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第三天的行程是盧克索:真正的古埃及城市。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第3天,薩沙從地中海邊的亞歷山大,長距離坐車趕到了埃及南部城市盧克索。

盧克索在西方的名氣非常大,被視為真正的古埃及城市,古埃及文化的中心。

不過,它在中國的名氣很小,恐怕10箇中國人最多一二個聽過這個名字。

圖上是我在盧克索去的第一個景點,可惜我忘記是什麼玩意了。

當時下了車,我光顧著去對面小店買冰凍可樂。

該死的盧克索,天氣實在太熱了,接近40度的暴曬。

盧克索這裡,年平均氣溫超過25度,降水量只有5毫米,誇張不誇張?

也許是冰可樂降低了我的智力,事後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 這是什麼。

寫文章前,剛去問了埃及小夥,他告訴我“那是門農神像”。

這是古希臘神話中的阿伽門農,特洛伊戰爭中的希臘聯軍統帥。

據說這兩個20米高的神像,本來是一個巨大神廟門口的門神。

可惜神廟已經被後面的法老拆毀,只剩下搬不動的2個神像了。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埃及有著5000年的文明史,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40—前1786年)。

這裡簡單做做知識普及。

古埃及大體可以分為古典時代、帝國時代、希臘化時代、羅馬統治時代、阿拉伯時代。

西方人一般不把,從希臘化時代以後的埃及,看做是古埃及。

從此以後2000多年,古埃及文化逐步被希臘文化、羅馬文化、阿拉伯文化吹散了,至今基本沒有殘留。

而古典時代、帝國時代,才被西方人看做是古埃及文化時期。

其中,著名的金字塔,就是古代時代早期的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約前2181年),開始修建的。

而帝國時代從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67—約前1085年)開始,埃及才真正成為世界大國,將古埃及文化推到頂峰。


而盧克索就是古典時代 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40—約前1786年)的埃及首都,建立於第十一王朝,距今已經有4000年的歷史。

這裡作為埃及首都長達700多年,留下了無數的古埃及遺蹟,被譽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

這是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殿,盧克索一個著名的景點。

大家注意神殿後面的高山,完全是石頭,沒有一棵樹,甚至沒有一根草。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是古埃及歷史上,最有名的女王。

哈特謝普蘇特是新王國時期時期的女王,也是埃及歷史上第一個女王,在距今天3500多年前的時代。

她的父親圖特摩斯一世只有一兒一女,女兒是同王后所生,兒子則是同王妃所生。

哈特謝普蘇特是個絕色美女,才能超人。

相反,她的弟弟圖特摩斯二世從小體弱多病,性格懦弱。

圖特摩斯一世認為兒子沒有掌握國家的能力,還很可能早死,不得不考慮讓女兒繼位。

但埃及從來沒有過女王,大臣們都不會同意。

無奈之下,圖特摩斯一世只得想出一個辦法。

他讓女兒哈特謝普蘇特同親弟弟結婚,成為王后,就可以名正言順幫助國王執政。

姐弟通婚?

在中國人看來,這簡直是亂倫、大逆不道。然而,這在古埃及很正常,也是傳統。

作為王后,哈特謝普蘇特發揮了自己的雄才偉略,以男人自居,將國家建設的非常強大富裕,人民將她視為神靈。

這一排都是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像,她很喜歡女扮男裝,被塑造成為神靈。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可惜,結婚後沒有幾年,體弱的圖特摩斯二世病死。

根據埃及傳統,哈特謝普蘇特就不能繼續執政了。

她很有野心,不願意放棄權力。

她就安排自己的女兒,同丈夫和妃子所生的10歲男孩結婚。

自然,這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又是亂倫。

這個男孩就是新一任國王,圖特摩斯三世。

哈特謝普蘇特搖身一變,成為圖特摩斯三世的繼母和丈母孃(有些亂),繼續操縱國家權力!

