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研究院發佈消費者購房調查:延期、線上化、品質居住成關鍵詞

疫情給房產行業帶來了較大變動,消費者的居住需求更是直接受到影響。近日,貝殼研究院聯合和訊房產發起了“疫情下的住房消費者預期調查”,調查分析顯示,在購房計劃、房價預期、意願偏好和購房渠道等方面,消費者購房心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需求延期、高品質居住、線上找房成為關鍵詞。

洞察一:購房計劃延長3-6個月

疫情並未大幅削弱消費者的購房需求,調查發現,僅有8.5%的受訪者表示受疫情影響取消買房計劃。由此可見,絕大部分有購房計劃的消費者只是推遲或觀望,消費者的購房意願並沒有受到較大沖擊。

貝殼研究院發佈消費者購房調查:延期、線上化、品質居住成關鍵詞

疫情對消費者購房計劃的影響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基於其對於疫情平復和市場秩序恢復的判斷,消費者購房計劃普遍出現延遲,計劃推遲時間主要在半年以內。其中,購房計劃推遲1-3個月的比例最高,在6個月以內的累計佔比達67.8%。

貝殼研究院發佈消費者購房調查:延期、線上化、品質居住成關鍵詞

買房和換房群體購房計劃延遲時間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洞察二:預估房價穩中有降

調查顯示,43.9%的受訪者認為房價會小幅下跌,27.6%的受訪者認為房價會保持穩定。對房價下跌的預期,可能來自於開發企業有儘快降價促銷回流資金的需要。到去年年底,部分城市的新房庫存上升,面臨去化難的問題。以北京為例,截止目前,北京新房(普通住宅+自住型商品房+別墅)尚有9.6萬套待售房源,開發商降價促銷是大概率事件。購房者期待未來的降價空間,因此會進入觀望期。

貝殼研究院發佈消費者購房調查:延期、線上化、品質居住成關鍵詞

消費者對後期房價的預判分佈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洞察三:更看重優質公共資源

資源集中的大城市仍是多數人的購房首選,城市住房市場的發展將繼續遵循基本面原則。疫情雖然讓消費者更關注物業、醫療資源等,但好的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所以在人群密度較低的郊區、老家以及大城市之間,更多的受訪者選擇了在資源集中的大城市購房。

貝殼研究院發佈消費者購房調查:延期、線上化、品質居住成關鍵詞

疫情後消費者購房意願分佈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洞察四:品質物業服務需求上升

在此次調查中,有63.3%的受訪者表示更願意為高品質的物業付費,比例高於醫療、交通條件等。在有換房計劃的受訪者中,更願意為高品質物業付費的比例達74.5%,比例顯著高於交通條件。

疫情發生後,好的小區物業對於防治疫情傳播的作用顯現出來。好的小區物業提前預防、及時排查、實行規範化人性化服務,比物業管理相對較差以及沒有物業的小區更加讓消費者感到安全,“好社區”的標準逐漸從硬件設施的完備度轉向軟性的社區服務。

貝殼研究院發佈消費者購房調查:延期、線上化、品質居住成關鍵詞

買房和換房消費者購房付費意願分佈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洞察五:線上找房、購房成趨勢

此次調查中,有60%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在線上購房,但會在線上看房源信息、諮詢購房事宜。雖然購買決策短期內仍難以由線下轉至線上,但越來越多的交易場景由線下向線上遷移,比如VR帶看和線上協商等。有29.2%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在線上買房,線上購房已開始被一部分人所接受。房產線上化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而且此次疫情正在加速這一趨勢的發展。

從貝殼新增客源的來源看,春節期間,有超過70%的新增客源是從線上渠道轉化而來,這一比例遠遠高於之前水平。如果消費者越來越習慣於VR看房等途徑,從線上看房、與經紀人線上交互的比例會越來越高。線上和線下未來的職責分工會越來越明確。線上主要解決信息匹配的問題,通過更加及時、豐富的信息降低信息不透明,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線下經紀人則專注於高品質的服務。

貝殼研究院發佈消費者購房調查:延期、線上化、品質居住成關鍵詞

消費者對於互聯網購買房屋的意願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此次疫情對於行業是一次倒逼的機會,真正線上買房需要更加完善的數據基礎設施,需要完善的法律監管體系,也需要專業分工的服務者。隨著政府電子政務的推進、新房與二手房信息平臺的建設,互聯網技術會徹底改變買房這件事。

在疫情衝擊下,消費者的購房需求並沒有減少多少,而只是陷入短期觀望,對更大戶型、更好物業服務、更高資源配置的改善需求仍然強烈,同時其線上找房的習慣逐步得到培養。這種對市場的觀望、對高質量房源、對更專業的服務的需求將推動房產服務平臺改進服務方式,房產服務者提高服務水平,進而推動其在疫情平復、市場回暖後,為更多消費者找到理想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