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72個村莊一夜之間沉入海底,至今可見海底遺蹟

一直以來,大海是一個既美麗又神秘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大海,同時也對大海深處充滿了好奇心。

400多年前,72個村莊一夜之間沉入海底,至今可見海底遺蹟

我國民間自古就流傳著海底龍宮的傳說,雖然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都知道,這只是神話傳說,但是就在前不久,我國的考古學家和地質學家在海南瓊山市演豐鎮的海底,發現了72個村莊的遺蹟,據說村莊裡還有生活痕跡,難道海底真的有人居住嗎?

400多年前,72個村莊一夜之間沉入海底,至今可見海底遺蹟

這些海底村莊沿著海岸線分佈,長度有10公里寬1公里,沉入海底最深處,有10米左右。根據史料記載,這些村莊屬於明代的建築,在海底已經呆了410年之久,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瞭如此奇景呢?

400多年前,72個村莊一夜之間沉入海底,至今可見海底遺蹟

關於這些海底村莊的存在,人們有過種種猜想,其中一種猜想是。在明朝時期,瓊山一帶有祭海求龍王保佑的習俗,後來當地漁民發現根本無濟於事,於是就停止了祭海儀式,因此觸怒了龍王,龍王便發大水將這一帶72座村莊全部淹沒了。

400多年前,72個村莊一夜之間沉入海底,至今可見海底遺蹟

當然傳說終歸是傳說,並沒有科學依據,始終無法讓人信服。經過科學家對周邊海域的地質分析,據史書記載,明萬曆年三十三年間(1605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時(1605年7月13日午夜),瓊州發生了7.5級大地震,震中在今瓊山縣塔市與文昌縣輔前之間,受災最嚴重的是瓊山、澄邁、臨高、文昌四縣,瓊山一帶最為嚴重,所有的建築傾塌殆盡,大地震導致陸地沉陷的幅度在3至4米,陸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陸沉面積達100多平方公里,這次大地震是整個沉陷體塊垂直下降的,當地70多個村莊陸陷成海,這種情況在國內外地震史上罕見。

400多年前,72個村莊一夜之間沉入海底,至今可見海底遺蹟

幾百年過去了,地震後海底村莊的遺址,已經成為奇特的水下景觀,海底村莊已成為瓊山一絕,同時,海地村莊也是我國唯一一個,因為地震導致陸地陷入海底的文化古蹟,近年來,很多國內外來海南的遊客,都會慕名參觀此地,在每年五六月份落潮的時候,可以清楚地透過海水看到這些建築群落,成群結隊的海底生物穿梭往來,著實宛如神話裡的“海底龍宮”一般!不知看完之後,各位小夥伴們是不是也被這神秘奇景所折服呢,是否也會想去海南參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