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靖昊:“將研發費用資本化”有三美:一美化利潤,二美化資產,三美化現金流

收聽文章音頻

马靖昊:“将研发费用资本化”有三美:一美化利润,二美化资产,三美化现金流

IAS規定研發費用可以資本化,

咱大中國就不要東施效顰。

今天在分析恆生電子財報時,發現該公司2018年投入研發費用14.05億元,佔主營收入32.63億元的比重高達43%,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該公司投入研發費用10.43億元,佔主營收入22.97億元的比重高達45.4%。關鍵是每年大額研發投入居然都作了費用化處理,0元資產化,為什麼它就不能同樂視一樣選擇較大比例的研發費用資本化呢?如此處理,這些資本化的研發投入實際上就是利潤,這樣利潤表多好看啊!除了恆生電子這樣不屑於資本化的清流外,董小姐的格力電器,每年研發支出超過40億,也是0資本化。真要為這些企業點贊!我相信這麼高的科技研發費用即使沒有列為“資產”,未來也必有厚報。

對於研發費用資產化還是費用化的問題,我是反對資本化的。中國會計準則就不應該學國際會計準則,裝模裝樣地將“研發”分為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然後,規定研究階段的支出走損益,屬於費用化支出。對於開發階段的支出也看似“科學”地分兩種情況,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在達到預定用途後,計入無形資產科目,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走損益。

ice_z66:研發費用資本化其實就是財務數據耍流氓。

馬靖昊:對頭!可以通過資本化比例的調整任性地對財務數據耍流氓。

我個人認為將研發費用資本化是錯誤的,其理由為:

一、無法判斷研發投入未來究竟能給企業帶來多少收益,也無法判斷研發成果的效益會延續到以後多少個會計年度裡。既然無法判斷,那麼會計準則裡將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核心理由“收入成本配比”就不能成立。再退一步講,假如所有的開支都要照這個思路來配比收入的話,某企業銷售部花了500萬元廣告費拉來了一張五年的訂單,那麼銷售費用要不要資本化,如果這張訂單總計是100臺設備、但不確定每年具體發貨幾臺,是不是還得借用完工百分比法的思路賣一臺攤5萬元費用?這不是很荒唐嗎?因此,在研發費用問題上,不能刻板地去套用配比原則,強行把支出和收入的會計期間劃等號。

天地-流形:這樣做說是鼓勵研發,老師覺得有合理成分嗎?如果不這樣做,是不是研發會被抑制。有無優化方案?

馬靖昊:這個與放在資產還是放在費用裡沒有多大關係,用足用透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政策就可以了。

二、資本化處理的確認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強的主觀性,彈性空間太大,嚴重干擾公司的實際利潤,會導致企業的財務報表之間失去可比性。比如科技龍頭科大訊飛2017年研發投入約11.45億元,其中資本化處理的研發投入約5.49億元,科大訊飛2017年的淨利潤只有4.35億元,也就是說如果把研發投入全都費用化處理,它2017年實際上是虧損了1.14億元。讓我們換個角度來對比:假設恆生電子2017年12.79億元的研發投入也按照55%的比例資本化,那麼當期可以增加7.03億元的利潤,恆生電子2017年的淨利潤約11億元。都是計算機類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的處理區別如何之大,拿恆生電子與科大訊飛的報表進行對比,有可比性嗎?為了解決這種不可比性,最終是不是還得麻煩大家對財務報表進行調節,或者是全部費用化,或者是全部資本化,然後再作為對比的依據。

Miss_M_Monica:資本化確能調節利潤,但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以後每年攤銷也會回到費用中,而且隨著每一年研發資本化項目的積累,就像滾雪球一樣。

馬靖昊:是的,研發支出資本化還是費用化向來是利潤調節器,費用化影響當期利潤,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後可以增加當期利潤,但這些計入到無形資產中的研發費用在未來會通過攤銷或減值的方式,重新回到利潤表。

可以說,允許研發費用資本化處理讓會計調整之把戲在上市公司年報中經常上演,比如賈總是會計出身,在這方面的操作就遊刃有餘,樂視網多年以來將60%左右的研發費用資本化,這個比例是極其不正常的,將太多的“管理費用”從利潤表中搬走到資產負債表中的“無形資產”中去了。當然,樂視網的今天也是有目共睹,計提了多少無形資產減值損失啊。因為樂視網太過分地、也太有目的性地將研發投入進行了資本化處理,等於是將費用記作了無形資產,這些實際上形不成資產的費用最終還是費用,無形資產減值就不可避免了。

BinbinBao:研發費用 費用化和資本化處理出發點是好的,但唯一問題是審計無法判斷是否費用化還是資本化,研發費用過於專業,一般只有企業內部人員才知道。

馬靖昊:其實內部人員也不一定真正知道,但董事長和總經理一定知道這麼做是可以出利潤的,更別說會計出身的賈躍亭了。

從美化財報角度,我總結“將研發費用資本化”有三美:一美化利潤,二美化資產,三美化現金流。比如一個億的研發支出,進入當期費用就是減少一個億的利潤,但是如果轉入無形資產,第一,“憑空”多了一個億的利潤;第二,總資產增加了一個億;第三,資本化研發投入的現金流出不會記在經營性現金流出裡,就會讓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虛高一個億。真是美啊美!

射程之內皆朋友:請問馬老師,資本化的研發支出是放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裡還是投資活動現金流量裡?

馬靖昊:資本化的研發支出是放在投資活動現金流裡,具體是在“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反映。費用化的研發支出列入經營活動項目中反映。

資產就是資產,費用終歸是費用,不是資產的“資產”最終都得通過“大洗澡”減值,恢復其本來面目。

或直接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