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世界歷史上三大投資天才——基金之父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在股票市場上的大名絲毫不亞於我們先前所說的股神巴菲特,他的傳奇被業內所敬仰,在這裡我首先有做的就是致敬。

近百年來世界歷史上三大投資天才——基金之父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出生於1944年,是世界上最卓越的金融家之一,在股票投資和證券投資方面罕逢對手,在人們眼裡他就是他就是財富的的化身,而他的投資名言被每一個股民所熟知,而管理的基金是基金歷史上有史以來最賺錢的,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如果你在1977年投資100美元彼得·林奇管理的基金,在1990年取出,13年時間已經變為2739美元,增值高達二十多倍,每年的複合增長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9%,這不過是十三年的時間而已。

而這個天才被《時代雜誌》評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投資人之一,在我心裡可能只有沃倫巴菲特,傑西利弗莫爾能和之對比。

彼得·林奇的投資法則:

一· 尋找最美麗的沙漠之花

在彼得·林奇的投資生涯裡頭,一直對低迷行業情有獨鍾,而對熱門行業一直持觀望的態度。

因為低迷的行業成長性緩慢,行業不停的淘汰經營不佳的企業,到最後能生存下來的企業都是行業內最優秀的企業,而隨著競爭對手越來越少,生存下來的企業市場份額也就會越來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不斷地得到改善。

而彼得·林奇對於低迷行業中的優質公司總結了幾個共同特徵:

(1) 公司以低成本著稱。管理層節約的像一個吝嗇鬼,公司儘量避免舉債經營,拒絕公司內部的等級制度,領導者和員工在公司都能獲得尊重。

(2) 企業員工的待遇相當不錯,並且持有企業的股票,能夠分享到企業成長所創造的收益。

(3) 能夠從大公司忽視的市場找到細分市場,形成有利於自己發展的獨佔性和壟斷性。

啟示:我們頭條針對的主要還是A股的投資者,所以我們的分析主要還是以A股的投資者為主。

彼得·林奇給了我們一種新的選股方式讓我們給價值投資孕育了最新的含義,所以說投資好像一個泥鰍似的,越抓不住它,就越想抓住他,越虧了錢就越想掙回來。

現在A股的投資者都熱衷於芯片,5G,半導體科技等概念,但是忽視了傳統行業的第二個春天。傳統行業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一大批公司,還有正在競爭的一些行業也是潛力無限。如鋼鐵行業,現在寶鋼股份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行業老大,控制成本能力在行業內有口皆碑,而身為世界上第二大鋼鐵公司,寶鋼的估值卻只有1000億元出頭,明顯是被低估了,正如此類還有電力,太陽能,工程機械等一些公司都是佼佼者,是大家可以投資的重要標的。

二· 逛街選股

聽起來是一種特別不靠譜的選股方法,但是,就是這種方法鑄就了彼得·林奇的成功。

彼得·林奇在研究中發現,真正的大牛股往往是來自以百萬消費者經常光顧的商場,包括

家得寶,沃爾瑪等。只要在1986年投資上述公司,持有5年到1991年底,就會上升五倍的市值。而逛街選股最能成功選擇的就是消費類股票。因為當你站在街上時,你就會發現,只有高銷售的公司才是好的企業。正如巴菲特投資華爾街日報和可口可樂一樣的道理。

啟示:生活也是投資,投資並不是坐在辦公室裡整天看財務報告,應當多觀察,多思考,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看到的東西說到底還是假象少一點。

而彼得·林奇的這套策略同樣適用於A股的投資者,特別是消費性公司。我們就以白色家電為例子,前幾年城裡買房熱,農村蓋房熱,導致空調,洗衣機,冰箱等大家電銷量激增,這也成就了格力電器,美的電器等公司,但是隨著市場的不斷飽和,大型家電的需求量會減少,而向榨汁機,微波爐,洗碗機的小家電會成為家電市場的王者,這我們上街觀察時完全可以做到的,而向

蘇泊爾,小熊電器等是不是還有增長的機會,我想這是一定的。

近百年來世界歷史上三大投資天才——基金之父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

p

三· 利空尋寶

彼得·林奇在1987年股市大崩盤,以及90年代海灣戰爭等主要利空時期,都大量買進。正是這時的投資,世界十大市值公司裡頭,境內大盤藍籌已佔有了半壁江山,而此時在挖掘藍籌股的價值已經顯得不合時宜了。借鑑彼得林奇的利空經驗,應該在股價經歷充分調整的中小盤成長股裡頭挖掘機會。

啟示:投資其實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一點其實和巴菲特所說的當別人貪婪時你要恐懼,別人恐懼時你要貪婪是相似的道理,每一輪重大利空之後的調整都是買入的黃金機會,如前年的貿易戰,今年的冠狀肺炎都是不錯的買入機會。

四· 跟著嘴投資

就是大家都喜歡吃什麼東西,那麼這家公司絕對有投資價值,如

肯德基,麥當勞,卡夫食品等,國內也有不少呀,雙匯發展,絕味食品,三隻松鼠都是典型的例子,說是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大家自己可以慢慢的體會。

總結:彼得·林奇的投資法則其實我們可以用兩個字總結:觀察。大家可以細品,我就不廢話了。

經典語錄:1、股市下跌就像科羅拉多一月的暴風雪一樣平常,如果你有準備,它並不能傷害你。下跌正是好機會,去撿那些慌忙逃離風暴的投資者丟下的廉價貨。

2、你的投資才能不是來源於華爾街的專家,你本身就具有這種才能。如果你運用你的才能,投資你所熟悉的公司或行業,你就能超過專家。

3、通常,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公司業績與股票價格無關。但長期而言,兩者之間100%相關。這個差別是賺錢的關鍵,要耐心並持有好股票。

4、避開熱門行業裡的熱門股票。被冷落,不再增長的行業裡的好公司總會是大贏家。

5、對於小公司,最好等到他們贏利後再投資。

6、讓時間和金錢去工作,你只需坐下來等待結果。

注:1,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依據。

2,本文引用了彼得·林奇三部曲《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戰勝華爾街》《彼得·林奇教你投資理財》的部分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