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需抓好五個“要”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需抓好五個“要”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丨學者聚焦系列文章(14)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2月14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更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指出了五個“要”,從迎接大考、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層面上提出了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的新要求,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遵循。

一要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公共衛生關涉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法律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全面依法治國是一項重大戰略,要更好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就要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法律體系,為公共衛生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為此,要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仔細檢視戰“疫”大考中暴露出的問題和矛盾,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加快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用健全的法律制度築牢生物安全的堅實底線。

二要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基層為重點、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中西醫並重。要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防控能力建設,築牢第一道防線;要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健全執業人員培養、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通過完善機制夯實隊伍;要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分級診療等制度建設,推動公共衛生服務與醫療服務高效協同、無縫銜接,健全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機制,用完善的機制為疾病預防控制提供製度支撐;要強化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科學確立疾病預防控制基本底線,努力守住底線,降低風險。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調機制,使疾病完全處於可控範圍內。

三要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借鑑國際社會應對重大疫情有效做法,及時總結我國應對重大疫情的經驗教訓,遵循客觀規律,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精準解決疫情第一線問題;要建立科學研究、疾病控制、臨床治療有效協同機制,在緊密配合、耦合互動的協同作用中產生協同和放大效應,形成疫情防控救治最優化整體效應;要對戰“疫”大考暴露出的問題審慎反思,發現問題、查缺補漏、補齊短板,健全優化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要運用現代數字技術,發揮好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在公開疫情信息、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控制病毒傳播、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緩解社會壓力等方面的作用,打造智能化疫情防控救治體系。

四要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是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社會保障制度,它對於保障公民基本健康、推動政府改革與完善、創造社會安全與和諧、實現美好生活具有重要功能。要根據實踐發展和社會需求,完善應急醫療救助機制,在突發疫情等緊急情況時,確保醫療機構先救治、後收費,把人民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要關注困難群體,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減輕困難群眾就醫就診的後顧之憂。要統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公共衛生服務資金使用,提高對基層醫療機構支付比例,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有效銜接,合力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五要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應急物資指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過程中必需的保障性物資,在應急管理中起基礎性作用。必須把應急物資保障作為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重要內容。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採儲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儘快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做好對突發事件的科學預判,對應急物資需求作出科學規劃,優化重要應急物資產能保障和區域佈局,做到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對短期出現的物資供應短缺,建立集中生產調度機制,利用市場和社會力量,統一組織原材料供應、安排定點生產、規範質量標準,確保應急物資保障有序有力;要強化應急物資儲備意識,健全國家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根據突發事件的預警,科學調整儲備的品類、規模、結構,提高儲備水平和效能;要建立國家統一的應急物資採購供應體系,增強政府應急物資的籌集能力,對應急救援物資實行集中管理、統一調撥、統一配送,推動應急物資供應保障網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上述五個“要”從法治保障、預防控制體系、防控救治體系、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應急物資保障體系五個方面闡明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內容與要求,對全面深化國家治理體系改革,提高應對危機能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作者系陝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