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兩連降後仍承壓 交運行業受機構熱捧

本報記者 吳珊

汽油、柴油價格迎來“兩連降”。國家發改委宣佈,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0年2月1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降低415元和400元。

至此,2020年國內成品油調價已呈現“二跌一擱淺”的格局,下一次調價窗口將在2020年3月3日24時開啟。

事實上,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已進入下行通道,這輪調整序幕正式拉開。1月28日盤中,國際油價更是跌到了3個多月來的最低價位。雖然業內普遍認為,油價在目前為止有效見底的可能性較大,國際油價隨即出現一波反彈走勢,但是由於原油需求的擔憂揮之不去,以及OPEC及其盟友(包括俄羅斯)可能擴大減產的不確定性,加之盤中投機資金繼續大幅減持多頭倉位,市場樂觀情緒屢遭打壓。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預計,短期內疫情將繼續對原油市場產生影響,油價將繼續承壓。

值得一提的是,油價承壓卻成為交通運輸行業(含航空業和物流業)告別低谷的“助推器”。2月19日,在滬深兩市股指震盪調整之際,36只交通運輸概念股逆市上漲,華夏航空漲幅居首,達到5.79%,緊隨其後的是吉祥航空,漲幅為3.81%,春秋航空則以2.88%的漲幅位居第三名,此外,順豐控股、海航控股、鐵路物流等14只個股漲幅也均在1%以上。

與此同時,交通運輸行業的估值優勢也受到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2月19日,交通運輸行業最新動態市盈率為17.09倍,低於全部A股整體市盈率,處於申萬一級行業較低水平,板塊內10只成份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不足17倍,具體來看,這10只成份股分別為:五洲交通(4.73倍)、山西路橋(6.61倍)、中原高速(7.57倍)、城發環境(7.74倍)、招商港口(10.86倍)、楚天高速(11.14倍)、德新交運(12.38倍)、淮河能源(14.59倍)、嘉友國際(14.83倍)、北部灣港(15.56倍)。

此外,基於疫情影響、出行數據不佳,交通運輸行業優惠、扶持政策頻出。天風證券認為,行業將繼續沿著內生+外延路徑快速擴張,看好相關領域龍頭公司2020年業績釋放加速與長期成長價值。

數據顯示,最近1個月內,共有26只交通運輸概念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順豐控股、中遠海能、上海機場、大秦鐵路等4只個股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達到或超過4家。其中,“估值偏低”、“抗風險能力強”、“品牌優勢巨大”成為機構扎堆看好順豐控股的重要因素。

(編輯 喬川川 策劃 趙子強 張穎 吳珊)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