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吃劲”,我们铆劲!——来自乌兰察布市场监管一线战“疫”报道

战斗“吃劲”,我们铆劲!——来自乌兰察布市场监管一线战“疫”报道

疫情当前,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深入超市、药店,集中检查重点商品价格质量。 本报记者 张晓鹏 摄

战斗“吃劲”,我们铆劲!——来自乌兰察布市场监管一线战“疫”报道

执法人员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市场平稳。 本报记者 张晓鹏 摄

临近2020庚子春节,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悄然蔓延,从武汉迅速波及全国。一时间,日益升级的疫情,让我们猝不及防遭遇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而坚定的话语,是指导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遵循,更是上下同心合力战“疫”的目标指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肩负维护市场秩序、守护百姓生活的乌兰察布市场监管系统干部职工,按照市委、政府和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的统一部署,闻令而动,毅然把自己“变身”为战士,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前方执法,后方支援,“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用初心书写忠诚,用尽职展现担当。

1月22日,时值腊月二十八。

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向全系统发出《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通告》,吹响了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冲锋号。

决战决胜,组织领导至关重要。

随之,成立了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和旗县市区市场监管局为成员单位,各旗县市区市场监管局也相应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乌兰察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安全应急预案》等12个预案、方案、通知、通告、倡议,并发放张贴各类倡议书和宣传画十万余份。与此同时,防控物资采购供应、市场监督管理和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也全面铺开。

病毒突袭,猝不及防。

突然间,口罩、测温仪、防护服、医用手套、护目镜、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全部短缺告急,尤其是口罩,更是短缺到了极至。

紧要关头,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在1月25日召开的疫情防控调度会上,将“为市直机关一线人员采购防控物资”的重任交给了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并要求快速高效采购防控物资。

在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防控物资越来越紧缺的情形下,“授命”是信任,更是考验!

然而,临危受命,方显担当。

从正月初一开始,一场防控物资采购大战在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全面打响。

专门成立防控物资采购供应领导小组,局长王世平亲自坐阵,一线指挥,目标只有一个: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然而,疫情凶势不减,全国各地都处于疫情防控的“吃劲”时期,加之春节期间多数生产厂家放假、物流停运,短时间内要购得大量防控物资谈何容易。

一时间,面临的问题接踵而至:

——全市上下急需防护物资,特别是防控一线人员急需口罩、广大群众急需口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时间逼人,任务催人,压力瞬间如山。

——之前,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从未接触过防控物资采购工作,不仅没有渠道,更谈不上经验。

——防护物资属特殊商品,疫情当前如何才能确保产品质量?

——特殊时期进行采购,供货企业无票据、购货手续不全怎么办?

——面对参差不齐的价格,购货时如何定夺?

然而,这扑面而来的一连串难题,没能让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身陷困境,因为此时的他们,有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

战役伊始,市委书记杜学军在疫情防控调度会上就防控物资调运工作明确指出:“全市上下一定要提高站位,立足全局,齐心谋划打大仗,决不能蒙头‘算小钱儿’”。

市委副书记、市长费东斌,从初一开始,每天召开疫情防控调度会,听取指挥部各成员相关工作汇报,并就快速、高效采购防控物资出台相关政策,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和尽全力协调;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白颢,副市长王国相、洪赪颢、雷儒鑫、岳艳美及政府秘书长郝明胜等领导也从不同角度对物资调运给予支持帮助;指挥部物资调运组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王心宇认真统筹,并亲自联系货源、计划安排物资发放,指挥部物资调运组副组长、政府副秘书长刁春海寻找货源,亲自联系;市财政局、工信局等部门的负责人也积极相援,尽最大努力提供帮助,予以支持。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白清元,自治区药监局局长杨凤屹,自治区第八督导组组长、药监局副局长李成林也关心支持,倾力帮助。

市委政府的运筹帷幄、相关领导的鼎力支持、相关部门的倾力相助,让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在采购防控物资的具体操作中,心中更有数,决断更果敢。

期间,局党组书记靠前指挥,每天召开调度会议,不放过任何一个采购线索。全局上下广开门路、八方“撒网”。同时还向社会广泛征集采购线索,一旦获得,立即联系。

经过上下同心、“抱团”努力,先后与国内外多家口罩生产企业取得联系,并陆续签单、订货、回货。截至目前,已采购调回口罩180多万个(含部分受捐),并已支付70万个口罩的货款。同时,购回人体红外测温仪50台、消毒液23万瓶、酒精11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泡腾片25.5吨,购回测温枪833把,定购1400把。

在这场防控物资采购大战中,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凝心聚力、忘我担当,不仅经受住了临危受命的考验,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市场监管人的初心与使命。

面对全国疫情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全力维护平稳有序的市场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此刻,确保防护用品、消杀物品、药品、粮油蔬菜肉食及百姓其他生活必需品物价稳定、市场有序,并以此安定民心,成了乌兰察布市场监管部门的重任所在。

为此,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紧急部署、火速行动,以“严查、严管、严打”态势,确保全市各类市场平稳有序。

——加强市场监管,对活禽和野生动物交易市场进行地毯式排查,关停活禽交易场所,严控商贩私下交易,严禁野生动物转运贩卖。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严格检查经营者是否持有动物产品“两证两章”等产品合格证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禽类食品专项抽查检查。

