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西藏阿里

三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面積有多大?

可以裝進將近19個北京又或者50個上海

如果按國家劃分比整個意大利還要大一點

它被譽為世界屋脊的屋脊

在這片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的藏區腹地

看似荒蕪的大地之上卻包容萬象,風景各異

氣勢磅礴的雪山、靜謐神聖的湖泊

穿行在這片高原腹地

每時每刻都在刷新著你看待世界和自然的視角

給你別樣的體驗

阿里的路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阿里的路,是天路。

行駛在道路上,追逐著朝霞暮色,一場久違的視覺盛宴。

作為曾經2次自駕阿里大北線,1次心血來潮騎行新藏線的我

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無論任何一種旅行方式,

你都會體驗到那種天地之間任你一人馳騁的酣暢感

在這條路上,我遇到過最美的夕陽,

也碰到過暴雨的洗禮,如果你問我還願不願意再走一次。

我只想跟你說“朋友,幾時出發,還有位置嗎?”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從加措拉山埡口通往珠峰大本營的道路,

用九曲十八彎已經不足以來形用道路的曲折。

圖片中雲層下就是珠峰,卓奧友等八千米級的雪山,

天氣好時,極目遠眺,氣勢恢宏。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阿里北線,很多地方沒有路,又到處是路。

坐在車內,透過車窗向外望去,就像是在觀看一場現實版的西部公路片。

去往獅泉河的路上,筆直的公路一直延伸到山的腳下。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13年跟朋友騎行新藏線,有時候十幾二十分鐘沒有一輛車是很正常的事情,累了就躺在路邊休息,任憑雲捲雲舒。

15年自駕在經過新藏線,已經全程柏油路,開起車來那是風馳電掣的。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當然,如果覺得柏油路不過癮,還可以繼續在阿里北線上體驗1500公里塵土飛揚的酣暢,只是誰的車誰心疼。。。

一路上狼煙四起,錯車時切忌搖上車窗,否則。。。你懂的

阿里的措

這片土地上,躺著眾多的湖泊。

聖湖瑪旁雍措、鬼湖拉昂措、中印共有的班公措、以及北線上的扎日南木措等等……

還有更多不知名的海子,脈脈無語,經年沉默,清澈如少女的眼波。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戰無不勝的碧玉湖——瑪旁雍措

在高原走得多了,大大小小的湖泊也看得有些審美疲勞了,

然而當站在瑪旁雍措湖畔,任由高原的風吹打過臉頰,

看著湖水在光影間不斷變化著色調,這種疲勞感頓失。

你會發現,藍色不單是一種顏色,在這裡是由很多種色調組成。

藍紫色、藍褐色、藍綠色、深藍色、淺藍色、淡藍色等等……

不要奇怪,因為這裡是瑪旁雍措。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鬼湖——拉昂措

湖水隨著不同的光影,色調時而碧綠如翠玉,時而又幽藍如天穹。

最關鍵的是拉昂措在岡仁波齊與納木那尼之間,相對於瑪旁雍措,更適合拍攝兩座雪山的倒影和日落。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北線上的明珠——扎日南木措

扎日南木措,國家級著名溼地,

是阿里北線中心位置上的一顆明珠。
扎日南木措坐落在高原隆起過程中沿東西斷裂陷落而形成的大型構造盆地,湖體北面的山麓可見平齊的三角形斷層崖,現在依稀還可以看到古湖岸的痕跡。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兩國一湖——班公湖

班公湖,一大半在中國西藏的阿里境內,

另一小半則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湖形狀狹長。

有趣的是,雖然同屬一湖,

在我國境內的是淡水,湖中生長著大量的魚類和水鳥,每當夏季就有數以萬計的地中海中頭鷗來此繁殖。

而印度境內的屬鹹水,苦澀不能飲用,也沒有魚類生長。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苯教神湖——當惹雍錯

當惹雍錯,苯教神湖。日出日落光影變明暗交錯,湖水色彩隨光影不斷變化,幻妙萬千。北線上除色林錯之外最喜歡的湖。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遺落的翡翠——當穹錯

西藏旅行,走阿里大北線的人少之又少,原始的風貌,數不清的野生動物,還有那迷人的措。

然而,當穹措在北線眾多的湖泊中顯得非常的特別,湖水的顏色令人驚愕,第一次來的朋友,很多都以為湖水是被化學物質所汙染而變色所致。
站在山上俯瞰當穹措,就像是一塊翠玉雕琢在藏北高原,湖水中還有一縷縷如絲綢般的紅色帶狀區域,非常奇特。

大家都說九寨歸來不看水,我想說,在西藏的湖泊,色調之豐富絲毫不亞於九寨溝的湖水。

而當穹措的湖水顏色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假”,像是人為染的顏色,不可思議的翠綠。

阿里的山

阿里地區本就四五千米的海拔,隨便找個山頭往上爬個500米,就已經到雪線了。

從地圖上觀察,我們會發現,這個星球上最雄偉的三大山脈——喜瑪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喀喇崑崙山脈將阿里圍成一股蒼涼超凡的極地氣韻,眾多發育良好的大陸性冰川錯落在阿里腹地。

