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姍:一名輔導員的“戰時”狀態

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這樣一個輔導員群體,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們立即投入到緊張的高校疫情防控一線,為學生群體安全穩定默默奉獻全部力量。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輔導員曹姍就是其中一位。

凌晨1點,曹姍還在進行學院2016級565名本科生疫情防控數據的最後一次核對。“附件1-6人員是否有更新?哪些學生與湖北(不含武漢)人員接觸史超過15天?哪些學生與武漢人員有過接觸?目前在湖北學生身體狀況是否健康?……”她不斷調取19個班級報送的學生信息。全部核對清楚,發給彙總學院數據的同事,相互道一聲辛苦,結束一天的工作。

1月24日,庚子除夕,這是曹姍在楊凌過的第一個春節。幾天來,新聞上反覆播放著武漢疫情的嚴峻形勢。出於一名輔導員的職業敏感度,她在年級群裡提醒學生注意個人衛生防護,減少外出。在全家其樂融融準備年夜飯時,她接到統計湖北籍學生基本情況的工作任務,便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掌握了12名湖北籍學生及2名在湖北探親學生一切安好的情況後,她心裡的石頭算是暫時落地。

“這個通知怎麼解題?6種活動軌跡是並列關係還是包含關係?黨團活動如何有效開展……”從早8點到晚12點,學院學工群裡展開著各種工作討論,曹姍一直保持QQ在線,根據學院工作安排部署,開展一天的工作。

曹姍負責的是畢業生年級,學生群體相對複雜。工作中,為了將不能提前返校的通知傳達給每一名學生,她用電話、QQ、微信等多種方式給每一位學生和家長“拜年”,直到晚上11點多。為了排查學生是否在校,她運用地理位置實時共享精確掌握每一名學生所在地點。她和學生玩笑說:“您的客服24小時在線,歡迎隨時諮詢。”就這樣,每天的QQ消息提醒一直響到凌晨1點……

早上7:30,隨著鬧鈴響起,曹姍拿出手機完成每日的健康打卡,同時在班主任、年級及班長群發佈“健康每一天,今日打卡啦!”但是特殊情況出現了,學生何某聯繫不上,微信、QQ留言均不回覆,家長手機也處於關機狀態。這一情況立即引起曹姍的警惕。她迅速撥通與何某同縣的學生王某電話,並通過王某所在鎮政府聯絡到何某所在鄉鎮的派出所民警,得知鎮上已經停電12小時以上,且該鄉鎮沒有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病例,心裡一塊石頭總算落地。報送完年級數據,她每隔3個小時聯繫當地派出所詢問來電情況。終於在次日中午,她打通了何某的電話。“老師,我沒事。鎮上停電了,手機沒信號。”“你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雖然這次打卡費盡周折,但核實每位學生真實情況是輔導員的責任。楊凌出現確診病例後,她每次出去值班,母親都提心吊膽。她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輔導員,一線就是我的崗位。”

抗擊疫情本身就是一本鮮活的教材。曹姍把握住戰“疫”的教育良機,積極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曹姍擔任書記的水工本科生第一黨支部是學校樣板黨支部。按照校(院)黨委的要求,支部開展了“戰疫情、黨先行”主題黨日活動,還集體策劃錄製了《戰疫情,黨先行——為武漢加油》視頻錦集。

“老師,這是我的簡歷,不知您是否有時間幫我修改?”一名畢業生髮來消息。指導畢業生修改簡歷是曹姍每天的“必修課”。作為一名大四年級的輔導員,畢業生就業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學校發佈疫情防控期間就業工作方案後,她重點排查就業困難群體,精準推送招聘信息,逐一跟蹤就業進展。還開設就業指導直播間,做好求職諮詢在線客服,耐心細緻地為畢業生訂製專屬就業計劃。在考研成績公佈之際,她每天提醒同學利用假期做好複試準備……一項項工作井然有序開展起來。

曹姍說,她的工作是高校輔導員群體戰“疫”過程的縮影。在戰“疫”路上大家攜手共進,為學生健康安全保駕護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馮麗 通訊員 王學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