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企業復工做好就業服務——專訪省人社廳廳長劉世偉

日前,全省各省轄市均制定了行業復工時間表,相關企業有序按下“開工鍵”。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如何為企業復工做好人力保障?復工後如何幫百姓端穩飯碗?針對公眾的關切,2月14日,記者專訪了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劉世偉。

問: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用工問題擺在面前。一邊是工人“出不去”,一邊是企業“缺人手”,我們採取哪些措施,讓工人平安返崗,幫企業順利復工?

答: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我們在紮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重點從三個方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用工保障工作。

一是及時發佈用工信息。全省各級人社部門加強與發改、工信、商務等部門的溝通聯繫,密切關注本地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及時瞭解掌握重點企業、重點領域用工情況及用工需求,建立復工復產企業用工需求清單,進行臺賬式管理,做到企業產能清、員工總數清、缺工人數清、空崗結構清、問題困難清。在全省各級人社部門門戶網站設置專欄,動態發佈各地開工情況、用工需求以及省內外復工復產企業對員工返崗要求,避免外出務工人員盲目流動。

二是加強重點企業用工保障。全省各級人社部門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保障應答群,全力確保重點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生產企業勞動用工。指定專人對接,優先發布用工信息,通過本地挖潛、餘缺調劑等方式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

三是有序組織員工返崗。對省內企業跨區域用工,企業所在地人社部門協調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對企業所需員工進行健康篩查,協調配合交通運輸部門做好“點對點”輸送。建立省際合作機制,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主要勞務輸入地人社部門、用工企業密切聯繫,強化協同合作,共同做好農民工返崗工作,確保符合輸入地疫情防控要求,杜絕疫情傳播。

問:對於暫時不具備返崗條件的人員,採取哪些措施幫助就業?

答: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對於不具備復工條件的人員,推薦其通過線上平臺“預訂”崗位。當前我省正開展“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線上“春風行動”,組織動員各級各類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主動收集、發佈崗位需求和求職信息,推動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線上對接洽談。

各類勞動者也可通過河南終身職業培訓服務平臺、河南職教中心平臺、鄭州金藍領網絡大學等線上平臺參加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就業創業能力。

與此同時,鼓勵企業吸納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積極引導因疫情防控一時不能外出的農民工在當地企業、扶貧車間或農民合作社等就地就近就業。

問: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表示“很受傷”,我們如何援企穩崗幫職工端穩“飯碗”?

答:在促進職工安全、有序返崗的同時,我們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努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穩定崗位。

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補貼返還力度。將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裁員率標準放寬到不高於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對暫時困難、恢復有望的企業,延長應急穩崗返還政策一年;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補貼返還力度,對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加大培訓支持力度。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在確保防疫安全情況下,在停工期、恢復期組織職工參加線下或線上職業培訓的,可按規定納入補貼類培訓範圍。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發揮創業擔保貸款作用,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申請貸款時予以優先支持。對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中小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防止出現資金鍊斷裂。對在疫情期間為入駐的中小企業減免租金的省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給予特殊時期運營補貼。

緩交社保費用。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暫時遇到困難,確實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中小微企業,經批准後可以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緩繳期暫定為6個月,緩繳期間不計滯納金,參保人員享受正常待遇,不影響個人權益記錄。

支持企業復工做好就業服務——專訪省人社廳廳長劉世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