這些高山從大地上突兀地隆起,有時混亂無序地重疊,有時整齊對稱地一座挨著一座。雲朵在山麓上投下陰影,形成山色的層次變化,有著驚心動魄的美。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眾神之神——岡仁波齊

岡底斯山脈,長度約1100千米,海拔5500-6000米,西起喀拉崑崙山脈東南部的薩色爾山脊,東延伸至納木措西南,與念青唐古拉山脈銜接,其走向受噶爾藏布-雅魯藏布江斷裂的控制。

從高空俯瞰,它的西段呈現著東南走向,主要支脈阿隆幹累山以同一走向並列於主脈的北側,岡仁波齊峰正是該段的主峰。

西藏的神山眾多,但是在這些神山之中,海拔只有6656米的岡仁波齊卻是眾神之神。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納木那尼峰

與岡仁波齊一湖相隔的,是屬於喜馬拉雅山脈的納木納尼峰。

納木納尼峰是喜馬拉雅山脈主要高峰之一,山腳下便是瑪旁雍措和拉昂措等著名湖泊。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阿里北線上,五彩的山脈。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阿里南線上的“五指山”,一縷光透過雲層斜射在山脈上,光影萬千。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普蘭縣南邊的雪山群。普蘭雪山眾多,是阿里三圍中的“雪山圍繞的地方”。

阿里的景

如果你認為阿里地區只有雪山湖泊以及一片荒蕪,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片高地孕育了象雄文化,西藏的原始宗教雍仲本教相傳也發源於岡底斯山脈與瑪旁雍錯一帶,古格王朝遺址內的壁畫更是精美絕倫,令人歎為觀止。

它們容得下你所有的讚美,刷新你看待歷史和自然的眼光,給你全新的視角和體驗。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上帝的傑作——札達土林

土林氣勢恢宏,在遠方雪山的襯托下,宛若神話世界。

它會顛覆你的認知,帶給你觸動心靈的震撼。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遺落的輝煌——古格王朝

這是一片滄桑的土地,但是滄桑之中透著雄壯。

在這裡,我們可以感受歷史的輝煌,傾聽古人給我們留下的人生智慧。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這座經歷過兩次戰爭,十七世紀被遺棄的古堡,內部留存著的佛像壁畫堪稱絕世精品,最終卻被毀於“偉大革命”,其中的悲憤天地可鑑。

和朋友們在古格外一夜的蹲守,等待黎明的來臨,趁銀河未曾褪去,記錄下古格星空。

歷史是真實的,只是我們看到的往往是被人修飾過的故事,要想了解這個世界,用腳步去感知未知的土地,用心靈去觸摸時光的記憶才是對歷史最好的品讀。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飛翔之寺——託林寺

託林寺,藏語意即“飛翔空中永不墜落的寺廟”,因此又叫“飛翔寺”。

古格王朝在阿里地區建造的第一座佛寺,仿照前藏桑耶寺風格所建。

在藏族歷史上,託林寺的地位舉足輕重。

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峽、仁欽桑布等人物的故事都以託林寺為背景展開,它凝結了印度、尼泊爾和拉達克的工匠的心血,也是三地的建築和佛像風格的集大成者。

野生動物的天堂——羌塘草原

西藏是野生動物的天堂,而羌塘地區則是天堂中的聖地。

藏野驢、藏原羚、狼、喜馬拉雅棕熊、野犛牛、禿鷲等等在內地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在羌塘無人區都並不少見。

更有世界罕見的金絲野犛牛。

羌塘腹地、可可西里我還未曾去過,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走一趟,親眼去見證這片孤寂並不孤獨的神奇地區。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我始終認為,西藏最漂亮的動物非藏野驢莫屬。

奔跑起來,強勁有力,發起呆來,萌化冰山。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羌塘無人區,即使是強健的藏野驢,在這片氣候條件極其惡劣的地方,也難逃被獵殺的命運。圖中的糞便為狼糞。一頭野驢的屍體可以讓幾條狼,幾隻禿鷲、狐狸更頑強的生存下去。

這就是自然法則,優勝劣汰。客觀說在這片無人區強壯的野驢天敵屈指可數,不過最大的危險還是來自人類……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黑頸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澤和蘆葦沼澤,以及湖濱草甸沼澤和河谷沼澤地帶。是在高原淡水溼地生活的鶴類,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禿鷲,是高原上體格最大的猛禽。在中國,終年留居於甘肅北部、青海、四川、西藏、新疆南部等地,翅展可達兩米。主要以大型動物的屍體和其他腐爛動物為食,被稱為“草原上的清潔工”。

西藏阿里:荒蕪並不孤寂的大地

文章的最後,留給這隻藏羚羊,2011年第一次阿里大北線達則錯湖畔,車子行駛過一個山坡,突然就看到了這隻孤寂的雄性藏羚羊。停車與之對望,它並沒有慌張的跑掉,而是慢慢的向湖邊退去,邊走邊回頭望向我們。舉起相機的一刻,記錄下藏羚羊回眸一瞬。


這就是西藏阿里

在這片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的藏區腹地

看似荒蕪的大地之上卻包容萬象,風景各異

氣勢磅礴的雪山、靜謐神聖的湖泊

穿行在這片高原腹地

每時每刻都在刷新著你看待世界和自然的視角

給你別樣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