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写的文章没人看


如果我写的文章没人看

1

有一次我在今日头条上发了一篇文章,推荐量也不少,几百个的推荐数额,可惜才9个阅读。

还有一次,我发了一篇文章,是让人接受自己,不要太焦虑,结果被一个评论者评论为“毒鸡汤”。

虽然我开了这个号以来,很快地过了原创,也很快加了V,获得心理领域优质创作者,这些都让当时的我非常地高兴。

但是,我起的题目都比较传统,不像新媒体文的题目能迅速抓人眼球,因此阅读量很受影响。

因此我也没有多少收入。

有时候我想,全国这么多自媒体人,又不差我这一个,我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我的文笔又不是璀璨生花,我真的适合写作吗?

如果我写的文章没人看

2

但我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对一些社会现象,有时候胸中波澜壮阔,有许多的话要说。

在精神心理科的住院部,我看到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对妈妈说话不恭敬,她那急躁的妈妈上去就打她儿子一巴掌。

当时我真想对那位妈妈说,你儿子是在住院治疗期间,他非常地难受,你要体谅你的儿子。待他情绪好了再仔细讲道理。

也许他儿子的抑郁症就是在这样急躁的母子沟通中发展起来的。

我看到路上有残疾人走过,会有很多人投过异样的眼光。

我想说,对于残疾人,把他当作正常人一样看待就是最大的尊重。

还有很多时候,我在公共卫生间被人甩到身上水。

陈丹青都说过:“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我还听到客人离开主人家时“砰砰”把门关得很重,几乎就是把门撞上的。

许多不得体的行为,我都想说。

我还想说我对于那么多普通人的热爱。

我上小学的时候,在一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子上学,一个夏天我们走在上学的路上时,突然下起来暴风雨,把我和同伴冻得瑟瑟发抖。

这时一位村妇急忙跑回家拿来几件绒衣让我们披上,带我们到到麦场上那大大的麦秸堆下的洞里避雨。

那是1981年,每一家都很穷,她家里也没有很多的衣服,当然也没有伞。

但我永远记住了那个美丽的情景,暴风雨中也会产生美丽,这震慑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看不惯的我想写,让我感动的我想写。

啊,能有这一方地盘让我稍稍舒展一下,我又何必在乎收入的多少呢?

如果我写的文章没人看

3

我也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但我有理科的思维,有心理学的功底,我也有四十多年的阅历,吃过亏,长过见识,我相信,我的文章一定能够引发一定层次的人的思考,给人以经验或教训。

我还想写许多人的命运,他们的命运有的顺畅,有的辛苦,有的把一手漂亮的牌打成了坏牌。

罗辑思维的脱不花说:

“选择大于能力。有人管这个就叫“命运”。其实是一种长期被忽略的能力:关键时刻快速做出最优选择的能力。”

我们能从别人的人生里学到很多,我想做一个记录者,记给我自己看,以复习这些人生中总结出的智慧,我也想让那些有缘分的人看到。

如果我写的文章没人看

4

有时候,我认为很好的文章阅读量却很低,以前很是沮丧,遗憾为写那些文章查找的资料和付出的时间。

但是随着粉丝一个一个缓慢地增多,我心底里也骄傲地升起了责任感。

就像路边一朵小花,她真的只被很少的人看到,但她为了那几个看到的人,要尽力地整理好自己的花瓣,负担起自己的责任。

罗辑思维里面的一段话我很喜欢:

所以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是什么?不是成为一个圣人,因为我知道你不是,我也不是,大家都不是。互联网时代,其实就要求我们活得真实,至于会不会成名,就随它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