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出台“十二条”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措施

为切实减轻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全力保障支持企业规范有序复工复产,芜湖市司法局行动迅速、积极作为,出台了《芜湖市司法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倾情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服务。

一是强化疫情动态形势法治研判。坚持依法防控、依法治理。动员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当地党委政府依法防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当好法律顾问,为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帮助。及时公布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

二是深化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将“法治体检”活动与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有机结合,推动法律保护关口进一步前移,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依法治理情况,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

三是加强涉疫招商引资合同监管。规范招商引资合同备案流程,全面督促合同中政府方积极履行合同义务,信守招商承诺,积极保障合同的全面履行。

四是加强疫期涉企政策文件审核。对明属涉疫复工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优先审核。因涉及疫情防控,在规范性文件审核收文中实行“容缺受理”。

五是规范涉疫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调整。对照国家和省相关预案中对于疫情处理的阶段规定,结合我市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提出相关政策调整应对的适用建议。积极开展涉疫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确需修改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时督促起草部门按照规定程序修改。

六是主动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等普法工作者,深入工业园区、厂矿企业,借助微信公众号、普法微信群、在线免费咨询等普法载体,采取编发企业复工与防控疫情法律知识问答、法律风险防范、妨害疫情防控典型案例等宣传资料、短视频、漫画等,“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

七是开展惠企公证专项行动。采取专人办理方式,提供在线预约、线上受理、线上提供资料、邮寄公证书等服务。对企业因疫情导致面临不能按约定履行合同带来的违约风险,提供提存公证,合理规避风险。对企业因疫情防控需要,搬迁、封存企业的设备和物资时,充分发挥公证的证据保全作用,保障企业财产不受损失。

八是提供高效司法鉴定服务。对涉企鉴定服务提供专项通道,优先提供服务,优化工作流程,缩短鉴定时间。积极为法院审理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涉及企业合同纠纷、劳动者权益保护等诉讼案件,提供及时有效的司法鉴定服务。充分发挥线上服务优势,多形式组织开展相关鉴定宣传和咨询。

九是畅通法律援助受理渠道。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建立快速受理办案机制。充分利用“12348安徽法网”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线上平台、网络平台优势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准确对接多样化、差异化企业需求,对确需到现场进行法律咨询的企业提供预约服务。

十是建立仲裁服务企业模式。实行专人跟进、专班处理,依照当事人申请及仲裁规则,实行速调、速审、速结。对存在参与仲裁事务困难等情况确需延期的,依照当事人申请快速审核办理延期审理手续。

十一是帮助企业化解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涉企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活动,特别是对开发区、集中区等企业密集的区域要分片包干逐一联络,主动上门排查。动员区域内企业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商会调解组织等积极参与企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点做好因交通管制、防疫误工等引发的合同纠纷和劳资纠纷。大力推动镇(街)、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参与中小微企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十二是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对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的日常行政执法监督,及时受理、处理企业投诉。严格禁止无法定依据或者未经法定程序,避免随意执法和执法的畸轻畸重,影响、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执法行为,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