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2000萬粉絲網紅背後的辛酸》

李家有女,人稱子柒。

這是李子柒最初在美拍上的簡介,如果不是上千萬的粉絲,我很難把她和網紅聯繫在一起。

當初因為她一條竹筒飯製作視頻,引發了300萬人觀看。在《鞦韆沙發床》中變廢為寶的創意家居,她以一己之力將廢舊物料巧妙組合,進行改造,在庭院內手工搭建鞦韆沙發床。這條視頻全網播放量8000萬,點贊數超過100萬。她因為容顏美麗還會做美食器具而紅遍大江南北,不蹭熱度不上熱搜,而成為2017年度國民第一網紅,她就是古風美食博主――李子柒

《李子柒:2000萬粉絲網紅背後的辛酸》


李子柒,微博ID為李子柒,出生地為四川綿陽,出生於 1989年7月6日,職業為網紅美食達人、微博知名美食博主、微博簽約自媒體個人。百度詞條為知名美食短視頻創作者,以個人人格魅力為特色的短視頻生產者。

李子柒幼年經歷坎坷。父親在她年幼時去世,母親出走,從小便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相依為命。十多歲輟學外出打工,當過服務員,做過夜場DJ,後來奶奶年事漸高,日漸老去,她厭倦了都市生活的嘈雜,選擇回家陪伴唯一的親人,和奶奶在鄉下過起了田園生活。

《李子柒:2000萬粉絲網紅背後的辛酸》


我關注她是在2017年初,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瀏覽B站時偶然看見她的視頻。被視頻中呈現的精緻和細心所打動,開始關注她。

當時她的粉絲不足100萬,視頻還沒有如今高人氣的播放量。2017年開是李子柒的收穫之年,粉絲數從幾十萬一路上漲,到年終突破了1000萬大關,成為了網紅界的一匹黑馬。

李子柒自2016年起開始製作古風類美食短視頻,並上傳網絡。自己種菜,做菜,種花,做傳統手工藝,get了農村人應有的各種生活技能。在各大主流視頻平臺,我們可以看到她做美食佳餚、釀酒、種菜、修橋、做梯子、編扇子、編花籃、編揹簍、換燈泡、做竹床沙發蠶絲被……就算出生在古代的女子,當下的男子,也不一定都會做她會的事。

她前期的視頻主要以美食每為主,各式各樣的佳餚野味,竹筒飯,富貴蝦,松鼠魚,火鍋調料的炒制,醃製品,牛肉醬,果醬,辣醬,麻婆豆腐,手工拉麵……看得人口齒生津。她手下的美食,無任何工業調味品,利用不同時節產的食材和傳統工藝來做各種菜餚、調味品。

《李子柒:2000萬粉絲網紅背後的辛酸》


李子柒本人的氣質古樸典雅,製作視頻貫穿了『古』字的全部——古色古香的景觀、自然採摘的食材、古樸簡單的炊具、傳統繁複的工序,讓視頻前觀眾如痴如醉。人如在畫裡。加上她穿著自己縫製的衣飾,會做各式各樣的小工藝和美食佳釀,又有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配上悠揚低沉的背景音樂,一種清奇之感頓生心間――這不就是我們心心念念嚮往的生活嗎?

《李子柒:2000萬粉絲網紅背後的辛酸》


李子柒的視頻給人一種柔和復古之美,畫風清奇,不刻意不做作,每一道菜餚和工藝皆以匠心呈現。比起那些靠搔首弄姿、惡趣味來博取流量的網紅,李子柒算得上網紅界的一股清流。觀眾也在成長,在經歷了低俗搞笑的審美疲勞後,逐漸轉向有內容、有真正實力、有獨特魅力的網紅。可以說李子柒在網紅圈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直播,不耍大牌,交友少,傳遞公益正能量。她憑一己之力開創了古風美食短視頻類別,對於這樣一位弱女子,不得不欽佩她的堅韌和執著。

這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只是鏡頭下所呈現的狀態,真實的生活環境,要比人們想象的艱難的多。日常生活裡,李子柒是一個平平常常的農家女孩,下地種菜,洗衣做飯,照顧奶奶的飲食起居,照顧家裡的阿貓阿狗,前期還要自己倒騰剪輯視頻,通常一個鏡頭要來來回回跑數次,才能達到效果。有的視頻因為時令還要等待幾個月,甚至一年,才能拍完素材。

《李子柒:2000萬粉絲網紅背後的辛酸》


鄰居燈泡壞了會請她換,手機不會用的地方會找她幫忙,奶奶生病了她是最大的支柱,日常生活開支又是另一大項……

所謂人紅是非多,隨著李子柒人氣上漲,在網絡上受到的質疑也越來越多。在村民的眼裡,她仍然是個普通的農家女子,跟明星沒有太大關係,老一輩的人甚至不知道網紅是什麼。人性是複雜的,總有人用惡意的眼光揣測他人,何況是紛紛嚷嚷的網絡世界。

為了監測李子柒背後是否有團隊,有替身,或者就是純粹的獵奇,有網友甚至到李子柒的家鄉安裝攝像頭監控,窺探別人的隱私。在遭受長期的網絡暴力後,李子柒宣佈微博暫時停更,同奶奶一起搬進山裡住,過上了無人打攪的隱居生活。

