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力:國資接手即迎26億鉅虧,鉅額壞賬計提衝擊業績真實性

東方網力一紙公告——預計2019年虧損26.62億元至26.67億元,將其上市以來的利潤一舉抹平。自2014年上市以來,東方網力2014年至2018年的5年淨利潤合計,不過14.5億元。

根據東方網力前日回覆交易所的公告,26億鉅虧中,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16億至17億元,對兩家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2.7至2.8億元。

16億至17億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而2019年三季末,東方網力合併報表應收賬款總額,不過25.66億元。一次性將一半以上應收賬款核銷掉,堪稱大手筆。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多位行業人士以及財務專業人士,在他們看來,東方網力的安防終端客戶——地方政府,手中雖然缺錢,但並不至於信用差到如此地步。東方網力在實際控制人易主之後,一次性“財務洗大澡”的嫌疑不能排除。但一次核銷62%的應收賬款,明顯有悖常理。結合管理費用、預收賬款、經營性現金流數據,亦不排除東方網力向下遊集成商壓貨,甚至虛增收入和應收賬款的可能。

另外,在計提商譽減值的兩家子公司中,有一家是東方網力上市當年的第二大客戶,2016年被東方網力收購。而這家公司在半年前,吸引國資增資3.5億元,但增資後,這家子公司的收入即驟降近90%,商譽減計為零,國資“矇眼入坑”。

不止如此,國資被拖入的還有東方網力的控股權交易。2019年4月,四川省國資旗下的川投信產,以8億價格接手東方網力原大股東劉光的7.45%股份。國資接手後,半年時間,公司沉渣泛起,先後曝出違約對外擔保、鉅虧、資金佔用。如今,這筆投資浮虧5億多。

這一筆鉅虧,或許正是國資自救之舉。

財務異常早已有之

針對交易所關於鉅額計提應收賬款16億元的壞賬準備的詢問,東方網力回覆交易所稱: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減少,安防項目受到擠壓,多個地區規劃內的安防項目延期招標或實施,政府付款節奏明顯放緩,安防行業下游集成商支付能力收到影響,信用隱憂不斷加劇。

記者採訪的安防行業資深人士確認了上述行業背景,但該人士表示,一般而言,政府的安防項目採取工程項目招標制,付款節奏雖然變慢,但一旦項目中標,不至於壞賬比例太高。東方網力直接客戶並非政府部門,而主要是下游集成商,下游集成商也是中了標,才會向東方網力採購,不至於提前向東方網力採購太多設備,下游集成商採購如此多設備,卻不付款,將風險積壓的自身,明顯不合常理。

東方網力稱,公司合併應收賬款餘額26.94億元,涉及超500家客戶,賬齡在1~3年。計提壞賬主要由於客戶違約,且公司已因應收賬款事項對客戶提起訴訟,但記者並沒有在近期的公告中找到東方網力起訴其他公司的公告。

東方網力一舉核銷16億應收賬款壞賬,業內質疑,有一種可能是公司存在向下遊集成商壓貨的行為。但是,如此“白送”,顯然並不合常理。

從財報來看,東方網力近幾年可謂是業績白馬,收入持續平穩高速增長,但財務專業人士發現,管理費用、預收賬款、以及經營性淨現金流均與收入變動曲線不一致,存在虛增收入、虛增應收賬款的嫌疑。

東方網力是安防行業中,提供視頻管理平臺與安防人工智能平臺的供應商。

2014年上市以來至2018年年報,分別實現銷售收入6.4億元、10.17億元、14.81億元、18.55億元、22.47億元,實現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28%以上。尤其是2018年,這年安防行業經歷需求驟減的寒冬,但東方網力仍宣告實現營業收入22.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

2014年至2018年年報,合併報表淨利潤分別實現1.37億元、2.7億元、3.53億元、3.8億元、3.1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也達18%。

但2017年開始,東方網力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2018年營收比2016年增加近8億,但淨利潤卻反而減少了4000萬。更為反常的是,2018年營收增長21%,但應收賬款卻增長了50%。這表明,東方網力可能更改信用政策,以儘快銷售貨物,確認收入。

反常的還有現金流量表。2015年至2018年,東方網力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分別為1.41億元、8500萬、8800萬、1000萬,隨著銷售收入的增長,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卻不斷走低。銷售現金比率,從2016年的78.85%,下降至2018年的69.39%,如果考慮到增值稅的影響,每一塊錢的含稅銷售收入,6毛錢都收不回。

