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不鬆勁 幫扶企業渡難關

“12個大項目同日集體開工,四上企業復工率超過89%”日前,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歷城區堅持雙向發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在全力幫全區群眾“過關”的同時,更多管齊下助企業“邁坎”,集中力量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企業復工復產攻堅戰。

“企業的需求照單全收”

連日來,歷城區各級黨員幹部去轄區企業跑的很勤,他們深入企業調研情況,給企業送政策“禮包”,幫助企業補齊防疫“短板”,盡全力幫扶企業平穩實現復工復產。

歷城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頭走訪企業,在冷鏈物流車間,在綜合超市貨櫃前,在連鎖藥店的大廳裡,向企業鄭重承諾:針對企業需求,歷城區將“照單全收”,為企業“量身定做”、提供“案例式”政策幫扶措施和問題解決方案,全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針對企業普遍缺少防疫物資的問題,歷城區開展“送貨上門”服務,根據轄區復工復產企業名單,開通多條送貨專線,累計向90家企業提供148桶消毒液;主動協調醫藥零售企業,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口罩近8.6萬隻;聚焦企業融資問題,第一時間將上級保障企業資金支持的政策送到街道和企業等。截至16日,共上報有融資需求的企業49家,涉及金額15.5億元。不僅如此,歷城區相關部門紛紛從行業服務、職能監管等方面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便利,全力當好企業的“聯絡員”“安全員”和“服務員”。


歷城戰“疫”| 復工復產不鬆勁  幫扶企業渡難關

歷城區為復工企業提供消毒液

“網上辦理省時又省力”

“網上提報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申請,沒想到區審批服務局很快就聯繫我,他們將從網上用視頻會議的方式組織專家評審,不用見面,太省心了”。讓來自融創的梁老師沒想到是,過去需要專家集中起來開會評審的環節,現在也能網上辦理了,“真心為歷城審批點贊,做到我們企業心坎裡了”。

行政審批服務與企業生產關係密切。為助推轄區企業復工復產,歷城區以滿足企業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審批服務舉措,開通政務熱線,開闢綠色通道,升級網上“不見面”審批,全面運行微審批平臺,推動“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在審批環節訴求,確保行政審批暢通高效。

開通客服中心。2月3日,歷城區審批部門在全市率先建成政務服務客服中心,開通六部電話,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進行三方連線,專職負責全區政務服務相關的電話諮詢和業務解答,引導企業和群眾通過政務服務網、微審批平臺等網上辦事平臺進行業務申報。

開闢綠色通道。針對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生活保障物資等生產經營許可審批,新企業開辦等手續,歷城區審批部門堅持特事特辦的原則,開通綠色通道,專門針對企業開展幫辦代辦服務,全力滿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2月8日,山東橙信醫療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就通過客服中心工作人員的精心指導和幫辦,足不出戶就辦理完成企業變更相關業務,在疫情期間,讓企業享受到了高效的審批服務。


歷城戰“疫”| 復工復產不鬆勁  幫扶企業渡難關

歷城區審批服務局推行的網上現場勘察服務

服務企業“零距離”

街道是服務企業的前沿陣地。為暢通企業復工復產的“最後一公里”。歷城區各街道紛紛拿出“硬核”措施,幫助轄區企業排憂解難,當好企業的“貼心人”。


歷城戰“疫”| 復工復產不鬆勁  幫扶企業渡難關

街道調研企業助力復工復產

郭店街道指導企業把好復工復產“四關”:對企業所有人員進行登記,並做防疫檢測,把好人員“入口關”;對重點疫區返回或途徑重點疫區返回的人員,逐一登記並進行核酸檢測,把好“排查關”;街道抽調精幹力量,到火車站統一接送外地返濟務工人員,送至本企業,由企業負責員工14天的隔離觀察,把好“隔離關”;要求轄區企業在廠區門口設立檢查站,對進入廠區人員進行登記,測量體溫,廠區每日進行全面消毒,有職工食堂的都進行分散就餐,把好“防控關”。董家街道組織70名機關幹部下沉到轄區96個企業和建設工地實地督察。每天至少一次到各自負責的企業工地進行檢查,查閱隔離人員登記表,查看隔離室,體溫測量情況等,確保外來人員全部登記在冊且單人隔離

山大路街道依託“紅色壹圈”黨建服務模式,加強與駐地企業和商戶的聯繫,調動各方資源,形成幫扶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合力。街道為審批合格的小微企業節後發放2.4萬的創業補貼;對復工的企業商戶入戶宣傳,督促企業做好全員防護,堅持每天檢測體溫2次、衛生消毒4次,通過採取錯峰上班、錯峰就餐等手段,儘量避免人員過多聚集、集中住宿等;對復工的企業復工員工近期“履歷”詳盡登記,督促企業進行自查。

一份份來自於不同部門和街道的力量匯聚成推動歷城區企業復工復產的強大合力,為該區實現防疫與生產雙贏目標提供強力支撐。截至目前,該區已累計復工四上企業678家,復工率達到89.1%。其中132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企業生產迴歸正常軌道。(通訊員:張鵬 于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