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市場監管局基層戰疫日記⑩】一群"有家不能回"的人

吊針扎左手,我右手還能幹點別的。"已經病了些日子的大荔縣兩宜食藥監管所副所長王小峰,面對給自己扎吊針的護士,這樣說道。"病了這麼久拖著不知道治療,這都掛上吊針了,你還想幹啥?!你就應該趁著病休息,就當居家隔離了。"護士打趣著回道。

【大荔市場監管局基層戰疫日記⑩】一群

"我又不是新冠肺炎,隔離啥?!所裡算上我九個人,每個人都二十多天沒休息過了,我這一歇,他們就更忙了。"

"你們這些人啊,不知道該點贊還是該敲打,自己都不在意自己的身體,還整天嚷嚷著保障大家安全呢!"

大荔縣兩宜食藥監管所,一共9個人,肩負著兩宜、范家兩個鎮7萬多人民群眾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任務,是全縣所有基層食藥監管所中離縣城最遠的一個,開車回城一趟至少耗時45分鐘。就因為路程遠,這個所裡9個人中有一大半人,已經住所連續工作20多天了。2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相互支持、相互鼓勵著一起堅守在最遠的基層所。

【大荔市場監管局基層戰疫日記⑩】一群


【大荔市場監管局基層戰疫日記⑩】一群

劉鋒寧,兩宜食藥監管所副所長,家中尚有80歲老母一人在家,他擔心母親的安全,但更擔心眼前嚴峻的疫情形勢。離家前,老母親看著收拾衣服的劉鋒寧,一直在問"你拿這麼多衣服幹啥?不打算回來了!"劉鋒寧一時語塞,安慰了白髮老母,交代了左右鄰里,便踏上了返崗之路。

陳輝,普通監管幹部,丹鳳人,妻子是大荔本地的一位人民教師。返崗之後沒幾天,陳輝便收到了遠在丹鳳的父母打來的電話:"外婆不在了"。面對親情和工作,陳輝陷入了兩難。但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容不得他過多思考,只得電話告知父母"現在疫情很嚴峻,沒法回去,請一定向家人轉告自己的歉疚"。掛了電話,陳輝當著同事的面,向著老家丹鳳的方向,匍匐著跪下,深深地磕了三個頭。

鄒敏,合陽縣人,八歲男孩的媽媽,本來可以因為地域關卡限制請假在家的她,拿著工作證明和執法證件,度過層層關卡,毅然返崗,住所堅守。

【大荔市場監管局基層戰疫日記⑩】一群

劉紅江、祝興發、王新昆、姚紅麗,都已步入中年,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本是家中主心骨的他(她)們,在家人的牽掛、埋怨、擔憂之下,自動返崗,堅守至今。關聚餐、禁活禽,查質量、穩價格、保供應、助疏導,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從無怨言。

"李所,我看你這家庭地位日趨下滑啊!"同事們看著正在電話裡安慰妻子的所長李智華,這樣打趣道。"沒辦法啊!這多少天不回家,老爸老媽兒子全扔給媳婦,人家有點小情緒,很正常嘛。"掛了電話的李智華,這樣解釋著。其實電話裡妻子壓根沒有埋怨,而是反覆的叮囑"戴口罩、勤洗手,衣服放在通風的地方晾晾再穿。""按時吃飯,別總吃方便麵,沒營養。""按時睡覺,別總睡前琢磨工作,睡不著傷身體。""別給自己太大壓力,要學會自我疏解,壞情緒很傷身體的。"等等等等。李智華所長一一答應著,心裡說不出的複雜。

住所的日子,這個所裡的9個人,晚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那就是和家人視頻通話,對著擔憂的父母道聲平安,對著隱忍的愛人說聲抱歉,對著思念的孩子鼓勵打氣。其實家人就是他們堅守的力量,更是他們前進的動力。

當國有難、當民有險,市場監管人責無旁貸,衝鋒在前,勇敢無畏,堅守陣地!

戰友們,我們一起努力,春暖花開,我們一起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