此時,她就是埃及慈禧。

人心不足蛇吞象,哈特謝普蘇特在掌握實權的情況下,還想要一個國王的名分。

她聯合僧侶,自稱是太陽神的女兒,是神靈安排她下凡掌控埃及。

由此,哈特謝普蘇特成為埃及第一個女王,統治埃及22年之久。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神殿,是她的寵臣大祭司森穆特費盡心血建立的。

古埃及人相信,神殿是聯絡鬼神界的渠道。

通過在神殿的祭祀,就可以讓逝者得到安寧,讓神靈滿意。

這個大祭司森穆特,出生於埃及貴族家庭,從小就是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玩伴。

他們兩人青梅竹馬,感情很深,早就約定成為夫妻。

然而,圖特摩斯一世國王處於政治目的,強迫女兒和兒子結婚。

由此,哈特謝普蘇特女王被迫和情人森穆特分開,後者憤然做了大祭司,終身沒有結婚。

兩人最終相伴到死,卻始終以君臣相處。

一說,電影《木乃伊》的故事原型就是他們。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盧克索的歐美遊客,遠遠多於亞歷山大和開羅。

歐美人認為盧克索才是真正的古埃及之城,不遠萬里跑來遊玩。

看看這個大花臂的姑娘,雙腿曬得通紅,外面的太陽可毒呢。

薩沙也是穿的短褲,晚上雙腿曬得通紅,像個煮熟的螃蟹

好在我皮厚,不然恐怕得脫一層皮。

其實,盧克索的遺蹟大部分都被毀掉了。這些遺蹟畢竟三四千年前的東西,就算是石頭製造,也很難保存下來。

這個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殿,也是根據歷史的圖樣重新修復的。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第二站是卡爾納克神廟,是祭祀太陽神和其他眾神的廟宇。

卡爾納克神廟始建於公元前2000年,已經有4000多年曆史。

對於古埃及人來說,他們認為一切都是神的旨意,神可以決定他們的生死和國家的興衰。

所以,至少有50多位法老參加了神廟的修建,每人都修一些新的東西,以討好神靈。

這樣,神廟修建長達1700年的時間,成為世界上最為龐大的神廟,共佔地24公頃。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卡爾納克神廟在古埃及時代,是非常輝煌的。

不過,今天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的遺蹟。

這些是以前巨大神殿的主子,高度都超過20米,直接超過3.5米。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以前的神殿有多麼輝煌,非常驚人。

古代的時候,柱子上有著各種彩色的浮雕。

然而多年後尼羅河水暴漲,將神廟淹沒一部分,柱子下面的浮雕全部都脫落了。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卡爾納克神廟的氣魄非常雄偉,人在這裡顯得非常渺小。

奇怪的是,這裡的遊客並不多,前後一共不過幾十人。

這可能同前一天埃及的汽車炸彈爆炸有關係。

炸彈的爆炸點,距離薩沙居住的酒店只有1公里。

這個事件我們以後再說,它也是埃及人生活的常態。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這些方尖碑很有意思。方尖碑是古埃及的紀念碑。最初,它用於紀念太陽神,後來則也用來紀念國王、法老。

方尖碑一般採用一整塊花崗岩製作而成,重達幾百噸,上面刻有象形文字,介紹法老生平的偉績。

卡爾納克神廟的方尖碑共有2塊,都是紀念上面所說的哈特謝普蘇特女王。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在去世前,花費了7個月時間,從阿斯旺地區搞到了最好的史料,製造了2座方尖碑。

隨後,方尖碑通過尼羅河運輸了150公里到達盧克索,又花費千辛萬苦的立了起來。

搞笑的是,女王死後,一直被她強迫在神廟做僧侶的圖特摩斯三世,終於奪回了大權。

圖特摩斯三世是個軍事能力超群的國王,一生髮動15次軍事入侵,都獲得了成功。

埃及在他的統治下,一舉成為地跨歐亞非的強國。

該國國土第一次從非洲尼羅河畔,擴大到亞洲的中東和歐洲的希臘地區。

然而,對於繼母強迫的發配生活,圖特摩斯三世非常惱怒,下令將所有記錄女王事蹟的文字搗毀。

可惜,這兩個方尖碑是立在神廟內。

圖特摩斯三世怕觸怒神靈,只好讓工匠修建了幾堵高牆將文字牢牢遮住,只露出一個頂端。

由此,因禍得福,這2個方尖碑反而保存最為完好,流傳至今。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因高牆的保護,方尖碑上的文字也非常清楚。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自認為是太陽神的女兒,這2個方尖碑都是獻給神的。

