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行按下復工快進鍵 積極“智”援企業投融資

進入春節長假之後股市開市第三週,雖然業內尚未呈現全面復工狀態,但“按捺不住”的券商業務部門越來越多,首先就是投行部門。

在監管部門利好消息頻出之下,近期各家券商投行部門積極開展復工工作。無論是在做好防控措施的情況下開展現場辦公,還是居家線上服務客戶,投行員工大多進入復工狀態。作為資本市場的紐帶,在助力涉疫企業融資上,大量投行人員“在路上”。

疫情難擋復工熱情

由於疫情對現場集聚的阻斷,投行部門日常“空中飛人”的工作節奏也因此被打斷。盡職調查、客戶訪談、工商資料獲取等現場工作難以進行,疊加公司總部面對疫情的“最小化辦公”,讓不少投行人士過了一個漫長的春節假期。

在當前各行各業分批有序開展復工之際,券商投行部門也已按捺不住。近期,已有上市券商要求投行需2/3人員到崗工作,居家辦公不視為復工;因項目需要有出差安排及到項目現場的,需經批准並備案,在出差途中及項目現場需做好防控工作。

乍看之下,要求投行人員大面積現場復工似乎有些突然。不過,在2月3日開市後,不少券商的投行部門已開啟線上辦公模式,並在總部留守關鍵崗位人員予以業務支持。在視頻會議系統、OA系統、VPN等多種技術系統加持下,業務部門全面實現遠程辦公並非不可能。

“近期和客戶都是開電話會議,大家也都習慣了這種溝通模式,溝通時間也更為隨意,畢竟是特殊時期。”有北京投行業務人員表示,他所在公司也在號召各業務條線復工,“爭取快速將耽誤的工作進度趕回來。”

此前,由於多項現場工作暫緩,業內對上半年的新股發行工作頗為擔心。不過,據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監管層日常新股發行審核工作正在正常有序推進中。監管層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適時以合規的方式召開發審會,確保發行審核工作連續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科學合理堅持新股發行常態化,做到正常核發IPO批文、正常推進審核進度。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近日指出,將進一步研究支持措施,幫助實體企業復工復產。開通融資審批報備等“綠色通道”,對註冊地及主要生產經營地在湖北的企業,對防疫抗疫保供的重點企業,以及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疫情防控的首發、再融資、債券發行和併購重組,優先安排審核和註冊報備。疊加近期再融資新規的落地,這無疑給各家券商尤其是投行部門打了一劑“強心針”。

投行業務花樣助力抗疫

即便是在家開展線上服務,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紐帶,投資銀行與上市公司的緊密協作同樣為戰勝疫情貢獻良多。

據多家券商介紹,在疫情暴發後,投行部門第一時間與上市公司積極溝通,及時瞭解涉疫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及面臨的困難,評估疫情對涉疫上市公司在資本運作、投融資等方面的影響。數家券商針對涉疫相關項目開闢綠色通道,加快審批進度,保證項目的正常運行並快速推進。

例如,2019年11月,原新三板公司中紅醫療擬在創業板上市,主要從事丁腈手套、PVC手套等一次性健康防護醫療手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抗疫關鍵時期產品供不應求,並且企業受限於資金實力無法實現產能快速擴張。對此,保薦券商海通證券(港股06837)投資銀行總部立即開啟專項服務行動,挑選投行骨幹充實到中紅醫療項目組,確保加快中紅醫療上市申請進程。

海通證券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介紹,“作為投行從業人員,應當為抗擊疫情助力,為有社會責任感的良心企業提供最專業的投行服務。”儘管疫情仍較為緊張,但項目組組員們紛紛立下軍令狀,力爭將申報時間進一步提前,儘早利用募集資金擴充產能。

對於時間緊、壓力大的科創板IPO項目,光大證券(港股06178)也採取了專項應急措施。例如,疫情期間,光大證券主承的某科創板企業繳款工作正趕上延遲開市,企業發行可能面臨投資者繳款不足而造成終止發行的風險。光大證券與客戶進行點對點電話、微信溝通,發動同業券商共同通知,並多方發佈通告。經過各方通力合作,294個網下投資者全部繳款完成。

除IPO保薦項目外,在重組併購市場上,獨立財務顧問也能為抗擊疫情起到重要作用。據悉,西南證券正在擔任上市公司高能環境收購資產的獨立財務顧問,而高能環境擬收購的標的之一為地處湖北黃石的陽新鵬富,當地疫情形勢較為嚴峻。在不影響項目正常推進的前提下,西南證券投行團隊在第一時間調整項目進度,推遲股東大會召開時間並進行公告。

此外,西南證券投行團隊還及時與上市公司、標的公司和各中介機構溝通,瞭解陽新鵬富生產經營情況及面對的其他困難,評估疫情對本次交易的影響,協調上市公司、標的公司和各中介機構的工作安排,針對該項目開通綠色通道,加快審批進度,保證項目正常推進。

類似的,作為投行“一哥”,中金公司(港股03908)更是通過投行業務協助疫情防控企業進行股權融資,其中在審及擬申報項目包括穩健醫療創業板IPO、聯泓新材中小板IPO、君實生物科創板IPO、健友股份可轉債、國藥集團戰略入股九強生物等,合計融資規模約在150億元。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