管理費用變動也與收入增加相悖。一位熟悉東方網力的公司高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安防行業的特點是,項目做下來,一定會發生相應的管理費用,尤其是差旅費支出,因為政府採購向來要求供應企業自行承擔維護費用,“東方網力的集成商主要都是經銷商,不會幫他做維護,東方網力大多自己維護設備”。但數據顯示,2018年,東方網力銷售收入增長21%,但管理費用,從1.37億,增加到1.42億,沒有增加太多,其中差旅 、交通費發生額,基本於2017年持平。

另外,東方網力的預收賬款變動,也明顯與收入增長的曲線不合。雖然東方網力在安防行業品牌優勢不明顯,預收款項不會太多,但按商業常識,收入的增長,應該伴隨著預收款項相應增加,但2016至2018年,東方網力預收款項分別為2400萬、1900萬、1300萬元,呈下降趨勢,明顯與收入增長趨勢不符。

客戶變子公司,供應商是潛在關聯方?

東方網力年報鉅虧,還因為對兩家子公司商譽合計計提減值2.57億元。其中對子公司動力盈科實業(深圳)有限公司(下稱“動力盈科”)減值1.07億元。

查詢2018年年報,動力盈科在東方網力的賬面上,商譽也只有1億元,這表明,東方網力對該公司商譽全額計提了減值。

2014年東方網力IPO時,動力盈科曾是其2013年和2014年第二大客戶。2015年,東方網力發行債券募集資金3億元。2015年9月,東方網力先是以1.44億元對價,收購動力盈利30.67%股權,後又在2016年,花費3.74億元,從一眾合夥企業手中,收購動力盈科69.33%股權,動力盈科成為東方網力全資子公司。

業績承諾期為2015、2016和2017年,三年合計承諾淨利潤1.46億元,動力盈科這三年實際完成淨利潤合計1.46億元。可謂精準完成業績。

2018年,動力盈科仍然實現了1.95億元的營收,以及6900萬元的利潤。但到了2019年,營業收入驟降至2440萬元,營業利潤虧損3.55億元。

2019年4月,東方網力的控制權轉手之時,動力盈科也引入了投資人進行增資。國資背景的成都高新新經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向動力盈科增資3.5億元,佔動力盈科股比36.84%。

不過,在交易所的追問下,這筆交易“名股實債”的本質暴露出來。東方網力在回覆交易所的問詢函中承認,動力盈科增資款未來一到兩年內存在回購義務。以動力盈科斷崖式的業績滑坡,可能觸發回購義務,東方網力可能還將面臨著3.5億回購——屆時東方網力新實際控制人會認這筆賬嗎?目前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東方網力的第一大供應商與之關係亦可能不獨立。東方網力以涉密為由,年報中隱去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的名字。不過,在其2015年發行債券時,還是可以看到,2014年2015年1~9月,北京銀泰錦宏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銀泰)是其第一大供應商。

信息披露顯示,北京銀泰長期以來佔用東方網力資金。2019年半年報出爐時,交易所關注到公司的預付賬款。東方網力回覆稱,2019年半年報對北京銀泰的預付賬款餘額為1.9億元,經查,上述資金未發現實質業務支撐,公司將要求原實際控制人劉光承擔回款責任。

這表明,自控制權轉手後,東方網力開始與劉光劃清界限。

在東方網力與保理公司的訴訟中,記者還發現,東方網力以賬面應收賬款向保理公司借款,其中部分借款即被東方網力要求轉入北京銀泰賬戶。但東方網力始終未披露與北京銀泰是否存在關聯關係。

燙手山芋易手?

2019年4月,劉光將其持有的東方網力7.45%股權,轉讓給四川國資委旗下的四川省川投信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川投信產),對價為8億元。截至記者發稿時,這筆股權在二級市場上的價值為2.5億元。川投信產賬面浮虧5.5億元。

另外,劉光還將其持有的19.09%股權相對應的表決權,委託給川投信產行使,這樣,東方網力實際控制人由劉光,變更為四川省國資委,但劉光仍是第一大股東。

在劉光轉讓控制權之前,其持有的東方網力股權,92%均被質押。一位瞭解東方網力的行業資深人士向記者透露,劉光將質押股權獲得的錢款,準備投資金融行業,但虧損嚴重,只能將控制權轉賣。

2019年12月,東方網力收到證監會警示函,劉光收到證監會責令改政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函,函件顯示,東方網友與劉光共同為其他債務人違規擔保,金額合計14.5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