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疫”線 戰“疫”有我】抗“疫”老兵群英譜

團結的力量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

同心山成玉,協力無不勝。

“老戰友”在抗“疫”戰場上相逢。在彝良龍海,15名退役老兵遞交了請戰書,組成小分隊,在當地村委會的指揮下,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在宣威寶山鎮,26名退役軍人面對黨旗再次宣誓。他們當中,有“汶川抗震”老兵,也有緝毒維穩英雄,有參過戰的勇士,也有訓練場上的標兵。此刻,他們都是黨員,都是一名抗“疫”兵,在全鎮106個點位,24小時值勤的哨位,隨時能見到他們的身影。在尋甸縣倘甸鎮,50餘名退伍兵成立了突擊隊,他們是全省無數個抗“疫”突擊隊的一個縮影。

【奮戰“疫”線 戰“疫”有我】抗“疫”老兵群英譜

【奮戰“疫”線 戰“疫”有我】抗“疫”老兵群英譜

夫妻在這裡並肩作戰。在玉溪,有吳亞磊、吳思穎夫婦;在保山,有田有貴、趙小波夫婦;在版納的基諾山寨,有李石妹、羅文靜夫婦,他們都可謂是全家出動。

【奮戰“疫”線 戰“疫”有我】抗“疫”老兵群英譜

父子在國境線紮營。在紅河河口,段朝坤、段忠文父子戰鬥在國境線上,一同協助邊境線上的村民抗擊疫情。

精神的光芒

塵滿面,鬢如霜。

報國志,不能忘。

縱使青春不復返,

老驥伏櫪抗“疫”忙。

【奮戰“疫”線 戰“疫”有我】抗“疫”老兵群英譜

【奮戰“疫”線 戰“疫”有我】抗“疫”老兵群英譜

老兵來了,參戰老兵也來了。此次抗“疫”戰,退役老兵紛紛出征,那些參戰老兵更是勇往直前。在硯山,王建彬等3位參加過“79自衛反擊戰”的老兵來了,他們都是60歲的人了,看到村支部黨員幹部忙,便主動幫助抗擊疫情。在威信,96歲的老黨員劉光良來了,在彝良,70歲的張玉開老人也來了……

【奮戰“疫”線 戰“疫”有我】抗“疫”老兵群英譜

至高的信仰

鐮刀鐵錘

千錘百煉

赤膽忠心

信念如磐

風雨何懼

勇敢挑戰

同舟共濟

共克時艱

冬日將盡

春光璀璨

一名黨員一面旗,一個支部一堡壘。為抗擊疫情,很多地方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在水富成鳳村,19名黨員組成臨時黨支部,水富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長喬加榮親任支部書記,每天戰鬥在一線。黨旗飄飄,初心永照。

我們有鎮沅慷慨捐款的70多歲老黨員李龍生,還有無數個“熱愛黨、忠於黨、聽黨話、跟黨走”的退伍兵。在雲縣,71歲的老黨員李成明自行來到村口“疫情”檢測點,小心翼翼從貼身口袋裡拿出一個用油紙袋包裹著的一沓錢,整整1000元,這是他省吃儉用攢下的,作為有著51年黨齡的老黨員,他要為抗“疫”出份力,發點光。在雲縣,還有戰鬥英雄楊國躍,也紛紛解囊。

【奮戰“疫”線 戰“疫”有我】抗“疫”老兵群英譜

天使的翅膀

有一種綠叫軍綠

有一種醫叫軍醫

軍旗下我護佑和平

國旗下我護佑蒼生

無論何時何地

我的夢

永遠是軍旗上那顆閃亮的星

景洪市急救中心主任楊志強,曾是一個衛生兵,在抗擊疫情阻擊戰中,他第一時間報名加入到黨員骨幹急先鋒。在保山,田有貴也是一名“衛生兵”,救死扶傷,抗擊疫情,也是他的使命。在全省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我們還有無數個這樣的“衛生戰士”。

【奮戰“疫”線 戰“疫”有我】抗“疫”老兵群英譜

戰士的擔當

退伍的軍人仍是軍人

陰雨的夜空仍有繁星

天塌下來用雙手可擎

我要把太陽舉過頭頂

軍魂似排山倒海的浪

意志是鋼鑄鐵澆的牆

“戰士”是我終身的榮耀

“戰鬥”是我奮進的姿態

“戰勝”是我生命的追求

“涓涓細流匯大海,點點愛心聚大愛”,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我們無時無刻不被這種愛和溫暖感動著、包圍著、鼓舞著、激勵著。這種愛又潮水般地推動著、傳遞著。傳遞愛,也傳遞信心。許多人被感動著,紛紛加入到隊伍之中。有“送菜”的,昭通的趙德祥,自己是建檔立卡戶,面對疫情,他將自家種的蔬菜免費送給市民。有“代購”的,在永平,馬麟是在村委會工作的一名退伍兵,為了讓“留觀”人員安心在家,他兼職村裡的“代購員”,他的摩托,比外賣小哥的跑得快。在維西,鄭文勝代表22名“85年退伍的兵”捐款3420元。在雙江,參過戰,退伍後自主創業致富的羅明宏,平時帶領鄉鄰致富,熱心公益,此次,他又捐出20000元。

【奮戰“疫”線 戰“疫”有我】抗“疫”老兵群英譜

過去是“人民的子弟兵”,現在是“圈內鄉的民兵”,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圈內鄉到處是他們敢打必勝的身影。鄉武裝部長,把40餘人的隊伍帶得虎虎生風。堵點檢查組、消殺防疫組、宣傳排查組、後勤保障組,猶如天降神兵,定能戰無不勝。蘇曉斌,漾濞縣的退伍兵,疫情發生,他邊照顧生產的妻子,邊擔憂村民的安寧,500個口罩,是他聯繫“四海親朋”匯愛成海的戰果,也成就了他“獻愛的夢”。

【奮戰“疫”線 戰“疫”有我】抗“疫”老兵群英譜

有男兵,也有女兵。胡英,2013年從騰衝邊防大隊退伍的一名女兵,抗擊疫情,她號召70人,捐款9800元。巾幗女兵,只為打贏防疫阻擊戰。

我們有太多感人的故事,我們有太多美麗的背景,我們向他們致敬!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早日把這場“戰役”徹底打贏,徹底全勝!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