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升旗、雲課堂、電子圖書館,北京中小學今日線上開學

“希望同學們把疫情當課程,把社會當課堂,現在的一切就是一節品德與生活的教育課,我們從中可以學到很多……”2月17日上午8點45分,北京市海淀區培英小學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升旗儀式。

培英小學三年級學生陳炫孜站在電視前,參加了學校舉行的網上升旗儀式。“看著校園裡的國旗,唱著國歌,聽著校長國旗下講話,我有了在學校一樣的感覺,這提示我在家中也應該自覺管理自己,進入有規律的學習狀態中。”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中國的學生們帶來近幾年來最長的一個春節假期。闊別校園一個多月後,2月17日北京百萬中小學生“線上開學”。

雲課堂、網上實時答疑、電子圖書館……從市級、區級到各學校,推出了一系列“雲課程”資源,一根網線、一塊屏幕,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為學生送去豐富網絡資源。

疫情當前,互聯網化解了非常時期的教學難題。根據北京市教委要求,依據不同年段、不同類別學校學生特點,學校可提供複習鞏固知識、探究性研究性學習、閱讀經典文學作品、適量體育鍛煉等系列內容,利用居家條件和網絡資源,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中小學生線上開課第一天,記者採訪了4組學生家庭,在這個特殊的開學日,他們是怎麼度過的。

百萬中小學生“雲”開學

9點不到,五年級學生張羽喬便坐到書桌前。輸入學號、密碼,登錄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校園網,在一場網上學習啟動儀式中開啟新學期。

第一節課是“思維樂園”。屏幕中,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數學特級教師陳立華從小學一年級的“十以內加減法”說起,談到“五六年級的數學方程式”,將核心知識點串聯起來,以點帶面,幫助學生建立了數學學習的整體知識體系。

這是一節僅10分鐘的微課程。“這堂課有很多延展的內容,老師講的特別吸引我。”張羽喬說道。

网络升旗、云课堂、电子图书馆,北京中小学今日线上开学

培英小學三年級學生陳炫孜上了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1月26日,北京市教委發佈延期開學通知。目前,北京市的具體開學時間還待定。北京教委要求在特殊時期,學校應指導學生進行居家學習,可提供複習鞏固知識、探究性研究性學習等內容。

作為教學的主體和在線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停課不停學”期間,北京各個學校集思廣益,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線上資源支持。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集合了各集團成員校骨幹教師、主任等,錄製了千餘節微課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進行自主探究。

這些課程既有陶藝、剪紙、韻律操等愉悅身心、鍛鍊身體的課程,也有廚藝等勞動類課程,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課程上線後,學校老師也會在線下通過家長群、電話等多種形式與學生們保持聯繫,關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態。

“家庭是第二課堂,希望能夠藉助這些資源,把自主學習、管理能力延伸到家裡去。”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書記胡愛國認為,“停課不停學”不等於上網課,是引導孩子藉助更靈活的學習方式、更普惠的網絡資源自主進行探索。此外,學校還自制了90分鐘適合在室內開展的運動視頻,老師做示範,學生跟著做,增強體質。

“我與同學線上做研討”

“線上開學”第一日,擺在學生面前的不僅是豐富的學習資源,還有全新的學習體驗。

“大家好!你們的假期生活怎麼樣?”上午10點,北京市石景山區古城第二小學教學主任、六(8)班語文老師郝樹萍與班級的六七位學生線上見面。除了瞭解學生居家學習的情況外,郝樹萍還有一個重要任務——聽學生們分享閱讀的感受,並解答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面對疫情,即使不容易見到學生,教師在學生學習中依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今天,她將聽學生們討論關於有一本書的閱讀感受、交流思維導圖等工具的使用。

“探究性學習不一定只能在課堂上完成。”在古城第二小學,每個班級組建了多個學習小組。“停課不停學”期間,小組成員可就某一話題“語音連麥”,開展線上研討。小組長則要做好統籌和會後記錄,及時向老師彙報研討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方便老師對個體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除了父母,孩子們更需要與夥伴們之間的交流,學生們組成的虛擬互動社區,讓他們能夠消除因為不能見面所產生的寂寞感。”郝樹萍說。

郝樹萍在與班裡學生線上交流時,他的女兒、古城第二小學學生宣昭然正在另一個房間收聽早間新聞。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統計,2月16日0-24時,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115例,連續第13日呈下降態勢……”新冠肺炎的數據變化牽動著宣昭然的心,她希望中國早日戰勝病毒,醫務工作者們早點回家。愛好畫畫的她在假期繪製了一幅名為“眾志成城”,描繪的是各界人士萬眾一心消滅病毒的故事。

