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展示畫技,在《經典詠流傳》展示什麼呢

喜歡看《中國詩詞大會》的人都知道,康震老師作為點評嘉賓,說起故事來經常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而且跟其他嘉賓不太一樣,就是節目裡的“擂主爭霸賽”前三道題目,全部都是由康震老師現場作畫,然後給關鍵字讓選手猜詩詞的。

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展示畫技,在《經典詠流傳》展示什麼呢

這些畫都是由康震老師自己構思,自己現場作畫的。而且第五季全部10期節目裡,每一期節目的3首詩都在同一幅畫中,很有意思。因為三首詩有關聯,都是同一幅畫,選手們更容易找到答題方向。但是三首詩要融合在一幅畫裡,在構圖上要求就更高,更難了。還要現場快速作畫,要一氣呵成,容不得半點錯,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康震老師的本事了。

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展示畫技,在《經典詠流傳》展示什麼呢

在央視的另一檔文化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裡,康震老師也作為嘉賓出現在臺上。除了因為他在中國古詩詞、中國文化上有非常深的造詣、學識淵博,可以隨時引經據典談笑風生外,他還有沒有別的才藝呢?比如再上去畫畫畫?

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展示畫技,在《經典詠流傳》展示什麼呢

不是,在《經典詠流傳》第二場裡,撒貝寧給我們透露了個秘密。那就是現場那兩塊豎著的大屏幕上面顯示的字,都是康震老師親自寫的。那是康震老師認為的每首歌曲對應的經典詩詞裡最經典的那兩句,點睛之句。比如那個“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比如那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等等,原來康老師的書法也這麼大氣漂亮,形象一下子高大起來了。

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展示畫技,在《經典詠流傳》展示什麼呢

康震老師還大談特談中國的毛筆字,說毛筆字有焦墨、濃墨、淡墨,有起伏,有變化,從而帶出韻律。說這些毛筆字的韻律和古詩詞的韻律是暗合在一起的。還說這種起伏變化也體​現了中國人的一種精神,所以毛筆字一直延續到現在,還一直有人在學,有人在寫。

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展示畫技,在《經典詠流傳》展示什麼呢

在經典傳唱人趙傳唱完《望嶽》後,他還跟大家分享父親對他的教育,以及他對子女的教育。講到父愛就是陪伴。當孩子練鋼琴遇到了瓶頸的時候,他也不講什麼大道理,他就說,如果她們把鋼琴練好了,將來就可以幫他伴奏,可以同臺演出了。孩子們就有動力了。

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展示畫技,在《經典詠流傳》展示什麼呢

康震老師也給大家分享了他自己的教育心得,那就是讓孩子參與到自己的工作中。比如說他的書《康震說》,封面書名的“康震說”這三個字,就是他孩子自己寫的。雖然他們都說沒有目的性,但是,其實這就是孩子學習的最大的動力吧。

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展示畫技,在《經典詠流傳》展示什麼呢

《經典詠流傳》,流傳的是經典,但更多的是文化,包括物質的、非物質的。大家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