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關組織“把槌人”奮戰在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最前線

2月16日晚上,甘露收到一封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電子郵件:“親愛的主席,我在新聞裡看到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您和家人都還好嗎?再過十幾天,第65屆協調製度會議就要召開,不知道您是否能如期主持此次會議……”這封郵件來自世界海關組織高級技術官員CALLAGHAN先生。

“我會如期參會。關於此次會議議題的修改意見……”雖然已是深夜時分,電腦屏幕前的甘露還是雙目炯炯有神。作為中共十九大代表、全國首屆“最美退役軍人”、世界海關組織協調製度委員會主席、中國海關關稅技術專家的她,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期,帶領著團隊,奮鬥在保護全球貿易便利化和幫助民族企業復工復產的最前線。

世界海关组织“把槌人”奋战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最前线

甘露(右側居中)組織團隊進行業務研討

及時撰寫防疫物資通關指南

2020年春節,對於甘露來說可能是史上最忙的一個節日。除夕剛過,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更為緊湊。全國多地緊缺防疫物資的消息傳來,貨運渠道、郵遞渠道、快件渠道、旅檢渠道,醫療機構、企業、民眾從境外採購的各類防疫物資、生產原料如何通關,特殊情況下如何辦理通關手續?敏銳的甘露立即覺得需要儘快給出一個指引。她組織總署廣州、上海稅管局業務骨幹研究撰寫涉及抗疫物資的商品歸類解讀,發出《防疫物資歸類指南:醫療設備+消毒用品》《防疫物資歸類指南:醫療設備零件+消毒用品原料》等通關指南。

短短几天,他們撰寫的兩份指南涉及消毒用品、醫用防護用品和檢測試劑盒等二十多項重要抗疫物資商品歸類及相關稅政,為企業正確申報、爭取快速通關提供詳細參考,也為現場海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幫助。

2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保供和復工復產要求。甘露關注國內企業復工生產可能遇到的問題。她帶領著稅管局專家團隊對相關生產企業進行電話調研,詳細瞭解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資金、資質、生產場地、設備購置和原材料等實際困難,幫著企業想辦法,千方百計調動企業生產積極性。甘露說:“疫情當前,雖然我們不能像醫護人員那樣上前線,但我們要有軍人的擔當,要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和百分百的工作熱情做好支援工作,讓抗疫沒有後顧之憂”。

世界海关组织“把槌人”奋战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最前线

甘露對協調製度會議議題對案進行研究

抗疫戰中抓緊實踐研討國際貿易規則

甘露是中國海關的關稅技術專家,也是擔任世界海關組織協調製度委員會的“把槌人”。2000年11月,甘露從部隊轉業來到廣州海關。20年春華秋實,從參與全國性海關歸類任務開始,甘露多次牽頭進行《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及其註釋修訂翻譯、《進出口稅則》轉換等署級重點工作。過硬的業務本領加上出色的英文功底,讓甘露自2008年起就代表中國海關,先後30次參加世界海關組織協調製度相關事務的國際會議。2018年更是當選為世界海關組織協調製度委員會主席,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當選這一職務的中國人。

2020年3月初,第65次協調製度委員會會議將在布魯塞爾召開。CALLAGHAN先生的郵件中,轉來本次會議涉及的73個技術性議題,3D打印機的協調製度註釋修訂、集成電路製造設備用射頻發生器歸類問題等,專業性都很強,甘露需要熟悉所有議題文件,逐一瞭解議題涉及商品的用途、結構、工作原理。同時,作為中國海關協調製度歸類技術委員會國際業務組牽頭人,她還需要組織中國海關的專家對相關議題進行研究,開展企業調研,提出相關議題的中國意見。

以往,此項工作需要依託全國海關各業務“智囊”專家協同完成,大家充分交流、形成共識、寫成對案後作為中方意見提交。可如今抗疫形勢嚴峻,專家研討無法實現,於是甘露組織線上研討,專家交流、向相關企業瞭解中國企業和目前外貿進出口情況,帶領團隊爭分奪秒開展會議準備。白天,大家一起在線上討論得熱火朝天,晚上大量信息彙集到甘露的案頭,她要梳理完當天的材料,做好對案的審核、校對,再結合一天的收穫思考第二天的研討內容。“這個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英文的要翻譯成中文,中文的對案要翻譯成英文,但是事關國際貿易規則,要對這麼多企業負責,專業、嚴謹、準確,是對我們最基本的要求”。甘露說。

世界海关组织“把槌人”奋战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最前线

“做好國際貿易便利化的守護者”

1992年,中國加入世界海關《協調製度》公約,每年派員參加協調製度委員會,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修改,把國家利益寫進國際貿易的規則。世界海關組織每隔4-6年根據國際貿易、社會需求和現代科技發展對《協調製度》進行一次修訂。及時把新版《協調製度》翻譯並轉換成本國《稅則》,是中國海關一項重要工作。

作為中國海關2022版《協調製度》修訂翻譯轉換項目組的主要負責人,甘露在這個春節還有一項繁重的工作,就是要拿出2022年版《協調製度》目錄修訂翻譯初稿。面對112頁的英文版2022年《協調製度》修訂,她一個字、一個字校核,形成92000字的中文翻譯稿,遇到難以定奪的專業詞彙,她不斷徵求原稿翻譯人員、海關歸類專家意見、請教涉及相關行業的專家,甚至相關主管部委的意見,力求精準。其工作量的龐雜,造成她的眼睛乾澀、出門迎風就落淚。

甘露說:“《協調製度》的精準翻譯會直接影響到我國對應《稅則》的制訂,直接體現在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中,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動搖一個行業。”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讓她發現了世界海關組織2022年版《協調製度》中的一處錯誤:第十五類“賤金屬及製品”的類注修訂有一處錯漏,並將在第65次會議上作為中方提案提交審議。

每天上緊發條的甘露,緊抓所有時間校核翻譯《協調製度》。早晨安頓好家裡80歲的老母親吃完早飯,她就出門到單位開始一天的工作:聯繫協調委員會,發郵件告訴他們工作進度,打電話給相關行業協會、企業和兄弟海關專家團隊,瞭解這場突如其來的疫病對企業造成的影響還有企業對海關歸類、國際貿易的新訴求——這些工作需要做得很細,只有做得很細,才更能代表“中國意見”。

工作之餘,甘露也關心著“甘露工作室”的小夥伴們,這個平均年齡只有32歲的稅政專家團隊,春節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解答著全國直屬海關關於防疫物品快速通關的諮詢。工作室中還有5名同志報名馳援進出境旅檢現場,他們堅守在國門一線,以實際行動展現著海關人的使命擔當。

“親愛的CALLAGHAN先生:我是甘露。我即將踏上行程前往比利時開會。我和我的團隊都很好,我們相信,春天很快到來,我會帶去中國專家的審議意見,我也將在大會上告訴大家中國政府、中國海關為戰勝這場疫病所付出的努力。”甘露在回信中寫道。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林琳 通訊員關悅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林琳 通訊員關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