——“七个严查”规范餐饮经营行为:严查食品经营许可,检查登记注册事项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严查餐饮单位是否严格落实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严查是否存在使用野生动物和不明来源的动物制品,是否在餐饮服务场所屠宰牲畜动物;严查餐饮加工制作是否操作规范;严查餐饮单位洗消毒是否规范;严查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和送餐全过程防控措施是否符合要求;严查是否存在集体聚餐,监督落实餐饮行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全面开展对粮油果蔬肉食、药品、药械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保供稳价”措施。重点检查防控用品批发企业、连锁门店、个体零售药店、网络电商平台的虚假宣传、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不明码标价等行为。对经营粮油果蔬肉食等市场、生活必需品超市和商店开展拉网式检查,确保市场价格平稳。同时对药店、超市等入口服务台体温监测点进行检查,并对顾客进入公共场所体温测试、实名登记等重点环节管控措施进行现场指导。

——广泛发布公告,发放张贴“乌兰察布市预防疫情相关商品、药品价格提醒告诫书”,并与经营者逐一签署承诺书,集中人力组织提醒告诫、开展约谈警示,竭力督促广大经营者加强自律、依法诚信经营。全市共发放张贴各类通告、倡议书、宣传画十万余份,签署承诺书37620余份。

——建立价格监测直报点,每天对粮油果蔬肉食、口罩、84消毒液等商品的价格进行直报,并适时掌握相关商品价格变动情况,分析研判趋势性价格违法案件。此外,成立价格监管督导组,加强对旗县市区价格执法指导,力求使基层执法检查更加严格、规范、高效。

——积极支持和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疫情期间生产加工、运输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疫情防控物资,并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同时为全市涉及防疫用品及重点物资保障的食品生产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快审、快批、快办审批服务。

——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及时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便捷办理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审批服务的通告》,向社会提供网上办理、双向邮寄等“非接触式”审批服务方案;制作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不见面服务”三个指南、市场主体登记实名认证流程、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登记流程、电子营业执照领取流程,多举措保证特殊时期审批服务。

——12315投诉举报平台24小时不间断值守,确保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和咨询。截至2月17日,共接听电话888个,其中投诉164起、举报283起、咨询441起。

——从严从重从快查处、曝光26起典型案例,并力求查处一案,教育一片,威慑一方。

截至目前,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0431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经营户28989户(次),其中农贸市场57家(次)、商场超市9173家(次)、粮油肉食蔬菜经营店4855户(次)、食盐经营单位5775家、餐饮门店4403户(次)、医疗机构1636家(次)、药店2117家(次)、药械经营门店973家(次);接到各类投诉案件316起,解决254起。

此刻,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共克时艰的战斗仍在继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目睹了一个个忘我付出的人,也看到了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

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局长王世平,大年初一阑尾炎发作,但他不顾病痛,晚上打点滴,白天咬牙坚守在物资调运、市场检查第一线,现场办公,忘我工作。

分管餐饮、执法、食品生产、食品流通、药品器械、价格监督检查与反不正当竞争的副局长张敬、袁靖、李建青、师宏杰、马佩杰,身先士卒,始终与执法人员并肩战斗在抗疫最前沿。

张日平,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1月31日,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紧急赴鄂调运防控物资。听闻此“令”,张日平与十名同事一起,按下“红手印”主动请缨。得到批准后,他立即和同事孙建军火速起程,“逆行”湖北。两天两夜,马不停蹄3000余公里。饿了,吃口自带的干粮,困了就在车上“眯”一会儿。2月2日下午,张日平、孙建军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

薛占军,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办公室秘书。平时舞文弄墨的他,疫情当前,立马变身“战士”。起草相关文件、电话联系销售企业、发放防控物资,每天紧盯极为重要的三项“数据表”(疫情防控物资需求表、已购入项目数量表、紧缺物资筹措表),按时统计、逐项核对,且一日一报告,一事一闭环,“闭环”之时,往往已是午夜时分。

贺福财,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价格竞争局工作人员,年近花甲的他,本可以不上“一线”,但他却毫不犹豫投身“战场”。连日来,他不知疲倦地穿梭在各大商场、超市、药店,摸实情、做宣传、 查违法,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忘我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负责保障的十几名同志,不分昼夜、不停忙碌:接待、登记、发放,同时每天还要装卸一批批成吨的防控物资。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无私奉献光和热的可敬“战士”,还有12315申诉举报中心的全体接线员、从正月初一至今连续奋战在执法一线或在后方忘我工作、或在四个包联小区昼夜轮流值班的所有市场监管人。

战“疫”不停,市场监管人便“战斗”不止!

“人在事中练,刀在石上磨。这次防疫大战考验了刚刚机构改革后的市场监管干部,也锤炼了市场监管队伍,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的坚强领导,有相关部门的倾力配合,有全局上下的同向发力,我们一定能担得起重任、经得住考验。我们将继续内提素质、外树形象,依法依规努力完成任务,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采访结束时,乌兰察布市场监管局局长王世平如是说。

此刻,乌兰察布勠力同心阻击疫情的战斗还在继续,在这场群防群控的人民战争中,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携手并肩、同力作战,乌兰察布市场监管战线铆劲战“疫”的行动,只是乌兰察布287万各族人民集体行动的一个缩影。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在此,我们由衷致敬抗疫战场上每一位无畏“战士”!也虔诚祝愿战“疫”早日完胜,春天如期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