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近日,在一眾朋友的強烈推薦下,小編特意找來《喬喬的異想世界》補課。

這部口碑爆棚的影片,果然沒有讓我失望。能在二戰這種悲情的題材裡,找出喜劇的獨特視覺,導演塔伊加·維迪提可謂煞費苦心。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劇中的主人公喬喬是個10歲的孩子,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完美的法西斯,可以驕傲的站在元首希特勒身邊。他渴望加入希特勒青年團,他的房間裡貼滿了希特勒的海報和納粹旗幟,他每天穿著納粹青年營軍服,幻想殺死所有的猶太人。

直到他無意間發現了一個被媽媽藏在樓上隔板裡的猶太女孩,他的生活和思想慢慢發生了變化,從一開始對女孩的仇視,到後來的保護和喜歡,再到戰爭結束後的依依不捨,這個善良勇敢的小男孩帶給了我們很多歡笑和眼淚。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影片的高潮是,喬喬追逐著“愛”的蝴蝶,發現了吊在絞刑架上的媽媽,他幫媽媽繫好了鞋帶,然後抱著媽媽的雙腳哭了起來。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那種剋制的悲傷,直擊人心,比悲傷還要悲傷。

可是當我們還沒從那種心痛的感覺中走出來時,喬喬已然成了一個勇士。照顧自己,保護猶太女孩,在這個流離失所、充滿殺戮的世界,他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正軌。

我一直在想,是什麼能夠讓一個10歲的男孩比一般的成年人還要理智和強大?或許答案藏在他媽媽的教育裡。

在10年的相伴時間裡,這個懂得愛的媽媽給了孩子選擇“成為人”的力量,而這種力量就藏在媽媽日常的教育裡。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01. 和諧的家庭氛圍,給了他踏實的安全感

喬喬的媽媽,樂觀有趣,即便是在女兒去世、丈夫出戰下落不明的戰爭時期,她也盡全力為兒子營造著溫馨美好的家庭氛圍。

她會溫柔的擁抱兒子,和兒子穿同款睡衣,教兒子把鞋帶系出漂亮的蝴蝶結,也會在家換上漂亮的衣服,喝點紅酒,然後拉著兒子翩翩起舞。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當孩子流露出壞情緒時,她沒有任何的責備和憤怒,而是用把爐灰抹到臉上當做鬍子,扮演起了爸爸生氣的樣子,這樣有趣的“角色扮演”很快就化解了母子間的爭執。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有研究表明:輕鬆愉快的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情緒有積極影響,它可以緩解孩子的壓力和不良情緒,讓孩子自信滿滿,不怕挫折。反之,不良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出現緊張、焦躁和抑鬱等負面心理。

媽媽營造出的和諧氛圍,給了喬喬踏實的安全感,那是可以滋生自信和勇氣的潤土。


02.真正的尊重,讓他擁有了獨立的人格

喬喬自小在納粹黨的薰陶下,成為了希特勒的忠實追隨者,而他的媽媽卻是一位反戰組織成員。

面對政見異己的孩子,媽媽充分尊重了孩子的選擇和想法。她沒有阻止喬喬參加納粹青年團的活動,也沒有強制的給喬喬灌輸反戰思想。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她尊重孩子,給了他真正的自由,讓他自己去平衡去做選擇。

所以,年幼的喬喬從開始擁護希特勒,到最後一腳“踢飛”希特勒時,他很坦然和堅定,因為從始至終,這都是他在自己獨立人格下做的決定。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生活中,當孩子與我們的意見相左時,作為家長我們常常會怎麼做呢?

會不會一開始就帶著憤怒和不理解的情緒呢?

會不會換位思考孩子想法為什麼和我們不一樣呢?

會不會打著“為你好”的幌子強制孩子遵從我們的想法呢?

“尊重孩子”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需要我們從內心裡認同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他不完全依附於我們,他有自己的思想,他有自己的生活, 我們結伴而行,但不是挾持關係。


03.“愛”的引導,給了他生活的希望

影片中最溫馨的橋段,是媽媽和喬喬在河邊散步的場景。晴朗的天空,綠色的草地,平靜的河面,他們享受著難得的和平時光。

媽媽告訴喬喬:“你這個年紀不該慶祝戰爭,討論政治,你這個年紀應該在爬樹,然後不小心從樹上掉下來才對,生活就是那一份贈禮,我們要過好每一天。”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媽媽還告訴他“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比金屬、炸藥和肌肉更堅強的東西,那就是愛,愛的感覺就像是肚子裡填滿蝴蝶。”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媽媽讓喬喬明白,戰爭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甚至不該有戰爭,在所有人都希望他可以做戰士的時候,她希望兒子可以安心做個孩子,感受成長中的快樂。

媽媽“愛”的引導,給了喬喬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而這份期待是悲苦中的甜,絕境中的光,是槍炮之外的翩翩舞蹈。

最終,喬喬感受到了那份肚子裡蝴蝶在飛舞的愛,而這份支撐,幫他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光。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很多時候,幫我們渡過困境的,往往不是強壯的身體、堅毅的性格、非凡的能力,而是心中的期待和前路的微光。

心之所向,方能一往無前。


04.正視殘酷和醜陋,給了他入世的啟蒙

喬喬媽媽最讓我心生敬佩的,是她讓喬喬正視世界殘酷和醜陋的那一幕。

城市廣場的絞刑架上,吊著幾具反戰組織成員的屍體。喬喬不願直視,可是媽媽掰過他的頭,讓喬喬直視著他們。

喬喬問:“他們做了什麼?”

媽媽回答:“他們做了能做的。”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簡短的話語讓喬喬陷入了沉思,或許從那一刻起,他對納粹的崇敬已經消失大半;或許從那一刻起,他對死亡有了更深入的認知。

所以,當有一天他看到媽媽的屍體掛在絞刑架上時,他傷心悲痛,卻沒有崩潰。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生活中,我們總希望讓孩子看到美好的一面,很多負面的東西我們都會為孩子儘量規避掉。

可是生活從來不會一帆風順,正視那些溝壑,才能給孩子的入世做出充分的準備。溫室的花朵,怎能抵禦狂風暴雨,抵不過狂風暴雨,又怎能享受明媚的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

哈夫洛克·埃利斯說過"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敢於讓孩子正視這些陰暗面,才是最稀缺的教育。


結尾


斯嘉麗.約翰遜飾演的媽媽,美麗善良,樂觀有趣,又富有正義感,就像是一道溫暖的陽光,讓周圍的人心生暖意。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即便她只有短暫的生命,但是她賦予喬喬的精神財富,足以讓他抵禦未來的風雨。

在媽媽的影響下,喬喬選擇成為一個浪漫、自由、滿懷希望的人。

陽光下那個翩翩起舞的男孩,彷彿也圓了我們對往後餘生的美好想象。

“被殺前,她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了孩子”:是什麼讓他受用一生


原創作者:loyo ,愛生活的85後寶媽,育兒我是認真的,歡迎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