方尖碑上的文字為:偉大的太陽神,兩片土地王座之主:他讓我統治黑土地和紅土地,作為一種獎賞,在整個土地上沒有人反對我。所有異國他族都是我的臣民,他將天的邊際作為我的疆界,太陽環繞的一切都為我勞作。他將這一切給予他親生的人,他知道我將為他統治這一切。我確實是他的女兒,我服侍他,知道他所有的意旨。我從我父親那裡得到的賞賜就是生命、永恆和統治,在萬物的荷魯斯王座上,象拉神一樣長久。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卡爾納克神廟的遺蹟眾多,篇幅所限也就不多說了。

神廟的門口是一排排獅身羊面像,它們是神殿的守護者。

大家注意,獅身羊面像的胸前,都有1個小人。

這個小人是著名的埃及國王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第十九王朝的國王,也是歷史上非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

拉美西斯二世一生酷愛修建建築物,也是卡爾納克神廟的主要修建者之一。

拉美西斯二世也是埃及國王中的超級壽星,他在91歲才善終病死,創造了歷史記錄。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這是哈加格清真寺。

哈加格清真寺是13世紀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以後,修建的清真寺。

當時著名的盧克索神廟,已經被尼羅河的淤泥完全淹沒了。

很多當地居民,直接在這裡修建房子。

那麼,阿拉伯人就在這塊土地上修建了清真寺,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

直到近代,他們才發現清真寺就建在神廟上面。

更誇張的是,一些埃及居民直接在家裡院子裡面亂挖,把挖到的文物賣到黑市去。

埃及政府要想制止,對方義正辭嚴的回答“我家院子裡的東西,就是我的”。

埃及政府後來痛下決心,從德國借來一批資金,把這些居民搬遷到其他地方,才遏制住了這種現象。

其實,盧克索神廟這裡也出過大事。

1997年11月17日,6名恐怖分子在這裡殺死了60多名外國遊客和埃及導遊。

這個事件重創了埃及旅遊業,直到5年後才恢復過來。

盧克索神廟同卡爾納克神廟大同小異,薩沙不發圖了。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兩個景點玩完,也到了中午了。

我坐船去吃午飯,要經過著名的尼羅河。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依靠它每年的泛濫,保證始終都有最肥沃的泥土。

埃及人依靠這些土地,保證了農業的高產量,才形成了古代埃及璀璨的文化。

有意義的是,納賽爾修建了阿斯旺大壩以後,尼羅河就不再氾濫了。

當年對於阿斯旺大壩的評價多是正面,認為它制止了尼羅河造成的水災,還提供了埃及工業建設的電力。

最近20年,埃及水利專家多對阿斯旺大壩持保留態度。

這是因為:阿斯旺大壩對於尼羅河生態有著毀滅性的破壞,而且是不可逆轉的。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尼羅河非常寬闊,也很美麗。

在盧克索這一段,尼羅河雖然沒有長江、亞馬遜河這麼寬,也相當了不起了。

誰都知道,尼羅河一直都是有鱷魚的,阿斯旺大壩修建以後鱷魚就徹底消失了。

阿斯旺大壩造成的生態災難有很多,其一是導致原本土地肥沃的尼羅河三角洲,被迫大量使用化肥(因為尼羅河不氾濫了,土壤變得貧瘠甚至鹽鹼化)。

今天,這裡竟然是全世界使用化肥最多的地方,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同時,阿斯旺大壩還導致尼羅河的水量急劇減少,水質也大為惡化。

濫用化肥導致的水生雜草蒸騰,以至於損失的水量,就達到可灌溉用水的40%。

至於包括沙丁魚等大量水生動物的滅絕,就是不起眼的小事了。

一位埃及學者的名言:“建造阿斯旺大壩的埃及總統納賽爾是位偉人,但是下決定炸掉阿斯旺大壩的人,要比納賽爾更偉大。”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下午頂著大太陽,去盧克索最著名的景點帝王谷。