网络升旗、云课堂、电子图书馆,北京中小学今日线上开学

(左圖為宣昭然繪製的”眾志成城”;右圖為居家自主學習規劃表。)

為了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宣昭然還製作了“自主學習規劃表”。前不久,古城第二小學面向學生家長髮布的《古二小居家學習指導方案》和年級《自主學習指南》,列出了從閱讀到體育鍛煉各個部分建議開展的內容。

宣昭然根據這份指南制定了自己的居家學習計劃。在這份計劃表中,涉及了做眼保健操、觀看英文電影、與父母一起做家務等各種安排。“過幾天,我還想收集關於蝙蝠的素材,研究下蝙蝠的食物鏈。”宣昭然說。

運動是每個家庭的關鍵詞

吃過中飯,睡了會午覺。培英小學陳炫孜迎來了這一天最歡快的時刻。

“蹲下、起身、跳躍……”帶上腳步固定帶,拿起健身環,陳炫孜跟媽媽做起了趣味運動。寒假前,陳炫孜爸爸購置了一套娛樂性運動裝備,沒想到因為疫情派上了用場。

短短十幾分鐘下來,陳炫孜已經微微出汗,運動後分泌的多巴胺讓她心情愉悅。炫孜媽媽告訴記者,每一天都會花上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陪著孩子運動,有時會跳繩、有時做操。

記者瞭解到,每天保證至少一個小時的運動,是多數家庭“停課不停學”期間的固定安排。下午3點半,在培英小學四年級學生黃文心家中,她正在跟著學校微信公眾號,做“專屬室內健身操”。

在北京市教委發佈的中小學居家學習與生活指導方案中提出,堅持健康第一,充分考慮安全與健康因素,引導學生積極進行適合室內開展的體育與健康運動,切實增強體質。

网络升旗、云课堂、电子图书馆,北京中小学今日线上开学

黃文心正在做“培英專屬室內健身操”。

放假前,培英小學本來為每個年級學生制定了相應的體育運動方案。因為疫情,不得不以室內運動代替。為此,學校德育處和體育組配合,每週一推出一季“培英專屬室內健身操”,讓學生看著視頻隨著音樂動起來。

培英小學老師張雪穎介紹,第一季健身操是家庭鍛鍊視頻,體育老師引領示範,視頻主要是提高學生心肺功能,短短5分鐘的訓練,可以高效燃脂,動作簡單適合家庭訓練。之後還將推出更多豐富的鍛鍊視頻。

疫情下的額外收穫

從學習到運動,更多的活動在家庭中完成,這也就意味著家長的“執行力”將極大影響孩子的學習成果。2月1日,北京市教委聯合市人力社保局出臺了政策,提出在延期開學期間,雙職工家庭可以安排一個家長在家“帶薪陪娃”。

“延期開學也讓我有了額外的收穫。”張羽喬的媽媽認為,“課堂”搬進家裡,無形中幫助孩子養成了自律能力。她也因此有機會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的狀態、老師的授課風格,也多了很多與孩子的親子時間。

下午4點左右,是張羽喬和媽媽的精讀時間,今天她們將繼續讀《紅樓夢》。

攤開書、拿出了五顏六色的便箋紙、一隻水筆,只見張羽喬邊讀邊標註。“遇到生詞,就寫到綠色的便箋紙,之後進行查閱;遇到美詞美句,謄寫在黃色便箋紙上……便箋被貼到了相應字句出現的那一頁,以便之後查看。”這是張羽喬和媽媽不謀而合的精讀方法,已經使用了多時。

网络升旗、云课堂、电子图书馆,北京中小学今日线上开学

張羽喬正在閱讀。

“有一次我們讀《老人與海》,讀到一段關於海景的描寫。孩子就說,這是對悲傷情緒的鋪墊。”張羽喬媽媽說道。她很鼓勵孩子將及時所思所想記錄下來,寫到紅色便箋紙上。

除了整本書精讀,張羽喬還會在晚間選擇一本書泛讀。最近她對英國作家J·K·羅琳筆下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很感興趣,《哈利·波特》成為了她泛讀的首選。

晚上6點10分,夜幕降臨,千家萬戶亮起了燈,星星點點。一陣撲鼻的飯香從黃文心家裡飄出,今天晚上,她跟著媽媽又學會了一項新技能做肉餅。

戰“疫”仍在繼續,但孩子的成長需求不會暫停,每個人的生活不會暫停。

新京報記者 方怡君 校對 李世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