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武漢封城第29天,確診人數過萬。

這一場疫情,是對親密關係的拷問。也像是一個照妖鏡,照出人性醜惡,但也能看到溫暖純良。

疫情之下,每個人都在編寫屬於一個普通個體的史詩。

前線醫護人員在照顧病患,與病毒做鬥爭;醫護人員的背後,還有許多普通人堅守在崗位上,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用一份光,發一份熱。

也許這一部分人,做的事情算不上驚天地,卻仍舊值得記住與學習。

這些平凡且真實的故事,記得要分享給孩子們。

因為,這些故事背後傳達的是一個重要的人生哲學——善良


01

秦師傅,45歲,一位菜農

武漢卓爾萬豪酒店,有北京上海的醫療隊,近400醫護人員住在這裡。

大年初三下午,來了一個農民。

他開著農用三輪車趕來,車上,裝了24箱蔬菜。他說:

“聽說醫療隊住在這裡,我送些新鮮的菜來。”

他,騎了40公里電動三輪車。不會用導航,靠問路找到酒店,臉和手都被風吹得通紅。

他告訴酒店的人:“這是最新鮮的!我只有這麼多了。”

他叫秦師傅, 45歲,是武漢的一位普通菜農。武漢封城後,本地菜農的菜可以賣得很好……但是,他卻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02

7個人,2班倒,每天出品500杯咖啡

武漢Wakanda輕飲咖啡團隊,連續工作二十幾天,免費服務於一批特殊的顧客——湖北中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

每天的工作日常是:準備咖啡、手寫祝福、送咖啡。即使人少量大,也堅持在咖啡杯上手寫祝福的執念。

“武漢加油”、“向您致敬”、“有您真好”,每一杯都是對醫護人員手寫的支持。

這種善意,就像是滾雪球,帶動了更多的人,在門店、醫生、供應商、顧客之間越滾越大。

有人說:“這是一群咖啡人的堅持,也是一群普通人的狹義。”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03

轉身,就哭了

湖北咸寧,一位特警爸爸戰役十幾天後,終於抽空回家。擔心感染風險,站在門口,帶著口罩,遠遠地看看兒子。

兒子遞上零食,蹦蹦跳跳連喊多聲“加油“,為爸爸打氣。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爸爸離開後,兒子轉身泣不成聲。

哭喊著問:“爸爸還要多久才回來,我好想你。”這是個懂事又讓人心疼的孩子。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一場疫情,讓很多家庭被迫短暫地分開。這些在家的孩子,都是防疫一線人員重要的情感支撐。

致敬一線工作人員,以及他們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們。


04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是在與病毒搶時間。

一句“基建狂魔”的背後,是7500名建設者和近千臺機械設備竭盡全力的運作。

他們之中,有河南電焊工驅車58公里,支援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

他們之中,有選擇留在武漢,放棄回家過年的一線建設者;

有一位建設者駱名良,剛拿到施工單位兌現的工錢——7200元報酬和300車費補貼,就購買了145提牛奶,全部捐獻給了附近的醫院的工作人員。

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想給醫護人員補補身體。”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05

我們身在深淵,依然仰望星空

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首批患者入住,一位患者詮釋著“打不垮的武漢人”精神。

即使身陷囹圄,依然從容處之。

他躺在床上,抱起一本厚厚的書《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在被病毒和無序打倒之後,反思人類發展。

這是充滿希望的一張圖,也是鼓勵所有人在書籍中汲取抗擊“精神病毒”的力量。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06

女老闆尹玲:“就算以後酒店不開了,我也要這麼幹!”

“是原木酒店的老闆嗎?我們想要改造一間酒店作為湖塘鎮上的隔離醫學觀察點,你願意嗎?”

“沒問題!願意!”

“你不考慮一下嗎?”

“不考慮了,你們隨時可以過來。”

酒店改造的後續工作艱難,尹玲的第一關是說服自己的丈夫。

“就算以後這酒店不開了,我也要這麼做。”

在原本受到重創的酒店行業中,女性在疫情面前強大的同理心,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07

“我是汶川人呀!”

汶川的小護士,主動請纓上“一線”。

她說:“這些天看新聞就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場景,我覺得我應該去。”

理由很乾脆,又很動人。

2008年,曾付出過的善意沒有被辜負,他們成長為美好的樣子,然後在回饋過來,帶著光亮。

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超級英雄,不過是無數普通人在散發著光亮,即使,他們也曾受到重創。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08

感動的合影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張合影,他們代表著這一場疫情中的中堅力量。

十幾個人簡單地站成一排,帶上口罩,穿上代表自己職責的制服,沒有造型,沒有美顏,甚至每個人的臉都看不清。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但是,照片很戳心。

城管、環衛、交警、醫生、特警……這是一個“為百姓保平安”小分隊。

在各個地方,都是這樣的一隻分隊,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貢獻自己力量,守護著一方人的安全。


09

“免貴,中國人”

1月31日,南京,公安檢查站。

一輛白色轎車停在路邊,下來一個戴口罩的男人。

他一邊從車上搬箱子,一邊對民警說:“拿點東西給你們!我從土耳其人肉揹回來的。”

民警一看,是一大箱口罩,趕緊問他:“您貴姓?”

男人回:“免貴,中國人!”

“我會永遠記得我是中國人,但你們不用記得我。”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10

“不用買,我們免費捐贈”

1月29日,河南洛陽市的一家家居廠老闆袁先生接到了武漢火神山醫院20萬醫療櫃的訂單。

得知是火神山的訂單後,他果斷提出“不用買,我們免費捐贈”。

由於自己的儲備不足,袁先生求助同行,同行紛紛伸出援手,競相捐贈。

14家企業晚上加班,一夜之間就湊齊了訂單,30日上午協助物流公司2小時內裝車完畢。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張愛玲說:

“活在中國就有這樣的可愛:髒與亂與憂傷之中,到處會發現珍貴的東西,使人高興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越當黑夜來臨,越能看到一個個平凡人閃亮的靈魂。

這就是平凡的力量,很多人並不考慮自己的利益,也不想做“救世英雄”,只是在某個時刻覺得“我可以這麼做,我應該這麼做”而已。

可以將這些解釋為:人性的衝動,但正式這樣質樸的人性匯聚,才讓更多人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在大事大非之前展現善意,也是每一個父母應該從小告訴孩子的“人生哲學”。


就算2020年重啟,也請不要忘記那些“渺小的偉大”


寫在最後

親愛的孩子:

這些記錄的故事,不過是真實狀態下的“點滴“。

這樣的善意雖渺小,卻每時每刻都真實地在發生著。

請記住:微小的善意都值得珍惜、尊重與感恩。

你知道嗎?

99%的孩子有99%的可能將歸於平凡,重要的是能在平凡的生活中,通過發揮自己的力量,在普通生活中發揮出自己的光和熱。

用自己的力量,在某一時刻做一個不平凡的人。

願你能做個好人,懂得在艱難困苦的時候,堅守自己的本心,傳遞善意。

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也是需要我們堅持的事情。

最後,我想用魯迅先生在《熱風》中的話,希望你能努力成長為這樣的人: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

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之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