這次是薩沙的超級失策,竟然在中午大太陽下去這種地方。

我沒當場中暑噴血倒下,就是命大了。

帝王谷名氣大,實際上真沒有什麼可看的東西。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我們從頭來說,帝王谷是古埃及新王朝時期18到20王朝(大約從公元前1539年到公元前1075年)時期的法老和貴族主要陵墓區。

目前發現至少60多位法老的陵墓,包括圖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最著名的法老。

其實,埃及人比中國人更會盜墓。

薩沙聽一個考古的同學說,時至今日,陝西、河南境內的大小古墓,基本都被盜竊光了。

其中大部分古墓,都是改革開放以後被盜掘的。

而埃及人,比中國盜墓賊還要牛的多。

開羅地區的法老的墓,早在千年前就被挖空了,連木乃伊都不知去向。

而盧克索的這些國王們很聰明,他們沒有將木乃伊和陪葬品放入金字塔內。

在帝王谷這種鳥不生蛋的地方,他們秘密修建地下墓穴。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大家看,這就是其中一個國王地下墓穴的結構圖。

注意忽略埃及小夥那隻黑手!

盜墓賊做夢也沒想到,國王會把陵墓放在這種地方。

周邊的居民,因陵墓都在地下,對此也一無所知。

直到19世紀,根本沒有人發現過帝王谷。

從19世紀開始,法國人、英國人、埃及人才開始系統的發掘帝王谷。

這樣一來,絕大部分文物都進入了各國博物館,而不是盜墓賊的腰包裡。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帝王谷最有名的墓穴,就是圖騰卡門的陵墓了。

圖坦卡門是個默默無聞的國王,死的時候才19歲。

1922年英國人霍華德·卡特對圖騰卡門陵墓的發掘中,發現了5000多件珍貴的陪葬品,包括一些無價之寶。

整個世界的人,基本都知道圖騰卡門的詛咒。

在他的陵墓裡,有一行象形文字,寫著“誰擾亂了國王的長眠,死神將張開翅膀降臨他的頭上。”。

之後的幾年內,參加發掘的二十多人先後死去,死因離奇,有的是病死,有的則是各種意外。

有意思的是,挖掘工作的負責人霍華德·卡特卻未受到影響,最終在60多歲善終。他認為詛咒是無稽之談,報紙譁眾取寵的噱頭。

不過,現代一種觀點認為,圖騰卡門的陵墓裡面可能使用了一種具有放射性的塗料。

這種塗料可能造成人體的隱形傷害,導致一些身體較弱的人患病,甚至死去。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圖騰卡門的陪葬品,基本全部都運到了開羅博物館。

他的木乃伊倒是還在這裡,但不允許參觀。

這些陵墓並不大,也算不深,同中國皇帝的地宮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這些壁畫還是非常精美的。

埃及小夥說這些都是一些神話故事,講述陰間和天堂的事情。

埃及傳說,人死後會乘船渡過死亡之河,所以需要為死者帶一些金錢,作為船費。

這些風俗,同埃及人留有木乃伊是一樣的。

他們認為只要陽間的肉身保存,靈魂就會永遠存在。

就現代科學來說,這種說法確實有一定道理的。

我們可以利用技術,提取木乃伊的DNA克隆出另一個人來。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由於歷史過於久遠,本來五彩斑斕的畫,色彩都脫落了。

帝王谷如此重要的地方,保護並不嚴格。

每個陵墓裡面只有一二個埃及老頭髮呆,你完全可以撬幾塊壁畫帶回去。

薩沙老鄉那個孩子,能夠在盧克索神廟刻上“**到此一遊”,也就是這個原因了。

這樣折騰下去,恐怕這些古埃及遺蹟也支持不了多久。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在盧克索最後一個節目,就是乘坐熱氣球了。

