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書《放下自我-遇見持久的喜悅》永遠不做抉擇 Never choose

《放下自我-遇見持久的喜悅》

Letter16


永遠不做抉擇

Never choose



體驗認同是非常好的。我們如何體驗某個事物呢?從最簡單到最複雜的事物。我們會說這是我的——我的拖鞋、我的房子、我的家庭、我的工作、我信的神靈;伴隨著認同,我們努力抓住這些不放。擁有這些東西成了一種習慣。任何可能打破這種習慣的干擾都會帶來痛苦,然後我們會努力去克服那種痛苦。然而認同感,也就是某某東西是屬於我的,還是會持續。假如人真的對此展開體驗,就只是去覺察,不想著去改變或選擇,他會發現自己身上會發生如此多驚奇的事情。心靈就是往昔、傳統、記憶,它們正是認同感的基礎。我們不知道,心靈能否在沒有這種認同過程的情況下去運作。去探明,去對此展開思索,在日常事物和最抽象的事物中去察覺認同的活動。我們會發現很多奇怪的事物,會看到想法是如何褪去的,它是怎樣對自己玩著把戲的。

讓覺察穿越心靈的走廊去追逐思想,去揭示,永遠不去揀選,時刻去追逐。

要讓一個人不去渴求,不去渴望某些東西,渴望某些事情發生,不去做比較,這是尤為困難的。無論處於什麼環境下,慾望、渴求、比較都會繼續存在。我們總是渴望得到更多或更少,渴望歡愉能持續,痛苦能避免。

真正有趣的是:心靈為什麼在它裡面製造一箇中心,然後圍繞著這個中心去活動呢?生活中有成千上萬的影響、數不勝數的壓力,無論是在意識還是無意識的層面。在這些壓力和影響中,我們接受某一些,拋去另一些,於是我們漸漸建立起了一箇中心。我們不讓所有這些壓力和影響偷偷溜走,無法不受它們的影響。每一種因素、每一種壓力都在影響著我們,效果或好或壞。我們似乎無法觀察、察覺到壓力,我們無法不以某種方式參與其中,抵抗它或是歡迎它。這種抵抗或歡迎會製造出那個中心,而我們的行動就從那個中心去加以展開。

心靈能否不去製造出這個中心呢?唯有通過體驗才能找到答案,而不是通過任何形式的主張或否定。所以就去體驗和探明吧。隨著這個中心的終止,將會迎來真正的自由。

每日讀書《放下自我-遇見持久的喜悅》永遠不做抉擇 Never choose

心靈喜歡在慣例、習慣中活動,這種活動被稱作生活。

每日讀書《放下自我-遇見持久的喜悅》永遠不做抉擇 Never choose

《放下自我》 或許是克里希那穆提作品中*正能量的一部,是克氏給一位身心受創的年輕人的回信。一位智者在思想高峰時期的人生智慧,一位長者對年輕人的關懷與教誨,都蘊含在娓娓道來的文字中了。


克里希那穆提在信中暢談了許多重要的生命話題,包括愛、自由、意志、教育、心靈、慾望、專注、思想等。而談論的核心,則是“自我”。執著於自我,是人生諸多困擾與煩惱的根源。而認識自我,放下自我,則是卸除枷鎖、獲得持久喜悅的開始。


每日讀書《放下自我-遇見持久的喜悅》永遠不做抉擇 Never choos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