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製“硬核”政策 自然資源系統為復工復產送來“及時雨”

量身定製“硬核”政策 自然資源系統為復工復產送來“及時雨”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復工復產比以往晚了一些。

時間不等人。

疫情防控不容鬆懈,生產、發展同樣不容輕忽。

連日來,自然資源系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經濟發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1 疫情防控

項目用地應保盡保

此次疫情來勢迅猛,危急時刻能否及時、有序、充分地調動資源進行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疫情防控的成敗。

2月11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建設項目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

支持疫情防控建設項目先行使用土地,對於疫情防控急需使用的土地,可根據需要先行使用;對選址有特殊要求,確需佔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的,視作重大項目允許佔用。

使用期滿不需轉為永久性建設用地的,使用結束後恢復原狀,交還原土地使用者,不再補辦用地手續。需要轉為永久性建設用地的,待疫情結束後及時完善用地手續。同時,要做好被佔地單位和群眾的補償安置。

此外,自然資源部明確,保障疫情防控建設項目用地計劃指標。對疫情防控建設項目,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應保盡保,計劃指標掛賬使用。

地方計劃指標不足的,疫情結束後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彙總形成項目用地批准清單,由國家統一核銷計劃指標。

各地自然資源部門也紛紛從自身區域特點出發,及時對疫情防控急需的資源要素進行統籌保障。

浙江、天津、新疆、四川、海南等地明確對疫情防控急需用地進行全力保障。

浙江省寧波市

明確對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和民生設施項目佔用耕地,符合有關規劃的,由市級統籌協調解決耕地佔補平衡指標。緊急醫療防控用地無法避讓需臨時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的,按照臨時佔用的相關規定先行辦理。優先做好疫情防疫和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產業項目等用地計劃指標保障。其中,新建非營利性醫療衛生設施所需用地計劃指標優先安排落實。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對於疫情防控急需使用的土地,用地單位可根據需要先行使用;對選址有特殊要求,確需佔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的,視作重大項目允許佔用。使用期滿不需轉為永久性建設用地的,使用結束後恢復原狀,交還原土地使用者,不再補辦用地手續。需要轉為永久性建設用地的,待疫情結束後及時完善用地手續,涉及新增用地計劃指標應保盡保。同時,要做好被佔地單位和群眾的補償安置。

2 復工復產

幫助企業減輕壓力

為驅動中國經濟的馬達逐步恢復馬力,

自然資源系統針對不同行業、區域的特點,為企業復產復工量身定製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疫情防控期間礦業權到期可延期申請

自然資源部發函明確,自然資源部頒發的勘查許可證、採礦許可證有效期和補正期限在2020年1月24日到疫情防控措施解除前到期的,礦業權人可以在有效期和補正期限到期後3個月內,提出延續、保留等礦業權審批登記申請或提交補正材料。

全力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復工復產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要求,對納入2019年省重大產業項目庫且用地報批條件成熟的,可提前申請預支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對具備用地報批條件的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實行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核銷制”,提高省統籌佔補平衡指標支持比例。拓展中小企業用地空間,對利用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建設小微企業園的,增存掛鉤指標獎勵比例由3∶1調增為2∶1。加強重大項目用礦、用海保障,礦山企業可直接網上申請辦理礦業權延續手續,支持沿海各地積極申報區域性存量圍填海處理方案。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明確,要全力做好轉型項目用地服務保障。強化“項目為王”的鮮明要求,全力做到“地等項目”,杜絕因用地問題影響項目落地,認真解決項目用地有關問題,積極做好用地服務保障。

為防止一部分企業資金鍊斷裂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出臺政策著力減輕企業資金壓力。疫情防控期間,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對急需開工建設的醫療疾控、民生保障、擴大有效投資(房地產項目除外)等項目,土地出讓金可以延緩至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繳納。積極推行“先租後讓”供地,疫情防控期內可暫緩交納土地租金。租賃國有土地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可申請減免土地租金。允許海域和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延期申請減免和延期繳納。

3 深化改革

推動治理能力提升

此次疫情也成為政府部門治理模式變革的一面鏡子,推動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升級。

進一步增強城市韌性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總結汲取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教訓,進一步增強城市韌性。

明確在整體佈局、用地指標、建設時序等方面,進一步強化醫療防疫、應急避難、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的空間規劃保障。嚴控開發強度、建築密度,降低單位土地人口密度,增加醫療衛生、園林綠地、體育健身等設施用地空間,構建適應不同等級重大公共應急事件的交通運輸體系。完善二十分鐘街道公共服務圈、十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推進社區商業設施、社區康健、社區娛樂等功能複合。

同時,完善應急救治規劃體系。優化城鄉醫療衛生設施規劃,科學佈局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裝備、醫用衛生材料等關鍵物資場地。合理規劃戰略物資儲備中心、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中心,加快推進主城區應急救援公共衛生中心場地選址。

對規劃許可流程進行優化

浙江省杭州市對工業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制,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實行即時辦理。2020年6月底前需開工的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及政府投資項目,工程規劃許可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由建設單位出具符合有關法律和強制性標準要求的書面承諾後,事前審查改為事後審查。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浙裡辦”APP、“杭州辦事服務”APP實施網上辦、移動辦,對確需提交的紙質原件,可在提供電子材料後先行辦理,待疫情結束後再補交紙質原件。

對不動產登記流程進行優化

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全面發揮綠色通道作用,保持預約渠道暢通,對復工復產企業不動產登記業務要優先辦、抓緊辦,如無特殊情況應當場辦結。會同銀行登記便民點,及時為企業提供不動產抵押貸款與登記服務。全面使用抵押不動產登記證明電子證照,實現企業抵押登記“不見面”服務。對於涉及生產企業的不動產登記,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按照相關要求,從容缺受理、壓縮時間、共性材料一次備案、權籍調查成果沿用等方面堅持貫徹落實服務生產企業的各項舉措。對復工復產的小微企業,免收不動產登記費。

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全面實行網上“一條龍”登記。依託不動產登記網上便民服務系統,全面實行網上申請、預約、資料審核、業務查詢和證書郵寄等便民服務,積極推進企業抵押登記“不見面”辦理,提升服務便捷性,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做好網上登記操作步驟、材料清單及相關要求的宣傳公示,指導企業和群眾線上辦理業務。

來 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作 者:焦思穎

編 輯:趙 蕾

初 審:段薇薇

審 定:湯小俊

自然資源報 自然都需要

《中國自然資源報》 (含智能手機原版閱讀)請直接在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22。

訂閱《自然資源通訊》《中國土地》《中國不動產》雜誌請直接匯款到報社,並將訂閱回執連同匯款憑證複印件傳真或發至郵箱 。

傳真:010-68047681

郵箱:[email protected]

不明事宜請與報刊經營部聯繫

聯繫電話:010-68047627 010-68047643 010-68019465

·END·

量身定制“硬核”政策 自然资源系统为复工复产送来“及时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