當時的宣傳詞如是說:趕在天亮之前出發,在熱氣球上欣賞帝王谷的日出美景,整個盧克索的遺蹟就在你腳下,感受空氣中濃濃的古埃及氣息,同時滿足對天空和對歷史的嚮往,沒有比這更奇妙的方式開始新的一天了。你可以在天空中看到公路兩邊的帝王谷和王后谷,偉大的女王神殿和哈布城都是那麼渺小。

為了坐這個玩意,薩胖可以摸黑一大早起床的。

到了這裡,我突然尿急,詢問埃及小夥哪裡有廁所。

小夥愣了一下,指了指傍邊的草叢。

同來的大姐也要找廁所,小夥還是同樣指了指那個草叢。

算你狠。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搞個熱氣球而已,需要這麼誇張嗎?

盧克索的熱氣球是很穩的,比直升機還要穩得多。

當然,前提是:沒有風!

一旦有風,熱氣球就不太安全。

熱氣球不是飛機,一旦被大風吹,根本就降不下來。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太陽初升的尼羅河。

5000年的時間,一切都變了,這塊土地不知道換了多少主人,尼羅河卻沒什麼變化。

即便修建了阿斯旺大壩,尼羅河一樣靜靜地流淌。

寫到這裡,想起了《無間道3》裡面陳道明的一句名言:往往是事改變人,人卻改變不了事。

確實,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人類自認為可以改變一切,最終也只是適應大自然罷了。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這樣看女王殿,是不是感覺更好一點。

薩沙這次坐完盧克索的熱氣球以後,才看到一則新聞:2018年,埃及古城盧克索熱氣球墜落1死7傷,中國大使館曾提醒遊客謹慎乘坐。

更誇張的是,這還不是第一次出事。

2013年,有19名外國遊客因氣球起火遇難。

2016年,22名中國遊客在氣球墜落事故中受到輕傷,當時埃及曾暫停了熱氣球飛行。

埃及小夥,下次來中國,我活活撕了你。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這就是埃及的農田了。

這裡多說一句,對於埃及農村的看法。

我們最終就是降落在這些農田裡,立即有大群小孩上來要錢。

之前埃及小夥告訴我,不要給錢。因為只要你給了一個,其他人都會圍著你,不給錢不讓你走。

而這些小孩都是附近村子的,埃及小夥在這裡也不敢亂說話,不然會被當地村民打。

這些小孩,確實很厲害。

他們不斷的圍著我們這群各國遊客要錢,好在還沒有強行索要。

駕駛熱氣球和運我們回去的埃及旅遊官員,都是埃及政府的人,卻也只能口頭對他們勸幾句。

這些小孩肆無忌憚,根本沒把他們放在眼裡。

在車子離開的時候,一群小孩擋在路中間慢慢走,開車的官員連喇叭都不敢按。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結果車子開了一段,發現有輛牛車還是馬車攔在路中間壞了。

司機沒辦法只能調頭,想穿過一個村子開走。

結果,村口有人攔路,不管你怎麼說就是不讓過。

車子只得又原路返回,等了半小時,直到牛車修好。

在我們看來,一個村子這麼牛逼,連政府的官員都像孫子一樣。

埃及小夥不以為然:我們國家的農村就是這樣,都是地方族長、教長說了算。政府的命令,在這裡是廢紙一張!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埃及目前百分之七十幾的人,都是農民。

而埃及農村的現狀,大家通過這張圖就看得很清楚了。

田地裡面還是耕牛,田間小路是毛驢車。

今天埃及農民。除了使用化肥以外,耕作方式同古代也沒什麼區別。

該國還人多地少,可耕種面積只有國土的4%,能富裕就有鬼。

近年來,埃及糧食自給率僅有50%—60%,每年要從國外進口數百萬噸的口糧。

即便如此,埃及仍有30%以上的人口,處於飢餓與貧困之中。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這次也算接觸到埃及的農村了。

個人感覺阿拉伯農民有很多問題,比中國農民問題要嚴重百倍。

阿拉伯社會進步的主要障礙,恐怕就是在農村。

盧克索的旅行結束了,下一站就是美麗的紅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