《李子柒:2000萬粉絲網紅背後的辛酸》


父親早早去世,母親離開,家裡過得非常拮据。據說李子柒幼年吃不上零食,只能從樹上摘花花苞解饞。在她6歲那年,曾被繼母拽著頭髮往水溝裡按,打得半死不活。當初毅然決定辭去工作回家陪奶奶,到買第一臺單反相機自學拍攝,剪輯,後期。每個視頻都做到百分百用心。即使攝影師比他更專業,也堅持自己動手。她曾說只有全部是自己親手做出來的作品才算是自己的東西。由於經常幹農活,她的手磨出了繭子,時時被鈍物劃傷割傷,如果去掉濾鏡和妝容,可見得她皮膚暗沉沒有光澤,呈小麥膚色。

接受採訪時,媒體問她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她說自己最大的特點就是神經質。她的思維很跳躍,會想到什麼是什麼,覺得有好的點子就去做。即使拍視頻,也不會寫腳本,而是偶然想到一個好的點子好再籌備拍攝。有的只要一兩個周,有點視頻需要幾個月,為了給觀眾呈現最好的視覺體驗,李子柒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到的辛苦。

“反正我自己吃了那麼多苦,拍出來的視頻也不會有人相信(是一個人的成果),倒不如真找個攝影師來幫我拍,至少我不用再那麼累了。”

後來,李子柒加入微念科技,正式組建三人小團隊,有人幫她拍視頻做後期,公司宣發。她說自己輕鬆了很多,可以安心地做菜做事,院子也有人幫她一起打理。每天除了砍柴生火做飯之外,就是和家裡的羊羔,寵物狗鍋蓋玩耍。她的生活狀態是不少網友所羨慕的桃源般狀態,常年與奶奶一同隱居山裡,過著與都市隔絕的日子。

她的美食視頻,給人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讓每個追隨者陶醉在她的視頻裡,放下心中的浮躁,彷彿回到兒時舒適靜好的模樣。李子柒創作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受到關注,她的影響力也已拓展到海外。

《李子柒:2000萬粉絲網紅背後的辛酸》


2018年起,李子柒原創視頻在海外運營僅短短3個月時間就迅速斬獲了YouTube銀牌獎,目前粉絲數破100萬,被國外網友稱為“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漢妝》、《麵包窯》、《芋頭飯》等作品在Facebook獲得了數百萬的播放量,她憑藉獨特的東方氣質和古色的古法生活收穫大批海外粉絲。當然,後期李子柒不再是田園牧歌式的純粹展示,而是突破瓶頸,在傳統和現代中尋求創新,發現日常生活的亮點。這是自媒體發展的必然,同時也考慮到了公司和受眾需求。當然,國內像李子柒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 專注於自己想要的生活。

誠然,普通人無法完全過這樣田園牧歌式的理想生活,畢竟承受的太多。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鏡頭之下是數不清的髒活累活,如果你留意過李子柒的手話,你會為她手上的舊繭和累累傷痕感到心疼。

但有些人以團隊來判定李子柒太作太假的話,未免太過個人主義了。

我不是她的粉絲,僅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講,李子柒身上最重要的標籤是自媒體從業者——視頻內容不僅是她的生活,也是她的工作。李子柒從來沒有說鼓動觀眾去追尋理想的田園生活,因為這背後承受不是一個人,而的是整個家庭;如果你有幸看過她早期的視頻,你應該明白這背後的艱辛。

《李子柒:2000萬粉絲網紅背後的辛酸》


李子柒存在的意義,是向我們呈現了都市生活之外另一種可能——即迴歸自然與本真,發現生活中的善與美。我們身為普通人,每天在學習工作中忙忙碌碌著,平凡且卑微。我們之所以喜歡李子柒的視頻,是因為她身上存在著我們曾經的影子,曾經憧憬過的“琴棋書畫詩酒茶”的生活,如今在她的鏡頭下重現,彷彿打開了心靈之窗,帶給我們平凡生活一劑安慰與感動———這樣的感覺,久違了…

而當下李子柒越來越招黑的原因,除了網絡輿論環境嘈雜,還有粉絲群體素質良莠不齊的因素。另外,李子柒簽了公司以後,有了團隊,再生產的內容不可避免的摻雜了一些商業的因素(這是最容易讓人反感的),她所生產的內容不僅代表她個人,也要考慮到公司的整體利益。從她近來的內容創作更多的轉向“非遺”和工藝品,也可以看出。

但反過來——如果不是公司的推廣和宣傳,今天又有多少人會關注李子柒,有多少人知道這些傳統的美食和工藝是如何來的?又哪裡來的上千萬的關注量和過億的點擊量?

況且,我身邊關注李子柒的僅僅是因為她是“網紅”和跟風而已。

《李子柒:2000萬粉絲網紅背後的辛酸》


現在,第一批關注李子柒的人還有多少人在追她的視頻?又有多少人脫了粉,還順帶踩一腳?有多少人在默默關注?有多少人是以路人的眼光在看她從高處跌落?有多少水軍按捺不住,在等她從高處跌落之時好一擁而上?

可以說她不幸,也可以說她幸運。不幸的是她一路走來的艱辛和挫折,幸運的是她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與關注。我相信,人性的深處是埋藏善良的種子的,人們應當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發生的事與物。

《李子柒:2000萬粉絲網紅背後的辛酸》

我們只是一個觀賞者,一個路人甲乙丙丁,而不是先入為主去判斷事情的好壞。如果不瞭解,不要輕易評論,生而為人,不是每個人都能被命運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