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府區“三無小區”疫情防控怎麼搞?播明鎮黨員幹部輪流上陣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忻府區播明鎮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結合自身城鄉結合的現狀,嚴格落實防控措施,不斷優化工作方式方法,全面強化轄區防控力量開展工作。特別是針對“三無小區”這一短板、難點,以全鎮黨員隊伍為先鋒隊,採取網格管理、分類施策、片區聯動的一盤棋工作機制,紮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三無小區”封閉管理工作。

黨委統領,村居報到

無物管、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針對汾源居委會開發區小二樓、鐵路小區、恆義小區、消防小區等“三無小區”基礎條件薄弱,落實防控措施難度大的情況,鎮黨委統籌安排,先行抽調鎮機關和各村黨員充實居委會的防控力量,接受統一調度指揮。抽調人員分組與居委會工作人員一併巡邏、一併值守,做好“三無小區”人員排查、測量體溫、車輛登記、宣傳引導等各項防控工作,進一步織密防控網絡,推動疫情防控全覆蓋、全天候、無盲區。目前,全鎮各村(居)參與疫情防控值守人員達150人,其中鎮機關和各村(居)共調配2批次34人參與到“三無小區”疫情防控中。

忻府區“三無小區”疫情防控怎麼搞?播明鎮黨員幹部輪流上陣

鎮黨委書記張文、鎮長秦偉現場辦公

忻府區“三無小區”疫情防控怎麼搞?播明鎮黨員幹部輪流上陣

忻府區“三無小區”疫情防控怎麼搞?播明鎮黨員幹部輪流上陣

忻府區“三無小區”疫情防控怎麼搞?播明鎮黨員幹部輪流上陣

鎮機關、村(居)黨員火速集結

黨旗飄揚,凝聚力量

“三無小區”沒有門房,一頂行軍帳就成了各值守點的標配。帳篷擺設極其簡單,一把椅子、一個取暖器、一個熱水壺。唯一耀眼的,是飄揚在門口的黨旗。由於條件最艱苦,工作最繁重,各值守點都是由黨員帶隊,設立共產黨員先鋒崗。在值守人員中,既有剛入黨的年輕黨員,又有退休後火線返崗的老同志。進出人員登記表、重點區域消毒表、值班登記表,每一項、每一份都要認真核對。無論元宵節的團圓日還是下雪天的刺骨風,24小時堅守不缺崗,緊緊擰成一股繩,擔負起全鎮“三無小區”的疫情防控值守工作。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鎮28個共產黨員先鋒崗已累計進行了18天432個小時無間斷值守,值守黨員用平凡的實幹踐行初心使命,用他們的奉獻擦亮了黨員底色。

忻府區“三無小區”疫情防控怎麼搞?播明鎮黨員幹部輪流上陣

忻府區“三無小區”疫情防控怎麼搞?播明鎮黨員幹部輪流上陣

忻府區“三無小區”疫情防控怎麼搞?播明鎮黨員幹部輪流上陣

忻府區“三無小區”疫情防控怎麼搞?播明鎮黨員幹部輪流上陣

鎮機關、村(居)黨員24小時不間斷值守

黨群一心,共抗疫情

播明鎮下轄13個村和3個居委會的32個小區共計5.9萬人,春節期間外來人口多,防控壓力較大。在工作開展初期,由於封閉管理給周圍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不便,部分居民有牴觸和不滿情緒,甚至有許多不配合值守人員工作的情況出現。面對群眾的質疑,他們主動學政策,耐心講解;面對群眾的出行不便,他們主動上前,幫一把扶一把。在抗擊疫情中,黨員幹部始終把耐心留給群眾,把困難留給自己。隨著工作推進,質疑少了,理解多了;牴觸少了,支持多了。小區居民逐漸認識到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值守工作人員的辛苦和不容易。部分群眾也在影響下主動加入到防控工作中,捐贈愛心口罩、義務張貼公告、自覺勸返鄰居、主動宣傳政策,構築起一條黨群共抗疫情的封鎖線。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在抗擊疫情的工作中,播明鎮黨委統一領導,充分發揮了24個支部和827名黨員的模範作用。通過對各村(居)疫情防控實施一系列“硬核”舉措,讓播明鎮轄區的群眾感到安心、放心,讓大家對戰勝疫情更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