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橫空出世!今年一流高校普招錄取分數線要降嗎?

強基計劃橫空出世!今年一流高校普招錄取分數線要降嗎?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官方發佈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自此,“自主招生”這個名詞走下了歷史舞臺,被“強基計劃”取代。

詳細分解《意見》發現,高校“自主招生”的規定,不僅換了湯,還換了藥。這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1、 目前強基計劃的試點高校為36所雙一流A類高校,保留了國內頂尖高校自主選拔的權利。(注: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將“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統籌為“雙一流”建設)

2、 如果有考生想考這36所雙一流A類高校(36所學校見附件)中的這7個基礎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除參加高考之外,還要參加這36所學校自主選拔。

3、 報考這36所高校的其他學科(7個基礎學科之外)的考生,不用參加學校的自主選拔。

4、 這36所高校的綜合測評中,高考分數佔比不能少於85%,學校測評部分佔比不能多於15%。與2019年規定自主招生認定的優惠降分一般不超過20分這個絕對分數相比,新規下,36所學校自主招生優惠降分是給了一個比例。

考36所雙一流大學是不是更難了?

不能用簡單的難易來定義。根據新規,考36所雙一流大學那7個基礎學科,除了要參加高考外,還要參加學校的自主選拔。在高考成績和學校自主選拔中,高考成績決定了考生是否有入圍的資格。拿到入圍資格的考生,才能參加學校的自主選拔。

根據我們觀察高校往年自主選拔的經驗來看,高校自主選拔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筆試、面試和體測。至於這三部分的形式,各個高校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考試的形式和分數佔比。按照往年的經驗,體測一般不佔分數,但是體測不合格可能會有一票否決權。

所以想考這36所大學7個專業的考生一定要關注各個學校公佈的招生簡章。高校的招生簡章會公佈詳細的選拔方式。

今年一流高校普招錄取分數線要降嗎?

是的。從目前的情況上看,今年一流名校的錄取分數線要降。

一方面,和自主招生相比,參加強基計劃試點的名校個數嚴重減少。除了強基計劃中的“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不參與原有的自主招生外,其他33所高校都是原有的自主招生院校,剩下的57所自主招生院校並未列入“強基計劃”招生試點。那剩下的這57所自主招生院校會怎麼辦呢?強基綜評君預測這些名校大概率2020年暫時不動,把之前給自主招生的招生計劃留給普招,積極爭取進入2021年的“強基計劃”,這意味著這些名校給普招的招生名額有所擴大,這將降低這些名校的錄取分數線。

另一方面,今年的強基計劃的錄取人數將比去年的自主招生人數更多,錄取標準重要參考是高考分數,以往自主招生通過初審的更多是有競賽成績的尖子生,而今年強基計劃通過初審的將更多是高考成績拔尖的學生。也就是說,相比自主招生,更多成績拔尖的學生將被強基計劃選走。這意味著,通過普招考名校的競爭壓力相比往年在減小。從這個角度上看,名校最終的錄取分數線要下降。

疫情無情人有情,希望大家做好防護,有效應對!也向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