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四支隊伍齊上陣 眾志成城戰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界首市市、鄉、村三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組織基層黨員幹部、社區志願者、村民小組長、外地回界流動黨員“四支隊伍”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基層黨員幹部日夜堅守

任寨鄉任寨村黨總支書記周麗敏,自全市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後,便帶領村“兩委”班子和全村黨員,分片包乾,挨家挨戶宣傳上級政策和防疫知識,開展排查登記、設置卡點,從大年三十開始,每天工作到深夜12點多,已經20多天沒有正常吃過家裡一頓熱飯了。在她的影響下,丈夫劉洋也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組織村民小組長、退役軍人等群體,成立志願服務隊,與她並肩作戰。期間勸說了3戶人家延辦婚事、1戶喜宴取消。

“疫情形勢嚴峻,防控人人有責,大家一定要少出門、少聚集,不走親串友,不扎推敘話,不聚眾打牌,不一起喝小酒……”舒莊鎮舒莊村黨組織書記高文好每天準時給群眾開疫情防控廣播會。疫情發生後,高文好堅守崗位,靠前指揮,第一時間安排宣傳、調查、排摸、設崗、物資準備等工作,採取“十戶聯防”方式,積極發動群眾參與聯防聯控。“通過群眾管理引導群眾,不僅工作更細緻、更精準了,還提高了群眾參與防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現在,舒莊村家家都有宣傳員,人人都是防控員,各項防控工作高質量開展。

黨徽就是工作證,黨旗就是行動令。在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面臨嚴峻威脅的時刻,界首市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主動請纓,日夜奮戰在基層疫情防控一線。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只用忠於職守、甘於奉獻的實際行動,默默彰顯著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截至目前,全市18個鄉鎮街道黨(工)委、159個村(社區)黨組織、2647名黨員幹部在基層投入宣傳引導、集群疏散、卡點執勤、入戶探訪等各項工作,切實為廣大群眾築起了一道道安全“防護網”。

村民小組長擔當作為

身穿軍綠大衣,帶著口罩,一輛電動三輪車,一個小喇叭,簡單的一套設備,就是陶廟鎮王石村段朱營村民小組小組長段兆銀疫情防控宣傳的固定裝備。段朱營村不大,全村有五十多戶村民,段兆銀每日穿梭在村間小道,宣傳疫情科學防控知識、勸散扎堆聚集群眾,呼籲群眾居家不亂跑、出門戴口罩、體溫測量好;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宣傳政策,宣傳形勢,一天到晚喇叭不停,三輪車不停,讓每戶群眾都認識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經過宣傳走訪,現在段朱營的群眾安心居家隔離,有效切斷了疫情傳播的途徑。

年近古稀的郭慶運,是一名有著30年黨齡的退休教師。退休後,郭慶運積極發揮餘熱,通過推選,擔任泉陽鎮老董寨村郭楊莊自然村村民小組長。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他率先啟動本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大年三十晚上勸散兩場酒宴;組織建立了本村第一個道路卡點,配合鎮村開展晝夜執勤;主動擔任武漢返鄉人員居家隔離包保責任人,每天至少到家探望兩次,監督衛生清潔,做好藥物消毒,還為其代購日用品。

村民小組長整天和群眾打交道,對當地情況十分清楚,群眾基礎好,他們的作用能夠有效發揮,等於打通了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近年來,界首市對159個村(社區)實現了村(居)民小組自治全覆蓋,推選產生了1281名村(居)民小組長參與基層治理工作。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1281名村(居)民小組長在基層黨組織帶領下,主動作為、科學防範,配合鎮村幹部走在防控疫情最前線,積極開展基層自治,為居民群眾有效防疫保駕護航。

志願者隊伍匯聚力量

磚集鎮任樓村的退役軍人任幫民,曾經參加過汶川地震救災,在界首市全面開展疫情防控的緊急時刻,他積極主動報名參加了村裡的志願服務。他說:“我是一名退役軍人,若有戰,不召也必回!我志願加入疫情防控一線隊伍,一定為群眾生命安全把好關。”連日來,任幫民一直協同鎮、村幹部,開展疫情宣傳、摸排、上報、巡邏、卡點值守等工作,展現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軍人本色,為人民群眾豎起了一道堅強的疫情防控防線。


界首:四支隊伍齊上陣 眾志成城戰疫情

“我們婦女同志也要盡一份責任,要和男同志一樣上一線。”在光武鎮黃寨村,張海紅充分發揮婦女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主動參與摸排武漢返鄉人員登記和隔離工作,逐戶宣傳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張海紅還組織村裡的婦女志願者,成立“巾幗志願者巡邏隊”,扛紅旗、守卡點、搞宣傳,成為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最靚麗的巾幗色彩。

界首:四支隊伍齊上陣 眾志成城戰疫情

界首市總人口80多萬,全市設立大小檢測卡點、執勤點、勸返點745個,僅靠基層黨員幹部開展防控,力量比較薄弱。通過各基層黨組織積極發動引領,全市各領域迅速成立志願服務組織,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有組織有紀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黨員、青年、婦女、工人、農民、企業家等志願者,廣泛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活動,為築牢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防火牆發揮了有效作用。目前,全市已組建志願者服務隊466個,4148名黨員、群眾義務加入,捐資捐物、出勤出力、義務走訪、宣傳發動等,有效充實了基層疫情防控一線力量,逐步實現了基層群眾在疫情防控中自我發動、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職能,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流動黨員添活力

“雖然疫情防控存在風險,但是總要有人去做,我是黨員,關鍵時刻義不容辭。我主動向家鄉黨支部請戰,自願參與到抗擊疫情的前線,為村民站好防控崗!”王博海是河南省黃河科技學院的一名在讀學生幹部、預備黨員。寒假返鄉期間,得知家鄉大黃鎮史爐村疫情防控亟需工作人員,王海博便主動與村黨總支書記聯繫,主動請戰,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堅持在村口執行卡點任務,詢問過往人員,開具出入憑證,登記出入人員信息,宣傳新型冠狀病毒的科學防控,勸導村民在非常時期不要外出等。

界首:四支隊伍齊上陣 眾志成城戰疫情

合肥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劉長青是一名大學生志願者,作為預備黨員的他主動申請加入所居住的東城街道張孔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掛上工作牌,儼然一位“守門將”,他認真對來往溫馨家園小區的人員進行嚴格登記管控。在他的動員下,其父親劉建軍也主動加入到抗疫一線,成為了人們眼中的“上陣父子兵”。在社區黨支部的組織領導下,他們嚴格執行“每兩天由1名固定人員出門採購”的號召,協調小區工作人員辦理居民出入通行證,為小區居民嚴把安全防線

目前,全市共有983名像王博海、劉長青一樣的流動黨員,由於在外上學、經商或務工,很少參與家鄉事務,因為防控疫情需要,他們主動向當地黨組織亮出身份,站出來,投入家鄉疫情防控一線,與家鄉人民一起面對困難,踐行了黨員的擔當與使命。

時間,記錄下人民戰“疫”的速度,也記錄下共產黨員的馳援和堅守。在全市各級黨組織的積極發動下,“四支隊伍”時刻保持“戰時”狀態,秉持著“戰必勝、攻必克”的信心和決心,牢牢豎起堅實的人民戰“疫”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