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曼聯三中衛效果差異大,輪換不是藉口,弗雷德與B費是關鍵


覆盤:曼聯三中衛效果差異大,輪換不是藉口,弗雷德與B費是關鍵

同樣是三中衛體系,與週二客場2-0取勝切爾西相比,索爾斯克亞的曼聯在今天凌晨歐聯杯淘汰賽對陣布魯日的比賽中,表現的極為糟糕。縱然,有大幅度輪換帶來的戰力缺失,但從比賽的實際內容來看,這個索爾斯克亞精心打造的陣型要想發揮出效果,還得依靠弗雷德與B-費爾南德斯。

【出場陣容】

布魯日首發:88-米尼奧萊、17-德里、44-梅切爾、5-科索努、77-克林頓-馬塔、20-範納肯、3-巴蘭塔(45’ 25-沃莫爾)、26-裡茨、95-科佩爾(72’ 16-施裡弗斯)、35-珀西-塔烏(62’ 90-德-凱特拉海勒)、42-丹尼斯

布魯日替補:22-霍瓦斯、14-奧科爾克、15-米特洛維奇、18-裡卡

曼聯首發:22-羅梅羅、20-達洛特(80’ 18-布魯諾-費爾南德斯)、5-馬奎爾、2-林德洛夫、23-盧克-肖、31-馬蒂奇、15-佩雷拉(70’ 17-弗雷德)、53-威廉姆斯、14-林加德、8-馬塔、9-馬夏爾(66’ 25-伊哈洛)

曼聯替補:1-德赫亞、3-拜利、21-詹姆斯、29-萬-比薩卡

【進攻推進被硬度限制,紅魔無法完成推進與寬度打擊】

面對曾在伯納烏球場打出驚豔發揮的布魯日,索肖排出了本賽季對陣強敵的慣用策略:三中衛體系。

不過,在比利時,索肖的球隊卻沒有實現有效的組織推進。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布魯日進行了有效的逼搶限制,讓曼聯很難在後場快速推進的同時,在前場也沒有了進攻的寬度。

覆盤:曼聯三中衛效果差異大,輪換不是藉口,弗雷德與B費是關鍵

圖1:布魯日上半場比賽的防守數據展現

從上圖可以看到,布魯日在上半場比賽完成了10次犯規(上圖左側)與18次搶斷(上圖右側),這是一個很出色的防守限制數據。結合比賽來看,布魯日用前場的逼搶犯規,限制了曼聯的快速推進,而且,在本方半場布魯日在兩條邊路用出色的搶斷數據,限制了曼聯的進攻寬度。

這也是曼聯在輪換幅度較大的情況下,進攻端陷入混亂的核心原因。

【防守缺乏保護,防線遭遇到靈動衝擊異常狼狽】

此前客場對陣切爾西,索肖的三中衛體系也在開場陷入到了被動,核心原因,是科瓦契奇在開場的持球衝擊效果出色,以及切爾西進攻寬度拉開讓曼聯暴露出了足夠多的中場空間。

本場比賽,曼聯的中場只有馬蒂奇一名正統的防守球員,而且,為了拉開進攻寬度,A-佩雷拉、林加德、馬塔等人的前提幅度都很大。最終,曼聯頻繁被對手打擊身後,中場缺乏對高大防守球員的保護,陷入了對陣切爾西一戰中開局階段的被動。

覆盤:曼聯三中衛效果差異大,輪換不是藉口,弗雷德與B費是關鍵

圖2:高位逼搶有形無實,曼聯防線十分狼狽

從上圖可以看到,曼聯在前場逼搶時並未對布魯日的出球線路完成封鎖,讓對手輕鬆送出長傳,然後進行快速配合衝擊。這時候,防線上具備運動能力的肖前提較多,然後高大的馬奎爾與林德洛夫就會陷入到被動回追的局面之中。

覆盤:曼聯三中衛效果差異大,輪換不是藉口,弗雷德與B費是關鍵

圖3:布魯日前鋒丹尼斯本場比賽完成8次持球衝擊

因此,布魯日前鋒丹尼斯在本場比賽中完成了恐怖的8次持球衝擊,對曼聯防線的衝擊效果明顯,並且接米尼奧萊的大腳長傳,面對出擊的羅梅羅攻入一球。

【弗雷德登場,提升了中場與防線的保護】

在斯坦福橋扭轉被動局面,曼聯依靠的是有效的反制:弗雷德在防線前提的幫助下完成了13次反搶,最終破開了切爾西的衝擊戰術。

而在本場比賽中,替補登場的弗雷德在20分鐘的替補登場時間裡完成了4次搶斷與2次攔截,給與了防線與馬蒂奇足夠的保護。

覆盤:曼聯三中衛效果差異大,輪換不是藉口,弗雷德與B費是關鍵

圖4:弗雷德登場之後的保護效果明顯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布魯日通過進攻寬度完成分邊後,弗雷德在邊路的跟防限制十分到位,最終完成了斷球。

這種防守效果,是A-佩雷拉、林加德等人難以提供的。

【前場替補表現乏力,弗雷德與B費登場兌現答案】

此前因為表現糟糕被不斷苛責的林加德、A-佩雷拉,在本場比賽中獲得了登場機會,但是依然沒有拿出讓人信服的表現。最為關鍵的是,在曼聯後場“3+1”的組織體系中,他們雖然能完成回撤策應,但是卻與對陣切爾西時曼聯的有效套路“格格不入”。

覆盤:曼聯三中衛效果差異大,輪換不是藉口,弗雷德與B費是關鍵

圖5:林加德與A-佩雷拉很難聯繫後場與前場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組織進攻時曼聯在高位的站位是三中衛+拖後的馬蒂奇,當肖持球時,此前有回撤接球態勢的林加德反身前插,讓肖只剩下向前長傳的空間。這時候,肖示意隊友回撤接應,但是B-威廉姆斯在回撤接球時被對方的邊翼衛跟防限制。

此後,曼聯轉移右側找到空位的林德洛夫,但是他身前的A-佩雷拉依然選擇前插。此舉雖然將布魯日的防線成功壓縮,但是曼聯的向前傳遞空間並不大。林德洛夫的傳球被阻截,林加德雖然再度斷下皮球,但是面對布魯日的邊路封鎖,曼聯再度丟球。

這就是曼聯在進攻組織中的困境。

B-費爾南德斯的登場,在進攻端的梳理效果十分有效:10多分鐘的時間內,他11次傳球全部成功,2次直接將球傳到禁區找到隊友,5次參與球隊進攻的“最後3傳”,1次被侵犯,1次有效帶球,4次射門。

覆盤:曼聯三中衛效果差異大,輪換不是藉口,弗雷德與B費是關鍵

圖6:B費登場之後曼聯的進攻效果

從上圖可以看到,B費得球之後,兩次出球分別交給了林加德與馬塔,給布魯日防線製造了足夠的壓力。後續他的射門被斷後,他又在前場拿球交給弗雷德,弗雷德的持球衝擊製造了對方的犯規,曼聯在最後階段頻繁製造前場任意球機會。

【結語】

曼聯的三中衛體系沒有展現出效果,與球隊較大幅度的輪換有關,也與對手的針對性限制存在直接的關係。但是,更多的還是無法完成進攻組織與防線保護。在弗雷德與B費登場之後,曼聯在最後階段進攻才有所起勢。

這種明顯的對比,在最大限度上說明了索肖的這個三中衛體系,核心關鍵是弗雷德與B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