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銀行業金融“自助餐”為企業復工復產精準蓄能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0日電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近日,南通銀保監分局陸續發佈南通銀行業金融機構惠企政策清單,為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送上一份金融“自助餐”,企業可以根據自身不同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精準蓄能。

  開闢綠色通道,跑出金融服務“加速度”

  “開闢綠色通道,簡化辦理流程,提高審查審批效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企業生產經營面臨難題,南通銀行業金融機構迅速開通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啟動應急授信流程,跑出金融服務“加速度”。

  位於海門市三廠工業園區的南通西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運轉,防護濾布在流水線上成型成卷,一派全力以赴開工復產的喜人景象。該公司負責人袁惠新感慨,“多虧了海門農商銀行的支持,我們才能順利上馬新的生產線。”13日上午,該行得知企業資金短缺後,立即聯繫企業幫其量身制定授信方案,580萬元存量貸款無還本續貸,同時新增500萬元信用貸款,從電話聯繫到完成審批僅花了6個小時。

  為了能讓金融活水以最快速度注入企業,各銀行金融機構“拼盡全力”。如建行南通分行對單純購置生產疫情防控相關設備、物資的,申請貸款金額3000萬元以下的重點項目,無需上報省行可直接出具評估意見;工行南通分行對納入白名單的小微客戶簡化准入審查,取消小微經營快貸客戶准入環節,辦理“e抵快貸”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辦妥抵押後當天內完成貸款發放。

  此外,多數金融機構積極探索遠程服務,江蘇銀行南通分行通過“江蘇銀行融惠e點通”,為秩禾醫療器械公司在線辦理了100萬元純信用貸款,24小時內便完成從資料蒐集到額度啟用;招商銀行南通分行通過線上審貸,當天順利完成啟東某企業3000萬元授信的延續審批,保障企業資金週轉無縫銜接。

  特色信貸產品,為企業精準“供氧輸血”

  “經營快貸(抗疫貸場景)”、“防疫貸”、“雲義貸”、“科技防疫貸”……近段時間來,各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陸續推出“抗疫”系列信貸產品,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市民李女士從事塗料生意多年,經營著5家門店。近日,企業復工銷售在即,卻面臨著支付疫情期間員工工資、支付貨款的壓力,資金鍊十分緊張。11日,李女士試著申請了長江商業銀行南通分行的“復工應急貸”,次日,20萬元貸款便打到其賬戶上,“有了這筆資金,我們就能順利復工了,感謝銀行為我們雪中送炭。”

  中國銀行南通分行推出的中銀“防疫貸”,是用於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相關企業應急生產的專項貸款,主要支持符合相關條件的“三必需一重要”行業企業,最高授信1000萬元;

  江蘇銀行南通分行推出的“科技防疫貸”,是專項用於履行醫療機構、政府部門等採購合同或服務協議的授信產品,主要支持醫用物資生產類、生物醫藥研發類、防疫物資原輔材料供應類、抗疫保障基礎設施配套類企業;

  南通各法人機構農商銀行針對農戶、個體戶、城鎮居民、公職人員、軍人黨員、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紛紛推出系列特色信貸產品。“線上辦理、信用擔保、審批快速、利率優惠”是這些特色信貸產品的共同特徵,但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獨特性”,讓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為企業精準“供氧輸血”支持復工復產。

  降低融資成本,“減輕壓力”助企發展

  日前,南通出臺“克難惠企12條”政策意見,在提高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明確提出要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重要防疫物資和重點民生領域的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綜合成本在2019年基礎上再降0.5個百分點。

  位於海安的南通匯優潔醫用材料有限公司承擔著重要的防護物資生產任務,連日來,該公司加班加點,從採購原材料、翻新啟用老舊生產線、招募生產工人,到順利復工復產,再到擴大產能,企業開足馬力生產保供的背後離不開巨大的金融支持:郵儲銀行南通分行為其提供了最低年利率3.15%的優惠信貸,交行南通分行以2.5%的利率給予了500萬元信用貸款額度。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沒想到能有這麼優惠的利率,為企業大大降低了融資成本,讓我們應對疫情、加快生產更加從容。”

  對於復工復產企業,南通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不高於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水平基礎上,用好用足各項優惠政策,執行優惠利率和費用減免,為企業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此外,各銀行還靈活調整信貸週期,根據企業受影響程度、復產情況及貸款狀況等,合理採取展期、延期、調整還款計劃、調整付息方式、無還本續貸等手段,切實減輕受困企業還本付息壓力。轄內大部分銀行機構明確小微企業申請後無需先行歸還本金,符合條件的可直接發放新貸款覆蓋原有債項,減輕企業轉貸週轉壓力。

  疫情發生以來,據初步統計,南通市銀行業支持復工企業順利完成到期貸款524筆、58.84億元週轉,無一筆轉逾期,沒有出現壓貸、斷貸、抽貸現象,新增疫情防控領域相關企業授信7.76億元,降低企業利息支出944萬元,保障疫情防控和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