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股指收紅滬指站上3000點 機構稱短線有震盪整固需求

A股三大股指今日集體走強,滬指收盤上漲1.84%,重新站上3000點大關,收報3030.15點;深成指與創業板指分別大漲2.43%與2.21%,雙雙再創階段新高。兩市成交額再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684億元,行業板塊呈現普漲態勢,券商板塊大漲。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入70億元。

滬深:在外圍股市繼續走好的刺激下,今日滬深兩市大盤均出現了微幅高開,開盤後大盤受制於3000點整數關口,出現了衝高回落,並一度翻綠,不過跌幅不大,在樂觀資金入場的推動下,大盤午盤收盤前企穩回升。午後開盤後,樂觀資金的入場力度進一步加大,推動大盤震盪上行,並突破了3000點整數關口的壓制,在3000點大關站穩後,進一步刺激了場外資金的入場熱情,尾市大盤進一步走高。收盤時,上證綜指報收於3030.15點,上漲54.75點,漲幅1.84%,成交4137億;深證成指報收於11509.09點,上漲273.49點,漲幅2.43%,成交6546億。滬市上漲家數為1367家,平盤29家,下跌236家;深市上漲家數為1907家,平盤41家,下跌295家。兩市漲停板家數為118家,跌停板家數為1家。兩市成交額再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684億元,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入70億元。

從今日盤面來看,最大的看點無疑就是券商股的強勢上攻,銀行股和保險股也走勢較強,金融股的集體上攻較好的推動了指數的上行,刺激了場外資金的入場熱情。今日景點及旅遊股、視聽器材、白酒股、機場航運、光學光電子、酒店及餐飲股、節能照明、二維碼識別、超級品牌、柔性屏、在線旅遊、無人零售、家用電器、互聯網金融股、超清視頻、智能穿戴、燃料電池等板塊也均有不錯的表現,處於板塊漲幅榜前列,較好的活躍了市場人氣。口罩股、禽流感、流感股、超級真菌、動物疫苗等醫藥類股則表現較弱,處於板塊跌幅榜前列。總的來看,今日滬深兩市個股還是以上漲為主的,量能繼續放大,為近十個月以來的最大量能,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

港股:今日開盤,港股恆指高開0.4%,隨後翻綠,午後跌幅收窄。截至收盤,恆生指數(27609.16, -46.65, -0.17%)跌0.17%,報27609.16點;國企指數漲0.05%;紅籌指數跌0.35%。中資券商股上漲。海通證券(9.14, 0.41, 4.70%)漲4.7%;中國銀河(4.64, 0.20, 4.51%)漲4.95%;光大證券(6.21, 0.25, 4.20%)漲4.36%。

消息面:.1、商務部:疫情對一季度消費影響最大預計二季度消費市場仍將處於恢復期

商務部表示,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的影響,要全面、客觀、理性分析看待。由於國家統計局尚未發佈1-2月份統計數據,我們初步分析判斷認為:疫情對消費短期影響較大,中期影響平緩,後期逐步恢復,疫情不會改變我國消費長期穩定和持續升級的發展趨勢。從時段上看,一季度消費影響最大。疫情高峰在1月下旬爆發,對1、2月特別是2月份影響最重,3月份消費市場有望觸底企穩;預計二季度消費市場仍將處於恢復期,下半年進一步好轉,受疫情影響的部分補償性消費進一步釋放。

2、財政部:預計養老金減收4714億元 但是影響總體可控

財政部副部長餘蔚平在發佈會上表示,截止到2019年底,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已經超過了5萬億元。這次出臺的階段性的減費政策,預計養老金減收4714億元,雖然基金收入有所減少,但是影響總體可控,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是有保障的。截至2019年底,中央層面已經完成四批81家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國有資本的劃轉工作,劃轉的國有資本是1.3萬億元,地方層面劃轉的工作也正在積極的推進。

3、上海:防疫相關企業申請科創板,即申請即受理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軍表示,在滬金融市場開闢綠色通道,加大創新服務力度,拓寬疫情防控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視情減免交易結算費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清算所等加快審核,支持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上海證券交易所還對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的相關企業,做到即申請即受理,組織熟悉生物醫藥行業的專業審核人員集中攻關、快速審核。

4、知情人士:海航相關傳聞不準確各方一直在努力

2月19日晚間網上突然傳出國內第四大航空公司海南航空要被接管的消息。傳言稱,受疫情打擊,原本就資金鍊極度緊張的海航集團終於撐不住了,將由海南省政府出面接管。海航集團被按管之後的資產將被國航、南航、東航等航司分割。21世紀經濟報道2月20日從接近消息源的知情人士那裡瞭解到,上述相關傳聞不準確,海航以及相關方一直在努力解決海航面對的問題。

5、中小企業三項社保繳費部分免徵免徵期限不超過5個月

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研究明確免減緩企業社保單位繳費:免就是從2月起,各省份可對中小企業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三項社保的單位繳費實行免徵,免徵的期限不超5個月。

對於後市走向,思維財經彙總了各機構的觀點,以供參考。

中信建投表示,目前市場更傾向於博弈流動性寬鬆、政策加碼以及利空趨勢邊際改善背景下的結構性交易機會。目前流動性寬鬆邏輯發生改變,這會使短線市場承壓,而且在近期的快速修復之後,市場短期累計了一定的漲幅,短線可能需要震盪整固,重新等待新的刺激因素。不過在貨幣政策暫歇後,後市對於財政政策發力支持實體經濟的預期會升溫,相關板塊可能帶來階段性交易機會。

國盛證券表示,隨著政策預期不斷強化,企業復工有序進行,經濟有望逐步恢復,A 股市場環境大幅改善,為 A 股市場修復性上漲創造了有利的內外部條件,市場中長期趨勢濤聲依舊。操作上,維持前期的觀點:1、科技類行業重點關注:電子(半導體、蘋果鏈等)、計算機(雲計算等)、傳媒(互聯網、遊戲等)、通信(光通信、5G設備等)、新能源汽車(特斯拉產業鏈等)、軍工、創投、地產等,2、主題建議關注新基建、科創板、氫能源產業鏈、WIFI6等;3、關注直接受益的券商、期貨、互聯網+金融。短期不妨關注下期貨概念在品種增多,流動性寬裕,套期保值,槓桿及“宅經濟”多重題材加持下的交易性機會。

山西證券表示,對短期走勢保持樂觀,短期內有交易性機會存在,但也要注意及時規避風險。政策呵護下市場有望維持交投活躍的態勢,但是近期存在不少風險點,目前市場中的確定性機會減少,操作難度加大。此前市場走勢主要受疫情的發展驅動,隨著逐步復工復產,資金開始逐步佈局一些基本面較好、確定性較高的個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