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為什麼選擇了田樸珺?


王石為什麼選擇了田樸珺?


我非常喜歡一句話:表面行為有好有壞,背後動機卻無欠缺。


是啊,我們能品評一個人的行為,但卻無法品評一個人的動機。


田樸珺和王石,一個是演藝圈的十八線女明星,一個是早已成名的地產圈大佬,活脫脫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惡俗故事。言情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田小姐利用王石的資源和人脈,做製片人,開專欄當作家,還有一個專門講授禮儀的學院,學員的畢業照上王石赫然在列。


田樸珺的商業王國正在有模有樣的進行中。


難道這年頭,成功的商業大佬都喜歡看似“無害的小白兔”這一掛嗎?


並不是!


王石為什麼選擇了田樸珺?


我始終相信,一個人的成功偶爾會靠運氣成就,可是能站在金字塔頂端的男人依靠的永遠都是冷靜的頭腦、精準的分析和判斷以及龐雜繁複的學識。這樣的人早已見識過複雜幽微的人性,還有各種各樣的美貌,他們的選擇一定是權衡利弊之後的結果。


他們是最優秀的獵人。


就這樣,帶著好奇研究了田樸珺和王石,我忽然發現,其實所有的感情本質上都一樣,都是為了補償某種慾望的選擇。


我相信王石會再攀事業高峰,但他和萬科的經歷不可能複製,之所以不能複製,一方面是因為那個特殊的年代和優厚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是王石當時手握的資源,剩下的才是王石本人的頭腦和膽識。


準確的說王石的資源是他的前妻王江穗帶來的,畢竟她是當時主管廣東政治工作的王寧的女兒。


二人在王石27歲的時候結婚,28歲時生女。之後的王石一路順風順水,憑藉在廣東省外經委的身份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後建立萬科,從什麼都賣到轉戰地產行業,僅僅37歲的王石就成了“中國地產教父”。而萬科也成了國內房地產行業的老大。


事業成功,王石本人也活成了所有人都羨慕的樣子,他不停的旅遊、攀登高峰,求學。


王石為什麼選擇了田樸珺?


我記得2008年和2009年時,提到管理,大家都紛紛抬出一個人做榜樣,這個人就是王石。我還記得某培訓公司的董事長在給企業家洗腦時說的話就是,你們的任務就是成為王石,企業不需要你們,才是你們最大的成功,看看人家王石,整天遊山玩水,到處上課,萬科的業績每年都在穩步成長,這才是成功!


不知道,事到如今,當時那位講師會不會自覺打臉?


一個組織和家庭一樣,缺席太久,就不再需要你了。


那個時候的王石是成功的,只是,所有的收穫都有代價,時間而已。


王石的好友馮侖先生說過,王石的妻子對他管理很嚴,從不讓他參加晚上的應酬。2003年5月22日,52歲的王石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之後說了一句話:


登山者往往是因為不滿現狀,通過登山尋求某種心靈上的解脫。


當時就有人解讀說這是王石對婚姻不滿的信號。也是,當時事業正得意的王石還有什麼需要解脫的呢?


這大概就是成功的代價吧!


王石為什麼選擇了田樸珺?


一無所有的窮小子在剛起步的時候依靠妻子孃家的助力走上事業巔峰,那麼他就得接受妻子勢力對小家庭的滲透。


想來,事業成功之後的王石也急於擺脫妻子家族的陰影吧。


中國有句老話叫“升官發財死老婆”,雖然很粗俗,但卻有一定道理。


事業心重的男人一般自我實現的慾望也很重,正是這種渴望成功的慾望讓他們的事業走上了高峰,可事業心重的男人其他慾望必然也會很重,比如自我實現。


成功之前,他們無限壓縮自己的需求,可以拿任何東西去交換。所以原始資本的積累總是充滿血腥和骯髒。


成功之後,一切不光彩的過去都可以抹掉,脫胎換骨,重新為人,而且是站在巔峰上的人,這樣的畫面誰會拒絕。只是身邊人對這一切是十分清楚的啊,她陪你一路走過來,最清楚你是誰,你最落魄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所有光鮮亮麗的面具在一目瞭然的眼睛下總是會瞬間崩塌。


所以“升官發財死老婆”就成了成功男人的夢想。


當然,王石未必是這樣的人,可他卻做了“換老婆”這件事,還是以最不光彩的方式進行的。


我始終相信,所有出格的行為後面必然有最深的動機,關於這一點,任何人都不例外。


王石為什麼選擇了田樸珺?


田樸珺寫過兩本書,一本是《習慣就好》,另一本是《那些錢解決不了的事》。說實話,這兩本書其實不怎麼樣,很符合田樸珺一貫的風格。


高端的朋友圈,各種勵志的故事以及獨立女性的人設。乍一看,吃不消,可細看下來,卻能發現很多蛛絲馬跡。


說實話,我剛看的時候,也很難相信經歷過風浪的王石審美會這麼差勁,喜歡這麼膚淺的女人。


仔細想想,其實他們是一種人。


王石為什麼選擇了田樸珺?


田小姐很聰明,《習慣就好》中有一篇寫了她如何賺的第一桶金,大概12歲的年紀,她用100元的本金,批發了一批戒指,賺了1000元,還有她幫在商場開專櫃的阿姨賣東西的故事,足以看出她的早慧。


可是聰明的人有一個通病,就是喜歡走捷徑,普通人一步一個腳印的路對她們來說是不能忍受的平庸和愚蠢。這一點,田小姐絲毫不例外。她因曠課太多被中戲勸退之後,她的反思不是違反了中戲多少規矩,而是自己在人際關係方面不夠圓融。


從這一點來看,王石和田樸珺其實是一種人,二人都是聰明人,也相信世上有捷徑可走,王石已經實現了,田樸珺則正在實現中。


其實仔細思考這段關係,不難發現,現在的田樸珺幾乎就是年輕時候的王石。


只是在這段關係中,王石是掌控者,占主導地位,徹底顛覆了他在上一段婚姻中的關係模式。他高高在上的俯瞰田小姐的野心和慾望,王石成了資源提供者。


在我看來,王石似乎很樂意看田樸珺宣稱自己獨立女性的人設,把她的野心一點點的寫在臉上被大眾熟知。


這是他的自我修復,是他壓抑多年的慾望通過另一種方式的宣洩,看著田小姐在商業資本中橫衝直撞,何嘗不是年輕時候的王石呢。


王石為什麼選擇了田樸珺?


沒有田樸珺,還會有李樸珺,王樸珺。


所以他心甘情願的整合自己的圈子為田小姐提供資源,他享受著田樸珺的依賴,也享受著這個過程帶來的心理上的優越感。


田樸珺的名聲越大,對王石來說好處也就越多,畢竟她一時半會還撕不掉“王石女友”的標籤。田小姐的成就也就是王石的成就。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田樸珺給王石帶來的是心理補償,而田小姐需要王石的名氣、資源和人脈。


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王石將近60歲,中年危機這個詞並不會因為你是成功的企業家就不光顧,身體機能的下降讓每一個正在遭遇中年危機的人都感覺到了死亡的恐懼。


田小姐野心勃勃,同時也說明了另一面,她的生命力很旺盛。年輕漂亮的身體和蓬勃向上的生機,我想不出來還有比這更好的治療中年危機的方式。


都說田小姐很折騰,可是這種折騰對王石來說剛剛好。


我很期待有田小姐陪伴的王石能夠再創傳奇!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