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那個火燒靖國神社的人,後來結局如何?

抗戰勝利後,善良大度的中國人民主動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索賠,但是日本非但沒有深刻反省自己的罪行,反而將戰犯們的牌位集中供奉起來,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靖國神社。日本政客們參拜靖國神社,就等於是在往受害國人民的傷口上撒鹽,這種無視歷史的行徑令人不齒,引起了人們的強烈不滿,其中就包括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劉強。

2012年,那個火燒靖國神社的人,後來結局如何?

劉強,1974年出生於上海,爺爺是一位抗日英雄,曾做過新四軍團長,1945年不幸犧牲在戰場上,後來被授予烈士稱號;劉強的外婆是一位韓國人,1942年被殘暴的日軍抓去做慰安婦。

這些悲痛的往事,讓劉強異常憤怒,不過他還是十分理智,因為劉強認為最可恨的是日本軍國主義,而並非普通的日本人民。正是基於這種想法,劉強對日本沒有太大偏見,他本人也學習日語,結交日本朋友。

2011年日本發生地震時,劉強還主動以志願者身份前往日本參與救災,然而期間發生的一件事卻深深刺激了他,也最終導致他做出了火燒靖國神社的行為。

2012年,那個火燒靖國神社的人,後來結局如何?

劉強舊照

這一年12月,韓國總統訪問日本,要求日方解決當年的慰安婦遺留問題,遭到日本方面的強硬拒絕。不僅如此,日本不知是出於何意,竟然還有68名國會議員跑去靖國神社參拜,這種無恥行徑充滿了相當濃烈的挑釁意味。

見到這一幕,劉強憤恨難平,回想起爺爺跟外婆的經歷,他簡直是怒不可遏。因此,劉強決定做出點事情來表明自己的態度,這時火燒靖國神社的念頭在他心裡冒了出來。

2012年,那個火燒靖國神社的人,後來結局如何?

2012年1月8日,這一天是劉強外婆的生日,他早就準備就緒,只等這個特殊的日子到來。劉強包裡揣著事先已經制作好的4個燃燒瓶,對著靖國神社的大門一口氣全都扔了過去,一時間火花四濺,接著燃起熊熊大火。

幹完這件大事後,劉強知道日本是沒法繼續呆了,於是他乘飛機連夜逃往韓國。來到韓國後,當劉強路過日本駐韓大使館時,他再一次怒火中燒,又跑去弄來幾個燃燒瓶一股腦扔了進去。不過這一次劉強可不那麼幸運了,他很快就被韓國警方抓獲。

2012年,那個火燒靖國神社的人,後來結局如何?

劉強被判處十個月監禁,被關進了韓國監獄。在監獄裡,當犯人們得知劉強的英雄事蹟後,都對他崇敬有加,連獄警都對劉強特殊照顧。

日本得知消息後,惱羞成怒,氣沖沖找到韓國政府,想通過外交途徑把劉強帶回日本審判。面對日本方面提出的要求,韓國政府直接拒絕,同時為了“保護”劉強,韓國政府還特意請來優秀的律師團隊為劉強辯護。

經過一波三折,此案在2013年1月3日有了結果,韓國法院作出最終裁決:將劉強引渡回中國。雖然日本對此事提出強烈抗議,但最後還是沒能阻止劉強回國。

2012年,那個火燒靖國神社的人,後來結局如何?

回國後,火燒靖國神社這件事給劉強的生活帶來很大影響,人們對此事眾說紛紜,各執己見。有人認為劉強是英雄,他幹了很多人想幹卻沒幹成的事,替國人出了一口氣;還有人則覺得劉強做事太過沖動,是一個“麻煩製造者”,劉強也因此被單位辭退,真是令人唏噓感慨。

不過劉強不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他認為自己做的沒錯。此後,劉強創建了“琉球歷史研究會”,投身到聲援琉球獨立的運動中,並表示這將是自己以後的生活目標。

在這裡,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理性愛國,不要做出一些過激舉動,像當年日本“國有化”釣魚島後,國內出現的打砸日系車輛及商店的行為,真的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