯網運用,在邊境線開展全方位巡邏,對8條通道進行全日管控,在邊境一線鑄成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穩定的堅實護盾。

雲南網記者 黃翹楚 李春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