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禽畜養殖企業2019年業績“報喜”開年家禽行業因疫情“告急”

2019年,畜禽養殖業迎好年景,產業鏈內上市公司接連交出優異“成績單”。

益生股份(002458)2月19日晚披露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5.84億元,較上年度增長143.26%;淨利潤21.76億元,較上年度增長499.73%;基本每股收益3.79元。公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7股。

正邦科技(002157) 同晚披露業績快報,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54.42億元,同比增加了15.05%;淨利潤16.97億元,同比增長777.53%;基本每股收益0.69元。

大中型養殖企業業績暴增

上述兩家公司淨利大增的原因大部分源於需求緊缺下的漲價效應。益生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父母代肉種雞雛雞均價較上年度增加115.05%,商品代肉雛雞均價較上年度增加101.94%。

正邦科技稱,報告期內,生豬價格上漲使公司生豬養殖板塊毛利提升,利潤增加。

而且,正邦科技去年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僅增加15.05%,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自2019年二季度生豬價格開始回暖,10月份進入上升通道,生豬價格的大幅上漲使公司生豬養殖板塊的收入有所提升。

此外,正邦科技2019年末總資產310.89億元,比2018年末增加45.78%,主要原因是養殖的生產規模持續擴大,為了進一步釋放產能公司租賃了部分豬舍,從而預付賬款、長期待攤費用、存貨、生產性生物資產較去年有所增長。

此前,多家禽畜養殖企業預披露了2019年年報業績。在去年“最強豬週期”中,一些大中型禽畜養殖企業業績大幅提升。

如牧原股份預計2019年淨利潤盈利60億元至64億元,同比增長1053.38%至1130.28%;溫氏股份預計2019年盈利138.5億元至143億元,同比增249.97%至261.35%;聖農發展預計全年實現淨利潤40.8億-42億元,同比增長171.01%-178.98%;民和股份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16億元-16.5億元,同比增長320.33%-333.47%。

開年家禽行業損失嚴重

去年禽畜養殖產業遇上好年景,但2020年開年即遭逢新冠病毒疫情,接下來產業走勢又會如何?

e公司記者關注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2月18日15時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菜籃子”穩產保供工作情況。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介紹,這次疫情發生以來,活禽交易市場關閉,飼料、禽苗、活禽運輸受阻,家禽屠宰企業停工停產,家禽的產品消費降低,整個家禽行業損失非常嚴重。

楊振海表示:當前,正值家禽補欄的關鍵時期,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我們分析,可能會對二三季度的禽肉、禽蛋市場供給帶來一定的影響。

當前,農業農村部正在加快恢復家禽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努力減少損失,確保家禽產品市場供應。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宋丹陽回應目前疫情對農產品影響時表示:從全國情況來看,重點“菜籃子”產品市場供給總體充足,市場運行基本平穩,市場價格有漲有跌。

宋丹陽介紹,春節以來,豬肉批發均價小幅上漲後,穩定在每公斤50元左右。2月17日,批發市場豬肉均價為每公斤50.8元,比春節前漲了7.6%;雞蛋、雞肉價格偏弱運行,都比春節前有所下跌。

券商:豬價高位運行 禽價尚需觀察

e公司記者查閱公告發現,受新冠疫情影響,多家禽畜養殖企業1月的銷售出現環比下滑狀況。不過,仍有多家券商看好禽畜養殖企業。

東海證券2月16日行業週報顯示,春節之後豬價持續上漲,受到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短期生豬調運難以完全恢復,加上生豬供應整體偏緊,豬肉消費剛需支撐,預計短期豬價有望繼續上漲。與此同時,非洲豬瘟疫情常態化使得行業產能恢復仍需較長時間,供給持續偏緊,預計2020年生豬價格仍將維持高位。

對於禽養殖板塊,東海證券表示本週雞苗價格觸底反彈,隨著屠宰場和飼料廠的逐漸開工,養殖場的補欄需求有所回升。受到企業、學校等延遲復工、開學的影響,雞肉消費需求減緩,短期雞肉價格仍將承壓。隨著後期疫情的緩解以及消費端的恢復,雞肉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華創證券認為,疊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產能被動出清及補欄受阻,預計2021年生豬價格將維持高位。大型養殖集團正迎來巨大擴張機遇,上市豬企淨利潤或分化;禽養殖方面,因防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部分區域原料、雞飼料調運受阻,已造成肉雞行業去產能,肉雞中期價格走勢取決於疫情所致的產能出清程度。

中泰證券認為,雖然生豬養殖股的週期邏輯已經結束並轉為成長,但是當前生豬、仔豬價格的持續高景氣,以及新冠疫情下作為必選消費品豬肉的剛性需求,市場進一步抬升了對生豬養殖行業2020年的盈利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