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線上賣房“真火”恆大3天鎖定580億元

外匯天眼APP訊 : 疫情面前,房企線上賣房模式繼續加碼。2月16日晚,一份恆大集團的購房優惠文件刷爆朋友圈,“2月份購買恆大全國在售樓盤可享75折優惠”,這被恆大稱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優惠活動。恆大集團人員已向《證券日報》記者確認,該文件確係恆大內部文件,內容屬實。

房企线上卖房“真火”恒大3天锁定580亿元

近期,以恆大集團為首,多家房企紛紛開啟線上賣房模式,不斷疊加優惠措施。業內認為,線上賣房轉化困難,其作用更體現在給予市場信心,是一種營銷手段,也是企業等待疫情緩解後“搶收”的準備工作。

恆大賣房推史上最優惠折扣

2月16日晚,一份題為《關於全國各樓盤銷售特大優惠的通知》在網絡流傳,文件顯示:2月18日起,客戶購買恆大集團全國在售樓盤,2月份享受75折優惠、3月份購買可享受78折優惠。該文件還進一步提出去化率優惠、一次性付款93折優惠、常規按揭付款95折優惠、首付按揭付款96折優惠、一年分期付款98折優惠和兩年優惠分期付款模式。

恆大集團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文件內容屬實,且此次打折是在銷售價格基礎上打折,而非備案價格打折,銷售價格比備案價格更低。據恆大集團副總裁劉雪飛介紹,這可能是恆大有史以來最大的優惠活動。

根據恆大2月16日上午新聞發佈會的內容,恆大預計未來幾天網上認購可能累計突破10萬套。假如網上認購轉化率70%,銷售成交將達7萬套,可實現銷售金額600億元。假如當中有一半是推薦購買的,屆時將發放佣金3億元和獎勵3.5億元給網上認購的買家。

財經評論員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恆大此次優惠體現了很大誠意,容易吸引購房者的關注度,有利於帶動房屋交易。恆大在文件中提出“首付分期”的概念,對購房者有較大誘惑力,能有效帶動業績的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首付分期在樓市管控嚴厲的時期是“擦邊球”行為。

線上賣房3天鎖定580億元

事實上,“75折優惠”是恆大此次抗“疫”自救行動的二次加碼,此前一週,恆大就已開啟首輪營銷,並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2月13日,恆大宣佈實施全國所有樓盤網上購房的營銷措施。購房者即日起至2月29日,在恆房通平臺繳納5000元定金並簽署《商品房網上認購書》,就可預定房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措施是,自簽署《商品房買賣合同》日起至5月10日,購房者享有最低價購房權益,如購買樓盤價格下調可獲補差價。

2月16日上午,恆大集團通過網絡視頻舉行“全面實施網上銷售”新聞發佈會,宣佈三天銷售業績。2月13日至2月16日,恆大客戶認購房屋數量達47540套,總價值約580億元,其中認購最多的一個樓盤達到870套。

“580億元確實比較大,遠遠超過預期。”嚴躍進表示,恆大提及的“認購”概念,可能包括了僅支付預付款的情況,而且具體是誰在認購難以判斷。張大偉也表示,目前的市場簽約額並不代表銷售額,“訂金”與“定金”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不看價格就預訂房源的往往是企業銷售人員。

據劉雪飛介紹,網上售樓平臺“恆房通”是恆大近年來銷售業績快速增長的重要助推器,該平臺在三天時間新增用戶300多萬人,累計用戶數超過1000萬人,其中包括恆大員工14萬人、恆大老業主147萬人,其餘83%的人是各行各業的社會兼職銷售以及房產專業中介人員。

但是,有大量預訂客戶,房企才能在隨後的價格變動中佔得先機。張大偉表示,企業的營銷決策肯定能影響一部分有購房意向的客戶,有助於房企做好準備,待疫情緩解後“搶收”市場。

疫情之下房企開展自救

據克而瑞地產研究發佈的《2020年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榜TOP100》榜單,百強房企中有近七成房企業績同比下滑,TOP100房企操盤業績規模同比下降12%。1月份本來是傳統銷售淡季,加之疫情影響,房企期望的“小陽春”或難出現。

一方面是銷售收入的縮水,另一方面是房企償債高峰如約而至。近期數據顯示,中國房企約44%的高收益美元債將在未來12個月內到期,3月是償債高峰期。其中,2020年海外債務到期超過10億美元的房企有7家,中國恆大、綠地控股等企業到期的海外債務規模較大。

在此背景下,多家房地產企業推出線上賣房政策,在疫情下開展“自救”。除了與線上電商合作外,還有不少房企開發了集團小程序,如保利地產開發了“悅家雲”,萬科開發了“萬科置業神器”,碧桂園的集團小程序目前覆蓋鳳凰雲和成都區域……更有房企探索VR看房、線上直播的方式,打造房地產界的“李佳琦”。

打通線上通道的同時,房企還祭出特價房、無理由退房、低價認購等優惠活動,其中以恆大的聲勢最大。無獨有偶,富力集團近日也推出了“全民營銷+網上售房+購房優惠+無理由退房+差價補償”一整套組合營銷方案。

對此,張大偉表示,房地產線上銷售並不容易,但在疫情背景下,企業需要給購房者信心、給業務員信心。目前動作較大的都是上市房企,其營銷行為都是為了平穩資本市場預期,將未來可能的銷售額通過樓花簽約轉移到2月份至3月份。

“從市場趨勢看,房地產企業只能期待政策變化,過去過於嚴格的調控政策應該會有所調整,特別是針對首套房和改善住房的貸款政策。”張大偉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