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部门“八项措施”助力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2月17日0—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连续第14日呈下降态势。疫情发生以来,“14”这个数字成了敏感话题,14连降也彰显出了各地严防严控,对阻止疫情蔓延的重要作用。疫情防控不能懈怠,复工复产刻不容缓。铁路部门强化“八项措施”、开通复工专列,防疫生产齐抓,助力经济发展。

宏观的经济社会运行,中观的企业生产,微观的百姓生计,都需要复工复产注入活力,前方战疫一线的白衣战士更需要铁路作为“军需官”源源不断输送充足的“粮草弹药”。

“八项措施”的出台如同一场“及时雨”。铁路部门通过精准分析客流变化、“一企一策”制定物流方案、合理安排运力保障等措施,精准对接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和物资运输保障,日均装车和货物发送量持续攀升。截至2月17日,全国铁路装车14.63万车,货物发送量9003.5万吨,均比月初增长16%以上;累计装运疫情防控物资6999批10.41万吨,其中防疫物资5073批1.59万吨,生活物资1926批8.82万吨;电煤日均装车48730车,可供全国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平均保持在20天以上,力求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内防扩散,确保职工安全稳定。200多万铁路职工本着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在岗位上高标执行防护措施。从“台前”的火车司机、列车员,到“幕后”的调度员、调车员等,铁路部门实施小单元划分,封闭式管理,及时加强测温检查,确保病毒不会通过铁路职工扩散。在战疫期间,很多铁路人主动请缨驻守单位,与家人隔离,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他们明白,只有自己健康才能保证铁路安全运转有序,才能让13.9万公里铁路网和3.5万公里高铁线充分发挥效能。

外防输出,保障旅客安全出行。为了将返程复工人流可能引发的疫情扩散风险降到最低,铁路部门关口前移,紧跟各地复工情况,在所有客运站开展进出站旅客测温筛查的基础上,还采取途中抽检、分散就座、盒饭送餐、预留隔离坐席等措施纾解人群聚集。此外,运用12306大数据配合医学排查,车站和列车严格落实通风消毒要求,动车组5到10分钟便完成一次新风换气,对旅客列车高频接触部位如门把手、洗手台等进行多次消毒,切实降低传播风险,为企业健康有序的复产守好了员工的”健康关”。这一连串有力举措,体现了铁路部门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彰显出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铁路部门通过“八项措施”将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二选一”的单选变成了统筹兼顾的多选,并切实的为二者筑起了战斗堡垒。这为打赢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下好了“先手棋”,更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吹响了冲锋号。(李铭、郝中华)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